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报】中办国办印发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新疆博物馆地图发布

    2022年5月24日   
【综合】
■   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博物馆】
■     新疆推出《新疆博物馆导览》地图
■    武汉:124家博物馆各具馆藏特色和人文内涵
■    世界技能博物馆最新建设进展
■    我国首家珙桐历史博物馆开馆
■    苍山自然影像博物馆落成
【考古】
■   西藏考古为何重要?
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意见》提出了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等8项重点任务。
《意见》要求,在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传输存储及数据治理等环节制定文化数据安全标准,强化中华文化数据库数据入库标准,构建完善的文化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产权保护措施。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活动包括4方面主要内容:
组织红色讲解员开展校园宣讲活动,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相关单位要围绕活动目标,以优秀红色讲解员为示范带动,组成宣讲组,走进当地大中小学校开展主题宣讲。
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支持大中小学校结合入团仪式、主题团日、主题队课等活动,用好节庆日、纪念日,组织青少年学生走进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革命遗址遗迹、革命纪念设施等。
组织青少年学生讲述红色故事,指导大中小学校开展“我是青少年红色讲解员”行动,利用思政课、团课、团日、主题班队会等,让青少年学生讲述红色故事。
邀请先进典型代表讲述红色故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邀请功勋模范人物、“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以及青年典型代表,走进学校广泛开展校园宣讲,团结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及革命烈士后代为广大青少年学生讲述红色故事。
新疆推出《新疆博物馆导览》地图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向社会推出了《新疆博物馆导览》地图,并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新疆主会场活动举办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向现场观众发放《新疆博物馆导览》地图。
该地图正面为“新疆博物馆旅游路线图”和“新疆博物馆10条旅游路线”,展示了新疆博物馆10条旅游线路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线路参观等信息。“新疆博物馆10条旅游路线”包括东天山博物馆旅游线、天山北坡博物馆旅游线、阿尔泰山生态博物馆旅游线、塔城博州边境博物馆旅游线、独库公路沿线博物馆旅游线、伊犁休闲博物馆旅游线、喀什克州民俗文化博物馆旅游线、和田丝路文化博物馆旅游线和巴州特色博物馆旅游线等。
地图背面有“新疆博物馆分布示意图”,详细标注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的主要博物馆以及相关博物馆的等级和分类。
全新疆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246家,藏品30余万件,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五个”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博物馆10条旅游路线”是在原有的“新疆10条旅游线路”基础上设计的,突出了博物馆要素,游客在游览新疆美景的同时还可以探究历史文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武汉:124家博物馆各具馆藏特色和人文内涵
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横跨时空浓缩于一所所博物馆中。5月18日,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北武汉盛大开幕。
自2009年起,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都采取主会场活动的方式,开展我国庆祝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此前重庆、广州、北京、上海等地都曾担任过主会场,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来到湖北武汉。此次活动主会场落地武汉,无疑是对近年来武汉博物馆建设发展的一个极大的肯定。
目前,武汉有各类博物馆124家,其中在国家文物局备案的达95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三。备案博物馆藏品95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6万多件套,一级文物1227件套。
博物馆建设数量之下也不乏质量。“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幕式上揭晓了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2022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等品牌活动推介结果。其中,湖北省博物馆的“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获得全国“十大精品”荣誉,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则斩获2022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大奖。
