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号楼里的33人“三班倒”志愿者

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徐维晨 记者 袁玮)本轮疫情以来,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秀苑小区539弄33号有33位志愿者,他们共同坚守着家园阵地。“我们志愿者就是这栋楼的居民,希望楼里更多的年轻人能踊跃加入进来。”志愿者国珂珂介绍,他居住的楼栋共有26层、156户居民,在施行封控管理的这段时间内,楼内居民足不出户,但依靠微信群和志愿者团队守好了家园。
图片
图说: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秀苑小区539弄33号有33位志愿者。虹口区供图
在33位志愿者中,有两对70岁以上的老党员夫妇日夜穿梭在楼栋中。“在招募第一批志愿者时,他们就主动请缨,但出于身体状况和年龄的考虑,我当时婉拒了他们。”33号楼志愿者团队的其中一名队长海天说,不久之后,大家便发现四位老人主动穿起了大白服,为楼栋里的居民们配送药品和物资,他们除了拖洗自己居住的楼层外,还主动承担楼栋垃圾存放点位的清洁工作。
对于33号楼的400多位居民而言,下楼做核酸检测是一件大事。26层的大楼共有两部电梯、两道楼梯。为了使核酸检测顺利开展,70余岁的党员志愿者郁仲年不断出谋划策,“我建议一到五楼的居民通过楼梯分批做核酸检测,随后每两层为一个单位分批下楼,错峰排队……”郁仲年说,这样可以使核酸检测更安全有序。国珂珂曾在武汉做过防疫义工,在成功报名加入团队后,他联系厂家为大家提供防疫物资。国珂珂表示,70岁的老党员都在为楼栋出力,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做?
3月底,海天和钱璟明、李焕进便组建了33号楼志愿者团队,通过每日线上沟通和邻里互助的真情,如今33号楼志愿者团队已经扩充到33人。钱璟明是最初加入的一名志愿者,分发物资、维持秩序……他埋头苦干、从不喊一句累,无私地服务着楼栋里的居民。“33既是我们的楼栋号又是我们的志愿者人数,这一切都是缘分。”海天说道,组建志愿者团队原本是一个念头,在不断有邻居加入后,它慢慢变成了三位队长肩上扛的责任,只有认真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我们的志愿服务不会中断。
据了解,33号楼志愿者团队采用“三班倒”、专人专职、通力协作的运行模式对物资采购、物资配送、收运垃圾等方面开展排班管理,为楼内高龄老人和居民们提供帮助。“我们做这一切的愿望就是想要守好自己的家园。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我们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海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