上海新增82+637,闵行防范区放开延后;提醒:千万不要对人体喷洒消毒剂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9日)通报:2022年5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637例,其中48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34例确诊病例和63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本土病例情况
2022年5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2例,含48例由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266例。
病例1—病例13,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14,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15,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16、病例17,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18—病例23,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24—病例30,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31、病例32,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33、病例34,居住于松江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5—病例43,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44—病例46,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47、病例48,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49—病例60,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61,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62—病例72,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73—病例82,居住于嘉定区,
为此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2022年5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1例。患者64岁,男性,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入院后因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为基础疾病。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5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37例
无症状感染者1—无症状感染者62,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63—无症状感染者128,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29—无症状感染者168,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169—无症状感染者185,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186—无症状感染者241,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242—无症状感染者252,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253—无症状感染者319,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320—无症状感染者509,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510—无症状感染者561,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562—无症状感染者604,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605—无症状感染者612,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613—无症状感染者621,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622—无症状感染者634,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635—无症状感染者637,居住于青浦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病例情况
2022年5月18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上海报告1例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例,来自德国。
该病例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5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该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19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5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2例
无症状感染者1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自美国出发,于2022年5月15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为中国籍,在牙买加生活,自牙买加出发,经加拿大转机,于2022年5月1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医学观察,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40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上海闵行:
5月19日-20日全员核酸检测
防范区放开延后
图片
中山医院提醒:
千万不要对人体喷洒消毒剂
上海本轮疫情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社会层面逐步开放,新冠康复者出舱、外出就医、外出抗议等返回小区的人员逐步增多,还有部分小区开放外出购物。
部分小区采取了对人体喷洒消毒剂的方式,以避免这些人群将病毒带入小区,这种对人体进行消毒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里跟大家强调:
不要对人体喷洒消毒剂!
不要对人体喷洒消毒剂!
不要对人体喷洒消毒剂!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图片
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感染预防和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长高晓东副研究员就此作出7点释疑
1.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发布的276号文《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中明文规定“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
2.人体及外衣携带新冠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图片
3.即使少量污染,量少不足以造成传播,并且病毒离开呼吸道很容易就会死掉;
4.消毒剂对人体有害,喷洒过程中吸入肺内,容易造成肺部损伤;尤其是酒精不能喷洒,有引发火灾的风险。
图片
5.消毒剂喷洒是无效的,因为喷洒不能均匀涂布外衣,消毒无法全覆盖;
6.消毒剂喷洒的浓度达不到需要达到消毒效果的浓度;
图片
7.喷洒消毒时间短,达不到消毒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张流波指出:
消毒一定要有针对性。大街、马路反复喷洒消毒剂,甚至有往汽车轱辘上喷消毒剂,意义不大或没有意义。用消毒剂对空气消毒,一定要在无人环境下消毒。一旦人吸入消毒剂,甚至往人身上喷消毒剂,这种风险是没有办法定量评估的,要尽量避免。
最后,专家再次强调
对人体喷洒消毒剂无任何效果
反而有害无益
上海市爱卫办副主任王彤也曾在4月23日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避免不科学的消毒并提出“六不”,包括:不使用消毒剂直接对人喷洒,不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不对外环境(绿化、道路、墙面等)进行大规模消毒,包括用无人机、“大炮车”以及对道路播撒生石灰等,不使用消毒无效的方法(如用烟雾机、弥雾机)进行消毒,不在室内有人的情况下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
大家只要坚持“三件套”和“五还要”
科学防控新冠
就能早日战胜疫情
恢复正常生活!
来源:上海发布、今日闵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辑:ivy、小能手
审稿:卞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