博物馆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数据显示,武汉市每10万人拥有博物馆数为1.064,即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居全国前列。
武汉博物馆形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好势头,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历史、艺术、非遗等多个领域,均以其独特的馆藏特色和人文内涵,吸引着众多市民走进博物馆。
许多新建博物馆成为文化地标,如江汉关博物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武汉自然博物馆、桥梁博物馆等。
一些非国有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集中涌现,体现了从“私有珍藏”到“社会共享”的文化自觉。如壶语堂博物馆,以中国古代民间雕塑为主线,展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1000余件,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颇具特色;武汉中部兰亭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文房四宝相约中部兰亭展”,展现笔墨纸砚中的文人情趣;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举办的“地球奥秘展”及其“生命起源与进化展”等,为观众打开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宏伟画卷,讲述了人类与大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
武汉博物馆的多样性让参观者选择更多,小朋友喜欢去武汉自然博物馆,想探究近现代革命历史的人们可以去遍布全市的多家红色历史博物馆,把省博等武汉网红博物馆逛遍了的武汉人则寻找中小特色博物馆打卡,一样可以收获知识,获得文化享受。据统计,武汉地区各大博物馆的观众参观总量已突破年均1000万人次。(人民网 金雨蒙)
世界技能博物馆最新建设进展
位于杨浦大桥下的永安栈房,是杨浦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蕴藏深厚的历史积淀。未来,永安栈房双子楼西楼将成为世界技能博物馆,结合博物馆体验创新的发展趋势,应用最新的科技和方法,展示世界技能组织、世界技能大赛和中国技能事业发展历史和未来。
图片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在建设中的世界技能博物馆以一场特别的线上直播活动,为世界技能博物馆试运行和开馆提前预热。
当天,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事务执行局博物馆工作部负责人沈浩做客直播间,介绍世界技能博物馆的最新建设进展。
图片
效果图
沈浩透露,目前馆内在六大展区设计了互动体验装置。比如《衣食住行》主题,观众可以通过互动装置,从比较有趣的角度来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技能;又比如《伐木成林》主题,重在突出保护地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如何在不影响森林再生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合理的科学开采。
图片
曼尼什·马尔霍特拉新娘礼服作品(上海市人社局 摄)
除了互动项目,六大展区的开场秀目前也在筹备中。根据每个展区的特点,展陈团队采用了不少富有新意的展示互动技术,设计了眼前一亮的开场秀,力争实现立意标准的国际化、呈现方式的趣味性,让每个进入展区的观众能提前感知展区内涵与魅力。
沈浩介绍,截至2022年4月底,世界技能博物馆共征集到国际展品687件,其中618件已运输至上海(含数字展品250件),16件已签署展品合同且即将运输至上海,53件正在进行中;共登录国内展品信息3908组,入库展品数量为2437件,其中实物类展品1723件,电子类展品714件。
此外,本次直播还首次剧透四件国际展品——阿波罗月球表面钻孔照片、曼尼什·马尔霍特拉新娘礼服作品、蝶恋牡丹螺钿上漆衣橱与国际对接适配器对接环(复制品),展现了注重技艺传承与现实意义的国际展品群像。
杨浦大桥公园作为世界技能博物馆的配套工程也备受关注,目前在同步建设中。沈浩介绍,公园的设计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的景观部分,包含零碳工业凉亭、下沉式绿化广场等9个景观区,形成创新型生态文化公园。公园道路形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纺织品的纹样,以展现杨浦滨江百年前纺织工业的繁荣,和世界技能博物馆一脉相承。
图片
阿波罗月球表面钻孔照片。(上海市人社局 摄)
在主题营造上,大桥公园将设置相关雕塑、墙绘等装置,并且定期举办与世界技能博物馆合作的主题活动,体现技能公园的元素。从地理、功能、意义上与世界技能博物馆联动,影响辐射杨浦滨江乃至全市,它会和世界技能博物馆一起,成为新的技能地标。
当天,技能专家、世赛备战选手、联盟校代表教师、青春力量等也通过不同形式加盟直播,通过“技能D(发展)力量”“技能C(创新)力量”“技能E(教育)力量”三个篇章,为观众揭开世界技能博物馆的神秘面纱,传递“技能成就梦想,技能改变人生”的理念。
世界技能博物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世界技能组织三方共建。其定位为永久开放的公益性博物馆,将免费对观众开放,并致力于打造成为世界技能展示中心、世界技能合作交流平台、国际青少年技能教育基地以及世界技能组织的官方文献中心。
