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亿存款面临降息潮,利差收窄,银行赚钱也难了

图片
撰文 / 史思同
编辑 / 田晏林
在北京CBD工作的“90后”白领张娜,平日不炒股也不买基金,她总认为把工资存成银行定期是最安全的理财方式。但最近张娜发现,之前存的3年定期,利率是3.25%,现在突然降到了3.15%。且很多银行大额定期存款利率基本都下调了10个基点左右。
“我算了一下,一年存24万元,这次存的定期下调利率后,每年的利息比之前要少240块。”突受“打击”的张娜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一位宁波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银行利率是前两周刚下调的,目前该行5万起存的个人普通定期存款1年期、2年期和3年期利率分别为2.15%、2.75%、3.4%,分别较两周前降低了7.5个、5个及10个基点。
在房产、股票、基金这些高风险投资不确定性持续增强的当前,把钱放进银行吃存款利息的人恐怕也要失望了。因为利率即便只是进行非常微小的下调,对存款人的利息收入都将造成不小的影响。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4月末,住户存款为109.6万亿元,环比上月小幅下降。
与此同时,《财经天下》周刊还注意到,与存款利率下调相一致,银行的贷款率也在走低。作为主要靠存贷款息差吃饭的银行,正在谨慎管理着存、贷两端的利率,尽力维持合理的息差水平。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随着利率的调整,一场围绕存款人、银行和贷款户之间的博弈正在展开。
“存款利率下降了”
在张娜接到存款利率下降的消息之前,青岛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都已对中长期存款利率作出调整。青岛银行客服人员表示,该行目前执行的3年期及5年期普通定存的挂牌利率分别为3.3%、3.2%,较之前下调了10个基点。
通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揽储压力较大的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会更高。但在国有银行及部分大型股份行陆续降息后,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也纷纷跟进,相继对部分中长期定期存款以及大额存单的利率进行调整。
“这已经是大趋势了,这几年存款利率一直在降。”一家大型银行某客户经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两年前刚进入银行时,3年定期存款利率还是4.18%,随后逐渐降到4.15%、4.13%、4.1%,现如今已经一路跌至3.5%。“近年来,央行一直在引导降准降息,降息通道一直持续的,未来存款利率只会更低。”
事实上,早在3月份,国有银行及部分大型股份行便已陆续下调了存款利率。建设银行App显示,目前其2年及3年定期存款挂牌年利率分别为2.25%、2.75%,相较此前的利率均下调了10个基点;而招商银行3年定存的利率更是直接下调了60个基点,从3.5%一步降至2.9%。
不仅是普通存款,大额存单的利率也在走低。《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前段时间以来,包括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华夏银行等在内的多数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调。
农业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表示,自4月25日起,该行2年、3年、5年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上限均下调10个基点。另据招商银行客户经理介绍,招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也已由3.5%降至2.9%。
近年来,政策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让利实体经济,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净息差收窄成为常态。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此背景下,监管鼓励调整存款利率,对于进一步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尤为重要。
贷款端利率也在走低
与烦恼存款利息下降的张娜不同,准备在北京买房的王勇,最近迎来了房贷利率下调的喜讯。这意味着他购买首套房的贷款利息能节省不少。
一位银行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介绍道,最近央行下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该行首套房贷款执行利率也从此前的5.15%降到了5%。按商贷500万元、贷款30年及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计算,月供26841.08元,相较未调整前的27301.31元减少了460.32元,整体还款总额节省超16万元。
图片
(图/视觉中国)
近年来,LPR(贷款基准利率)下行已逐渐成为行业趋势,单是今年以来就已下调了两次。1月20日,央行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调整: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分别下调10个和5个基点;5月20日,央行再次将5年期LPR下调至4.45%,1年期LPR维持不变。
作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调整势必对银行贷款定价产生影响。据业内人士介绍,1年期LPR下降主要影响以企业短期流动性贷款和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为主的流动性贷款,有利于降低企业短期流动性融资成本,激发居民消费需求;而5年期LPR的下调将带动中长期信贷市场利率的调整,有助于降低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及居民按揭贷款利率,以刺激企业贷款和居民房贷需求。
申港证券指出,年初以来,社融、信贷数据持续走弱,从4月人民币贷款数据来看,居民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2652亿元,同比少增3953亿元,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而本次5年期LPR再度下调,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监管层稳房地产市场及稳经济增长的决心。
5月15日,央行及银保监会联合出台政策,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也就是说,随着本次5年LPR调整,按揭利率的下限也随之更新为4.25%。目前包括青岛、天津、苏州、上海等地部分银行已做出响应。
净息差持续收窄
当前,许多银行的盈利手段主要还是靠“吃息差”。但在存款、贷款两端利率都持续走低的情况下,银行的赚钱模式又将面临怎样的变化?
