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大,他的研究很“接地气”!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新大楼坐落于北大东门外,沈国锋的办公室便在这栋大楼内。约定采访的那一日,身着黑色休闲装的沈老师骑着自行车,穿过北京的晨雾而来。
“我办公室在四楼。”沈老师把车停好,熟练地领着我们一口气爬上了四楼。开门而见的是墙上一串字母气球连缀的“Happy Birthday”,和摆放在小桌上的一束鲜花。沈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学生们弄的。”
我们后来才知道,那天正是沈老师的生日,学生们早就向他透露会“有所行动”,但他其实和我们一样,直至推门那一刹才知悉这个惊喜。于是,与沈老师的交谈就在这温馨的画幕中开始。
图片
01
向环境科学的潮流靠近
“从东门到西门的距离,就是理科到文科的差别。”
沈国锋在2003年考入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从此与环境科学结下不解之缘。回顾作出抉择的时刻,沈国锋似乎并没有经过太多纠结。
如今,优质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心中强烈的愿景,环境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迅速提上国家日程。时代在悄然布局,而沈国锋就这样“一知半觉”地向涌动的潮流靠近了。
图片
由于本科成绩突出,2007年沈国锋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直接攻读博士的机会。他还记得自己来北京参加保送生面试时,从成府路东门走到未名湖,那种不同的文化氛围让他感触颇深:
当时我开玩笑,从东门到西门的距离就是理科到文科的差别。但是当你在校园里走一走,未名湖边、静园草坪、三角地等地方,你所感受到的沉淀确实是不一样的。
他称这是在图书馆、大讲堂、科研大家、教学名师等这些看得见的“资源”之外的,看不见的文化氛围。
怀着崇敬的心情,沈国锋进入了这所科学精神与诗意氛围并存的学府。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氛围,共同构建起了一位青年学子的自由探索空间。
02
燕园里,与大师同行
“真正的科学是学科上的本质性问题。”
沈国锋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过程,主要研究室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及影响因素。说起自己科研方面的成长,沈国锋首先提到了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陶澍。
图片
沈国锋的导师陶澍老师
图片
沈国锋与陶澍老师等在农村地区开展排放测试
图片
沈国锋和陶澍老师去西藏日喀则开展居民能源调研和测试
博士一年级刚入学时,沈国锋对于研究方向其实还没什么概念,陶澍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定位“居民固体燃料燃烧排放的多环芳烃”这一选题来指导沈国锋,他让沈国锋自己动手做实验,获得第一手的数据。
尽管导师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但研究能否做下去、能做到什么程度,学生的投入和“悟道”也至关重要。幸运的是,沈国锋自己对区域环境过程的研究有兴趣和信心。
图片
回想起导师第一次给自己改论文,沈国锋笑言:“我的第一篇文章被导师改得面目全非。”这桩听起来颇为“惨烈”的论文修改经历,其实让沈国锋受益非常。正是在导师一字一句的精雕细琢下,他意识到好的学术论文不只是数据的堆积,而是对工作的学术价值思考和分析,科学性的总结和讨论:
我们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实验已经做完了,但这对于整个学术研究来说,可能只完成了一半,甚至一半都不到。写论文是把你做的工作给别人展示清楚,告诉别人这些数据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通过论文的分析,有时候你也会发现原来工作中遗留的问题,这可能是你后续工作的触发点。
现在,沈国锋也用同样的方式来指导他的学生。博士二年级的罗智瀚第一次拿到沈国锋为他修改的论文后有些咋舌:“简直认不出最初的样子!”但老师的那份严谨细心、手把手领路的温暖,对他触动很深。纵然科学的探索多有未知,但学术的薪火却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后学的前行之路。
图片
毕业工作多年,导师的教导仍如“定海神针”立在沈国锋的心里:要关注、解决科学的问题。沈国锋表示:
所谓科学,不是说别人在哪做了什么,我们这个地方没做,跟着做一下,就是研究科学问题了。真正的科学是学科上的本质性问题。
03
环境科学学者的情怀
“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多去一些经济还不发达,有点偏远的‘穷乡僻壤’和农村家庭去看看。”
从北大毕业后,沈国锋先后在国内和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他认为在“本着科学的思路做研究”的态度上,中外是一致的,但国外的项目管理方式和经验与我们有较大的不同。当前中国的科研改革也在提高科研人员的自主性,为研究者创造更理想的环境。