图片
效果图
世界技能博物馆开馆后,除长期陈列展外,每年计划定期策划不同主题的临展活动;在共享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举办面向世界各地交流展,推动藏品共享;不定期召开国内/国际研讨会及论坛,为各类技能专业领域搭建沟通平台,增进与社会各界的融合;策划组织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公共教育活动,进一步向全球青少年传递“技能成就梦想,技能改变人生”的理念;寻求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共赢,以此促进技能交流、技能共享、知识共享、文化共享。(中新网)
我国首家珙桐历史博物馆开馆
5月19日,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欧美珙桐原产地乐园博物馆开馆。这是中国首家珙桐历史博物馆,也是长阳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走进欧美珙桐原产地乐园博物馆,近千张图片资料、近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客观真实地再现了122年的历史长河中,乐园珙桐生长、繁衍、迁徙的历史真相,成为中国濒危珍稀植物保护的重要窗口。
珙桐又名鸽子树,是中国独有的单属植物、国家濒危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它是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2008年跟随“神舟七号”遨游太空的珍稀林木之一,就有珙桐。
据了解,1900年5月19日,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乐园村村民康远德帮助下,在今天的榔坪镇的二墩岩自然保护区发现了珙桐。后来,威尔逊将珙桐种子带往欧美种植。经过中国生态学家印开蒲等中外专家论证,榔坪镇乐园村是欧美珙桐原产地。
珙桐是所有木本植物里最难移植栽培的,因其种子外壳坚硬,要经过三年时间才能腐烂,休眠期最高长达10年,发芽率不高,人工育苗成为难题。2011年,原榔坪林业站李小春等人,从零起步、自掏腰包,在二墩岩自然保护区附近租种了10亩实验田,开始珙桐繁育试验。
如今,由基层林业人亲手繁育的珙桐苗,有230棵被移植到了欧美珙桐原产地博物馆附近的小路上。在崩尖子自然保护区,林业部门还建立了100亩珙桐拯救繁育基地,一株株幼苗已亭亭玉立。
据长阳林业部门介绍,该县有崩尖子自然保护区和二墩岩自然保护区两大野生珙桐群落。其中欧美珙桐原产地、二墩岩省级自然保护区,珙桐生长面积达1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百岁高龄的珙桐古树,都拥有了自己的专属电子档案。为了保护珙桐等珍稀资源,2018年至2020年,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还颁布实施了《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自治县森林资源保护条例》,从地方立法层面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
据了解,今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作出了巨大贡献!”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胜祥为博物馆开馆致辞,他认为,修建欧美珙桐原产地乐园博物馆,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中工网 赵昂 覃丹)
苍山自然影像博物馆落成
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野生动物摄影师、民间环保组织“野性中国”创始人奚志农发起创立的苍山自然影像博物馆,当天在云南大理苍山正式落成。
该馆通过陈列展览的形式,免费对外开放,为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及自然教育等领域提供直观、生动和详实的自然影像资料。
奚志农出生于云南大理,在近40年的时间中,他持续通过记录野生动植物的生动影像来唤起公众对野生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关注。他是第一个在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获奖的中国摄影师,也是目前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ILCP)的中国摄影师。
奚志农介绍,苍山自然影像博物馆除了常设展览和基本馆藏摄影作品外,还将举行周期性活动,如邀请自然纪录片导演,举办纪录片展映会,邀请自然保护机构举办自然影像嘉年华等。“苍山自然影像博物馆将成为公共教育、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常设基地。希望这是大理成为中国自然影像中心的第一步,更加成为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奚志农称。
中国著名植物科学绘画艺术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画家曾孝濂在落成典礼上说,中国的多种原生植物传遍世界各国,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他表示,苍山自然影像博物馆中由中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动植物作品,已可比肩全球优秀作品。
著名精品酒店“喜林苑”创始人、美国人布莱恩·林登与奚志农已有超过10年的友谊。“在十多年前,来自美国的朋友就被奚志农拍摄的野生动物照片所吸引,希望能通过我认识他,在这样的契机下我跟奚志农成了好友。”林登说。
林登认为,苍山自然影像博物馆的落成,不仅能向更多人传递保护自然的理念,还能为大理旅游增色。“中国的大自然和传统文化,就像是中国的灵魂,一直在吸引着我,也在吸引着全世界。”林登说。(中新网 韩帅南)
西藏考古为何重要?