随着近年来LPR不断下行,银行贷款利息收入水平下降,息差收窄已成为行业常态。从刚披露的银行业2021年年报中不难发现,去年银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明显有所改善,但净利差、净息差方面却面临收窄的趋势。
普华永道发布的《2021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显示,2021年,上市银行的净利差、净息差继续收窄。其中,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较2020年均收窄0.06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收窄0.07个百分点和0.03个百分点;城农商行分别收窄0.08个百分点和0.03个百分点。
以招商银行为例,2021年招商银行集团净利息收益率2.48%,同比下降1个基点 ;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2.53%,同比下降3个基点。招商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下降主要是受上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多次下调的累积效应影响,导致贷款收益率下降。为了保持净利息收益率的稳定,该集团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贷款收益率下降带来的影响。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共有24家上市银行在一季报中披露了可比口径净利差,整体来看,仅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江阴银行三家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多家银行普遍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2022年银行业保持净息差的稳定性将面临较大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净息差普遍收窄,一方面由于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存款竞争激烈,同时市场资金成本波动,负债端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经济环境复杂,企业信贷需求持续走弱,生息资产规模受限。与此同时,受LPR下行以及多措并举向实体经济让利等因素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严重拖累净息差水平。
利息净收入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息差收窄将显著影响银行的营收及净利润水平。对银行业来说,通过进一步控制负债端成本、扩大生息资产规模维持适当的息差水平尤为重要。
不过,在一片普降声中,仍有部分优质区域中小银行依托较强的客群经营优势,净息差有所改善。以江苏银行为例,2021年该集团净息差为2.28%、净利差为2.03%,同比分别提升14bp、13bp。
对此,江苏银行表示,一方面受益于区域环境和综合服务能力,信贷需求、项目储备相对充裕,同时稳步推进零售战略转型,高收益零售贷款占比上升;另一方面,多元化拓展低成本的存款来源,降低结构性存款占比,有效压降同业负债、存款付息率、计息负债综合成本。
图片
(图/视觉中国)
利率下行,大势所趋
“存款利率如果太高,贷款的利率就很难降下来,企业融资成本也很难降下来。”今年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公开表示,要下大力气维护存款市场的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日前,央行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对于存款利息定价做出引导: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一句话总结:存款利率要下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上述机制就是指以后的存款利率,将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以及1年期LPR的升降而定,而后者近年来明显呈一路下行趋势。
资料显示,2021年以来,10年期国债利率持续走低,已经从去年年初3.3%左右的相对高点下降到了今年5月份的2.7%上下;而1年期LPR更是自2019年8月份的4.25%一路降至目前的3.7%。
随着该机制的实施,全国存款利率也随即出现变化。申港证券分析数据显示,机制实施以后,4月份的最后一周(即4月25日至5月1日),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7%,较前一周下降10个基点。与此同时,最近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调整动作也印证了上述趋势。
显而易见,在可预见的未来,存款利率下行已是大势所趋。
对银行来说,存款是银行负债主要构成,存款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综合成本,改善息差、利差收窄趋势,同时更加促进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提高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意愿和能力。
对于贷款人来说,存款利率下调为银行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让利实体经济拓展更多空间,从而降低贷款人的贷款成本,缓解贷款人还款压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存款利率下调无疑将对其存款利息收入造成影响。但业内普遍认为,利率的调整对于居民资产配置的影响整体或许并不明显。“近期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各类理财产品风险加大,进一步推动了投资者对于相关定存产品的需求;同时,原有储户在原有定存到期前利息并无影响,而本身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也将更加谨慎。”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面临复杂环境超预期,投资、消费等实体融资需求偏弱,经济边际明显呈现下行趋势。在此背景下,政策不断引导金融让利实体经济,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
银行下调存、贷款利率,一方面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居民消费意愿,提升市场经济活性,提振市场信心、稳固市场预期。“这也是央行一再推动降息、不断引导LPR下行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预计后续将会有更多中小银行陆续跟进。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娜、王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