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从东坡的诗文风骨到东坡肉

掩卷遥思一旷然,竹林玉兔夜鸣蝉。浮沉短楫随风逝,缥缈飞鸿任意翩。最是天真杯复醉,从来气壮月高悬。笑谈多少飘蓬事,不羡王侯不羡仙。——题记
从年少起,就喜读古文。初中一册《古文观止》,不知翻了多少遍。读文章,我最喜欢唐宋八大家,那唐人的高迈,宋人的俊秀,都令我神往。我喜欢如“幽岩怪壑”的柳宗元之文,钟情于似“崇山大海”的韩文正公之文,笃爱像“秋山平远”的六一居士之文,而最深爱的,还是苏轼。
图片
《古文观止》(中华经典藏书)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多少个夜深无寐不能眠的夜晚,从你的全集,我收获了太多太多。
你的诗文,妙。你的诗文影响了我的诗文。
你的诗词,状物精细,又深得释道境界。《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首二句即如此。此乃题画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竹外桃花三两枝”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刻画早春,堪称一字之师。“三两枝”点明:春寒方逝,并非桃花盛开之时,但三两桃花,已可知春天的生机已经浮出水面——试看“春江水暖鸭先知”,尽得春之神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该句还颇有老庄禅宗之意。庄周曾道:“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自然,则如鱼在水,如花在春。庄子知鱼之乐,东坡亦知春水暖,“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唯诗词可传达。
佛性不分南北,此种妙意,也能从宋朝传到今朝。
图片
[宋]惠崇《沙汀烟树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总体来说,你的诗文如“大江大河”,行云流水,奔腾不息,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月圆的词。韵脚升起婵娟。照耀历代的星辰。一缕清澈的光孤独地从北宋旅行。送至一个个读书的长夜。勉励君子固穷的书生。如水的文荡起涟漪。清洁了污泥的精神。一泓甘甜的泉从黄州开始流淌。流入从玉皇大帝到卑田院乞儿的灵魂。饮此泉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你的平生处处都是清癯的廉骨,那风骨感染了我。
你从眉山走出,一只眉山的飞鸿。从雪上踏起。留下的不仅是指爪……你那放达的心搏动荡起余音。坦荡了坎坷的山岭。
一身豪放的血。关于天下的情怀,从蜀地开始奔涌,涌向汴梁杭州黄州惠州。从首都到南荒。哪怕被贬依旧不改。
你肩起了知识分子的道义责任,为此,你可以不惜被贬南荒,九死不悔。
在西湖,你留下苏堤,至今不朽。
在颖州,你留下苏堤,至今不朽。
在惠州,你依旧留下苏堤,至今不朽。
图片
西湖苏堤
最后剩下一滴血,依旧能用黑豆和人文滋补海南。
“东坡处处筑苏堤。”处处都是清癯的廉骨。在你的诗文中拆下一把。就足以当作火炬照亮前路。剩下一根脊梁就足以撑起风雨飘摇中将倾的茅屋。以及两宋的天地。
东坡,你丰厚的生活情趣对我来说影响最深。在最困难的时候,你依旧对生活充满着乐观的态度,去寻找世俗生活中值得享受的点点滴滴。
东坡,你的词集是一部大书。我在里面寻找着你。无需赘言你的伟大。我只是多想给你寄一封信,告诉你:我想和你虚度几天时光。
图片
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中的东坡形象
譬如为你我做一份东坡肉,如今每个百姓都能吃得起的东坡肉。“慢著火,少著酒,火候足时它自美”。我牢记,绝不放一点点水。七两农家淳朴的五花肉加上冰糖、生抽、老抽。再倒入鲁迅故乡的上好花雕酒,旺火煮开——加上极小的文火慢焖而熟。文火就像缓慢的时光,蓬勃向上的香荡漾馥郁的芬芳。缭绕于人而又渗透筋骨,让心里的猛虎也忍不住跃出细嗅。最后转旺火蒸,外有棱角而内里已软糯酥烂。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美妙且古老的中国味道。心里的书名号化作了惊叹号。
做完东坡肉再做一份东坡豆腐。锋利的菜刀起落,把豆腐的云朵切成长方块,切得千山万水,切得云卷云舒。再悠悠地撒点盐和面粉,悠悠。再用油锅把洁白炸成诱人的金黄,捞出沥干;尔后锅里放油。煎开后,添入盐豆腐香菇冬笋火腿葱姜料酒。添上半勺汤,用文火煨焖。焖,把色香味光影声色春花秋月焖成。再用大火烧干汤汁,即可出锅装盘啦。外酥香内软嫩,让人冷颤的雪意化作了热气腾腾的春。
和先知的鸭子一起,我们共享春江水暖的欣悦:春江水暖,正适合把鲜鱼开膛。做一尾你最钟情的东坡鱼,配上瓦上飘渺不定的春雨。除了美味的肉,当然留给你最喜欢的荔枝、龙眼、石榴、李和桃。“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图片
《食之五味》
从东坡的诗文风骨到东坡肉,你给人间留下了这么多!
(本文为第五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获奖作品)
图片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