【考古中国】作者:霍巍
在这一片被某些人视为荒漠的高原之上,是埋藏着可贵的古代宝藏的。这些宝藏在科学上的重大意义,有些在我们现有的认识水平上还难以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童恩正(已故著名考古学家、昌都卡若遗址发掘的主持者)
图片
阿里佛教石窟壁画 作者拍摄
考古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它的学科特性超越了传统文本书写的偏见与片面。中国考古学不断取得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之一。在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考古学用实物组成“证据链”,向世界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西藏人类史、文化史和文明史的新篇章,作出了独特的科学贡献。
勾勒西藏史前的轮廓样貌
考古学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在这个漫长的时段中,中原文明系统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仅有3000多年,对于约占人类发展史99%以上的历史认识,都来源于考古学。
图片
吐蕃墓葬中出土的金器
对于西藏高原而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更为晚近,直到公元7世纪唐代吐蕃王朝兴起之前,汉文史书仅有“吐蕃本西羌属”之类笼统的记载,而那时藏文还没有产生。因此,西藏历史还笼罩在一派神秘的烟云之中。人们或许通过文献、传说能够知道唐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美好故事,但对于比这更早期的西藏历史,则只有民间传说和神话了。在这些传说和神话当中,西藏最早的人类被认为是“释迦牟尼的后裔”,或者是“神猴”与“罗刹女”交配之后产生的后代。按照这种充满了宗教色彩的神话传说,西藏最早的历史也不过相当于中原地区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
图片
乌兰泉沟吐蕃壁画墓暗格木箱内鎏金王冠和金杯。资料图片
直到20世纪70年代,四川大学和西藏自治区的考古工作者在西藏东部昌都地区,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这个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遗址,第一次将西藏高原史前人类生存活动的科学证据揭露于世,让人惊叹:早在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已有定居人群。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和石砌的房屋内,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用骨针缝纫衣物;他们学会了种植小米(粟),制作陶器;劳作之余,他们甚至还用动物骨头、陶器残片和远方输入的海贝制作精致的装饰品,爱美之心已经渗入生活的细节之中。
图片
阿里出土的带有汉字的丝绸
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如今,一部西藏高原的人类史、文化史和文明史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利用考古资料,我们大体可以勾勒出西藏史前史的轮廓:从最早的旧石器时代开始,距今约十多万年前至五万年前,人类已经从不同的方向和路线,按照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步骤,踏上西藏高原,他们以打制石器为主,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在距今约5000年前后,高原东部和中部气候相对温暖的地区出现了定居的农业村落,人们开始制作磨制石器、烧制彩陶、种植谷物、驯养动物,进入到被考古学家们称为“农业革命”的新石器时代;紧随其后,西藏高原也进入到“早期金属器时代”,人们学会使用铜器和铁器,或许在某些地区甚至不排除已经能够按照高原独特的方式冶炼制作金属器。
和世界各古代文明及中国内地史前文化发展路径一样,西藏高原的史前人类也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和铁器时代(只是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在西藏这两个阶段还不能完全分开,统称其为“早期金属器时代”)这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各部族逐渐形成统一的吐蕃王朝,并创立了文字、城堡和地方性政权,借鉴中原和周边民族的文明成就形成各种制度文化,进入到有史可载的西藏历史时期,揭开了西藏文明史的新篇章。
图片
西藏吉隆贡塘王城遗址
科学的考古证据还提供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从旧石器时代直到唐吐蕃时代,以至其后各个历史时期,西藏的文化和文明都和中国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其发展轨迹始终朝着东向发展,其“文化底色”从一开始便打上了浓厚的东方印记。
提供独一无二的世界样本
西藏高原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长期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禁区”。西藏考古的科学发现,用大量实物证据打破了这一神话:旧石器时代的“丹尼索瓦人”很可能是最早适应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的人群之一,其生命机理中已经开始具有抗高寒、缺氧等特殊基因,为人类生生不息、世世代代定居雪域高原奠定了生物学基础。人类挑战生命极限、生存极限的无畏精神,最终战胜了极端条件下严酷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在高原上创造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金属器时代等不同阶段具有高原文明特质的人类文化。
