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公布!成都满分第一,合肥回归,沈阳出局

作者:子非鱼
01 | 2022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出炉
又到了一年一度第一财经公布新一线城市名单的时候。在名单公布之前,该平台早已经吹风。6月1日,名单如期公布。
首先说明一下,所谓的新一线和一线城市,都不是官方定义,都是民间机构推选出来的。
一线城市也经历过一系列变迁,从最早的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到后来的京津沪(北京、天津、上海)再到如今的北上广深,已经被大众普遍接受。
但新一线城市自2013年至今,已经9年时间,大众的接受度,仍不高。
一方面,这个榜单排名的可信度一直受质疑;另一方面,名单每年都在变换,并不固定。
2013年,济南、福州、无锡、厦门、大连都在榜单中,后来慢慢地,东莞、郑州、昆明、宁波、苏州取代了前面五城,后来佛山、合肥也加入了。再到2021年,合肥出局,宁波晋级。
图片
6月1日,第一财经公布的2022年15个新一线城市最新名单是:
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青岛。
相比于2021年,最大的变化在于,合肥重新回归新一线城市阵容(2020年合肥就已入选,2021年被宁波挤出),沈阳被挤出。
图片
来源: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这个排名的逻辑,不是单纯地依据GDP,而是综合考虑了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并根据各自不同的权重,综合计算得分而得出的排名。
02 | 铁打的成都,流水的新一线
纵观过去九年的新一线城市排名,其中最大的两个特点在于:
第一,成都每年都排在第一位,而且每次都是以满分100分位居第一。
第二,每年的名单都会有所更新。
可谓是铁打的成都,流水新一线。
这就是名单最大的受质疑之处。
不是说成都不优秀,成都的优秀无可否认,GDP全国第六,省会城市中GDP仅次于广州。
但成都再怎么牛掰,也不可能每年都满分。而且,2013年的时候,天津、苏州、重庆的GDP实力都在成都之上。即便到现在,成都的前面还有重庆、苏州压着。
当然,新一线城市评选避开了GDP论输赢的逻辑,另辟蹊径,采取了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的裁定法。名单的排名,也是以商业魅力为噱头进行的排名。
但成都真能在这五个方面全都是满分吗?成都可能是位居第一,但满分值得商榷。
图片
退一步讲,即便现在能达到满分,那2013年的时候,也能是满分吗?
好了,人家既然这样公布,我们改变不了排名,只能接受排名。抛开一切质疑,来看看这15个新一线城市的具体情况。
其实,论商业魅力,还是离不开一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反过来思考一下就能明白,一个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的城市,商业魅力能强吗?再反过来,商业魅力足,城市的经济实力能不强吗?
2022年最新公布的15个新一线城市,GDP都在万亿之上。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个城市统计局
人口方面,重庆常住人口2000万+,成都2000万+,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天津、长沙、东莞、青岛常住人口都在千万以上,南京、宁波、佛山都是准千万人口城市。
交通枢纽方面,成都、重庆、天津都是国家钦定的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四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
武汉、郑州、西安、成都、重庆都是“米”字型高铁枢纽地带。航空方面,成都是15个城市中唯一一个具备双4F级别机场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二个具备双4F级别机场的城市(另一个是北京,上海的虹桥机场是4E级别),也是内地第三个具备双民用大型机场的城市(另外两个是北京、上海)。
在商业魅力上,没有具体的指标可以比拼,如果非得找一个,那首店数量应该是最合适的。所谓首店,就是一个品牌的首家店铺落地点,这里又分为全国首店,区域首店。
以首店数量来看,成都的确在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其首店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
图片
成都在各方面的确很强。正如上面所说,综合之下成都位居第一,质疑并不是很大,最大的质疑,是它每年都能以100分夺冠。
03 | 合肥回归,沈阳出局
2022年,合肥重回新一线城市阵容,沈阳出局,对此,大家应该不会感到什么意外。
作为风投能力最强的城市,投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投准了京东方,投准了长鑫和兆易创新,投准了蔚来。
当年比南昌、太原都要弱的合肥,如今早已不是吴下阿蒙。
如今的合肥,是中国科研重地。在已经建成的2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合肥占了6个,位居全国首位,北京都只有5个。
如今的合肥,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屏基地之一。因为投资长鑫和兆易创新,在芯片版图上,合肥已经成为了中坚力量。
目前,合肥正朝着新能源汽车之都发力。
在这些成功风投之下,过去十年合肥成为了GDP增幅第一的城市。
2021年GDP,较2011年翻了三倍多。
反观沈阳,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倒数第四,东北四大主要城市,均在倒数五位中。
图片
在各类经济指标与人口指标的绝对量上,合肥也力压沈阳,更胜一筹。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合肥、沈阳统计局
以此来看,合肥取代沈阳,顺理成章。而且,沈阳退出,以后恐怕很难有机会再回归到新一线城市阵容。
毕竟目前东北的人口依旧在外流,过去十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合计减少了约1100万人。经济依旧低迷,产业依旧不振。
而南方的城市,正在大步追赶。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目前沈阳、长春已经退出了内地经济实力30强阵容,哈尔滨快掉出Top50,大连今年年底可能也会被挤出Top30,。
整体来看,东北振兴,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