图片
沈国锋在昌平校区建立的“固体燃料排放研究”的测试实验室
沈国锋认为自己的回国是自然而然的。在考虑回国工作时,沈国锋很快想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大。这里浓郁的学习和科研氛围曾濡染着他的成长历程,以及各种支撑科研的教辅行政力量也会让他感到安心。
图片
沈国锋在西藏开展居民能源和室内环境研究
图片
沈国锋和陶澍老师及课题组学生在北方地区开展“美丽中国”项目的农村入户调研和测试
近期,沈国锋的研究重心放在农村居民的室内污染和健康危害问题。
大多数人对农村的印象或许是山清水秀的风光,但沈国锋指出,我国农村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以煤、柴为主要燃料,室内烟熏火燎,存在极大的健康危害,研究者的关怀不应忽视这部分群体,要切实为其发声。
图片
沈国锋与学生在调试仪器
农村调研的条件当然比实验室艰苦得多,但沈国锋却说“比我读书的时候好多了”。
学生罗智瀚回忆起一次调研的经历:“由于外场实验需要测定烟囱口的排放,南方农村的烟囱一般都矗立在房顶瓦片上,往往需要踩着屋脊或者搭梯子才能够得着,这时候沈老师总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头,先试试能否踩实,然后再让我们上,这让我们非常感动。”
图片
沈国锋上屋顶测定烟囱口的排放
沈国锋强调,环境科学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正是因为环境污染有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气候变化这些负面影响,环境学者才需要研究并解决问题。
04
成为一名北大老师
老师是要培养学生做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事情。
城环2018级本科生门泰亚第一次接触沈国锋,是在一门叫“能源与环境”的课上,尽管这门课的名字看上去有些枯燥,但授课老师却让他感到“有趣,随和,接地气,科研水平很高”,后来这位老师便成了他“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指导教师。
图片
学生们与沈国锋的合影
重返北大并走上讲台,沈国锋心里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做学生的时候,只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就行,但当了老师,还有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为此,沈国锋不仅用心经营课堂,也很重视对学生日常科研的指导。
对沈国锋来说,不同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和方式应该是不同的。在沈国锋看来:
不是说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做科研的或去做老师就是成功,老师是要培养学生做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沈国锋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老师的高效和时间意识。沈国锋的原则是“做时间的主人”。他认为科研以兴趣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时间并集中精力工作,充分享受科研的乐趣,其余的时间完全可以用来调剂自我。
图片
沈国锋担任本科生班级班主任,与学生班会后合影
他经常组织学生打羽毛球,也鼓励学生周末去爬山、郊游,“不要天天在实验室里窝着。”沈国锋相信科研工作是有系统性的,但无疑也需要灵感,张弛有度的时间安排才能让科研生命力得以保存和延续。
大鱼前导,小鱼从游,在沈国锋身上,我们依稀看到燕园里几代学者的成长与成熟。青春光阴的交叠编织,沈国锋和学生们的故事,也将在校园里不断谱写和晕染。
人物简介
沈国锋,2007年获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学位,2012年获北京大学环境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2018年入职北京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过程和风险,重点研究居民生活能源与排放特征,区域室内空气污染和暴露风险,清洁干预技术和效果评估等。
“燕归来”系列报道
聚焦再度选择北大的优秀归国青年学者
他们的鲜活故事折射出北大校园文化精神
生生不息的脉络传承
从他们身上
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那份独具的追求卓越
报效家国的情怀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采访 /文字:刘文欣、程佳俊
图片:受访者提供、视觉中国
排版:韦杨珂
责编:昭花花
图片
首张银心黑洞照片公布,北大教授参与“拍照”!
图片
太!浪!漫!输入生日,收下你的专属星光!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图片
感受环境科学学者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