早期踏上并定居高原的人群在物种的选择、培育、传播等各个方面都发挥出极大的聪明才智,从引进少水抗旱能力极强的粟作,到更大范围传播和种植大麦品种之一的青稞,人们在高寒条件下最终确立了以青稞为主食,辅之以豌豆、小麦等作物的农作物体系。今天人们所熟悉的青稞酒和酥油茶、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等驯化的动物,都是高原文明的特产;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也称为“黑教”),早在佛教传入西藏高原之前便已经成为高原人们的精神信仰,对神山、圣湖、古木、奇石、日月、星辰、云彩等各种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崇拜,是高原人群在艰难的环境条件下最为朴实的心灵向往和寄托;充满游牧民族豪迈情怀的传奇史诗《格萨尔》,向世界述说着高原各族人民创世纪的历程……直到今天,人们之所以对西藏高原情有独钟,正是因为西藏高原为全人类提供了“高原文明”独一无二的世界样本。无论是从人类体质特征还是文化特征上,在中华母亲乳汁的滋育下,既具有和中华各民族相同的“文化基因”,又产生出高原文明独有的品质,以其独特的宗教、哲学、历史、民族、语言、文学、艺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中的一员,强烈地引吸着世人的眼光。而考古学,恰恰可以从生物学到人类学、社会学进行溯源,将早已消逝的历史加以重新发掘、梳理与再现,对这个“样本”作出前所未有的生动而丰富的阐释。
补充藏学研究的关键信息
西藏考古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是一门国际性的“显学”,也是传统藏学研究新的生长点,为国际学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藏学研究和敦煌学、蒙古学等学科一样,在国际学术界多作为“内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学科发展史和深厚的学术基础。
以“藏学家”身份进入到西藏进行“考古”“探险”活动,在1950年前可以说是西方学者的“专利”。但即使如此,和西域、新疆、内蒙古、东北(满洲)等边疆地区最大的不同在于,由于藏族人民对于外来势力强烈的抵制和反对,能够真正深入到西藏高原的西方人并不多。意大利学者图齐(G.Tucci)是西方学者在西藏考古与艺术领域最高水平的代表。他在传统藏学研究中加入了西藏考古,从而使藏学研究出现了新的面貌,具有开拓之功。不过,图齐在西藏高原的考古工作也主要以地表的采集、观察和记录为主,地下考古发掘因为条件所限无法真正有效展开,所获取的资料十分有限。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西藏考古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西藏自治区开始建立文物考古机构,由四川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培养出第一批西藏考古的人才,有计划地在西藏高原全域连续开展了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有重点地开展了对其中若干重要考古遗址的发掘工作,如著名的拉萨曲贡遗址、昌都小恩达遗址、山南昌果沟遗址、西藏皮央·东嘎遗址等,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被发现和发掘的。近年来,西藏考古被纳入国家主导的“考古中国”项目当中,同时也制定了《西藏自治区文物考古“十四五”发展规划》,西藏考古迎来了又一轮新的发展高潮。近两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藏北尼阿底旧石器时代遗址、阿里桑达隆果墓地,以及一批最新的考古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西藏考古的内涵,为最终建立西藏高原考古学文化序列不断提供资料。
西藏考古已经成为藏学研究新的生长点。由于传统藏学研究主要依赖汉、藏文献和极为少量的吐蕃金石、简牍材料,无法解决考古学上关于人类早期文明最主要的三大关键性问题,即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对于西藏高原而言,要在这三大研究领域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依赖于考古学所提供的科学研究成果。即使是进入有文献记载的西藏历史时期,考古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着、丰富着西藏的历史。例如,关于象雄考古、吐蕃考古、高原丝绸之路考古、西藏佛教石窟寺考古等若干重大命题的提出和具体实践,都是前沿性的学术课题,已经引起国际藏学界的高度关注。西藏考古所提供的科学证据以及由此得出的研究成果,日益得到中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同,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西藏考古的话语权已经开始转移到中国学者手中。
已故著名考古学家、昌都卡若遗址发掘的主持者四川大学童恩正教授曾经预测:“在这一片被某些人视为荒漠的高原之上,是埋藏着可贵的古代宝藏的。这些宝藏在科学上的重大意义,有些在我们现有的认识水平上还难以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展望新时代的西藏考古,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之下,中国考古学者一定能够不负众望,给世界交出一份充满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答卷。(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Banana
-END-
博物馆100+展览直播征集
博物馆展陈资源星球
图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