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论坛|新余两级法院强化全链条管理 不断提升司法服务和保障水平

文 | 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谭闻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对于人民法院而言,不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是充分履行自身各项职能、有效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基础条件。
有鉴于此,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走稳前列、争做标杆”活动要求,将审判执行工作质效管理列为“一把手”重点工程,紧盯“纵向赶超、横向进位”目标,以自我革命的决心和韧劲,层层夯实责任,强化审判管理力度,推动向内挖潜聚能;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手段,多维联动赋能,优化司法服务保障,促进整体效能提升。
2021年,新余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案件32552件,办结31479件,结案率为96.7%,位居江西省各地市法院前列,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切实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制度链”建设
始终确保审判流程有章可循
加强审判管理制度化和精细化建设,做到全流程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是审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其不仅关系审判权的规范运作,也直接影响司法公正和效率目标的实现。
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要有效发挥规范化作用,就必须不断推进制度构建,为强化刚性约束提供坚实支撑。为此,新余中院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程序的工作意见(试行)》《关于建立类案检索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形式和程序,划定各层级主体相关权责,确保审判公正高效,进一步推动降低新余市两级法院二审案件发改率,强化法律统一适用,全面提升审判质效。
依法依规加强对审判权的监督制约,才能真正确保各项审判管理举措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审判管理工作的规范、保障作用。新余中院大力完善评查机制,实现监督常态化,将2018年至2021年新余市两级法院发回、改判、再审案件等纳入评查范围,实行交叉评查,并就评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取典型案例以供参阅,全力推动形成制度正反馈。
强化“协作链”建设
全面推动管理要素高效富集
审判管理体系体现的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对整个审判流程的动态管理。因此,在现代化审判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将审判主体、案件类型、节点信息等各类管理要素全面纳入管理体系之中,尤其是要注重体现审判人员的主体地位,推动其深度参与审判管理,构建制度化合力,进一步助力形成具有内生动力的审判管理机制。
实践证明,信息化管理对于提高审判管理的规范化、增强审判管理的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新余中院强化信息联动,推动实现审判流程全链互动,每月对新余市两级法院审判执行质效主要指标、每季度对院庭长办案情况和“审判e管理”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将各项数据通报到单位、团队和个人,及时发现、分析影响案件质效的实际问题,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和信息化思维,以大数据支撑案件监督管理和审判态势分析,以人工智能助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作为审判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对于发回重审、改判、再审案件进行认真细致分析、严格监督管理,是提升审判质效的关键环节之一。新余中院持续强化前后联动,全力实现审判管理循环优化。2018年至2021年,新余中院利用“发改再”案件监管平台积极开展案件评查工作,办结率达98.6%,并对每一宗评查任务实时跟进。新余中院审判管理工作人员及时提醒评查法官按时评查,做好线上异议登记,随时跟踪异议反馈动态,做到评查、异议、反馈规范高效。
面对批量案件,充分利用专业法官会议等载体,厘清上下级法院对疑难复杂法律问题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权威性和公信力。新余中院强化上下联动,推动实现审判质量持续提升,针对批量复杂案件,认真总结类案经验,通过内部交流,增强法官对相关案件的预判预防、个案处置能力,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并实现整体长期层面的案结事了、社会安定;不定期组织新余市两级法院相关业务条线部门分管院领导、负责人及法官代表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充分发挥其在总结审判经验、规范审判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强化“服务链”建设
严格落实司法为民各项要求
加强审判职能延伸作用,充分利用人民法院丰富的法治资源,推动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不断促进基层善治。同时,坚持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审判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进行谋划和部署,有效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人民法院不断践行宗旨意识、落实司法为民要求的重要内容。
多元解纷机制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尝试,彰显着和谐的司法价值理念。新余市两级法院持续推进审判职能作用向前延伸,进一步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2021年,新余市两级法院诉前调解案件7590件,诉前、诉中调解成功率为70.77%,简易、速裁程序适用率为86.77%;不断加大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力度,提升解纷实效,司法确认案件原则上三日内办结;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网上立案、电子送达、远程庭审成为新常态。2021年,新余市两级法院通过音视频方式调处纠纷2782件,平均化解用时3.68天。
诉源治理是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体现。新余市两级法院全面优化社区法官诉源治理工作机制,新增诉源治理工作室预约登记制度,并结合法官自身专业及能力结构强化适配分流,有效提升诉源治理精准度,进一步满足群众在家门口进行专门化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多元化司法需求;实现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与综治中心、行政服务中心集成办公,推动矛盾纠纷联动调解;持续开展“人民法庭解民忧”活动,推出夜间预约庭审等便民举措,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法治在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余中院积极做好司法服务保障后半篇文章,聚焦中心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召开座谈会,组成评议组对人民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建言献策、评查监督,并探索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进一步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学深悟透新思想、知行合一勇担当,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2年第07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2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