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麽乜、挂“渡河公”……除了赛龙舟,广西还有这些独特的端午习俗!

今天(6月3日)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在这天,少不了江河上赛龙舟
忘不了香甜软糯的灰水粽
还有那氤氲着草木香气的艾草与菖蒲
其实,除了这些
广西还有不少有趣的端午习俗
让这个古老节日
独具立体清晰的八桂轮廓
▼▼
麽乜
承载守护与希望的吉祥物
每到端午节,生活在百色右江流域一带的壮族人民,都会制作和佩戴麽乜。
麽乜为壮语译音,表示“神与母亲”的意思,是居民用于安神镇惊、辟邪解毒,招百福、除凶秽的香囊配饰物。
麽乜的填充物为艾叶、菖蒲、苍术等多种天然中草药,外部配以吉祥图案的棉布,缝制成人抱球状香囊,主要流传于右江流域的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平果河谷四县区以及乐业、凌云、田林等山区县。
图片
▲黄桂珍制作的麽乜 。受访者供图
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桂珍告诉记者,麽乜这一憨态可掬的造型,源自壮族古老传说《龙与太阳的故事》。
相传,龙珠是太阳的火种,龙是负责照看龙珠的守护神。有一天,龙珠突然失落到右江的澄碧河畔,壮族青年伯皇历尽千辛万苦帮助神龙找回龙珠,使太阳重现了光芒。
找回龙珠的当日正值五月初五,为纪念壮族英雄伯皇让大地重现光明,人们就在右江、鹅江、澄碧河交汇处的三江口建起祭龙台,用织布缝制出环抱龙珠造形的配饰物,并祈求太阳、龙神保护他们世世代代平安吉祥。此后,每到端午,百色人民都自己动手缝制麽乜相互馈赠,寓示平安吉祥。
图片
▲黄桂珍制作的麽乜“穿上”具有广西特色的服饰。受访者供图
“渡河公”
流传400多年的起源神话
每个民族文化都有着自己的起源神话。在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一带,也有一个独特的人类起源神话
相传在远古时代,大荒洪让整个世界一片汪洋,只有一对金童玉女因抱住一个大南瓜漂浮在水面上而幸免于难。洪水过后,他们繁衍生息,成为壮族的始祖。
后来,为了寄托思念祖先、保佑平安的心愿,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富足安康,人们用彩布缝制了“渡河公”——一男一女两个小布人怀抱着一个金黄色的南瓜。这个“南瓜”用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填充。
图片
▲壮族渡河公节。(摄于广西上林县三里镇,2016年)梁汉昌摄
每年端午,上林不少男女老少会前往清水边,一边祈祷,一边把绣好的“渡河公”悬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再垂至肚脐部位,认为这样可保护孩童安康。又或者,人们会把“渡河公”和粽子放在一艘小船上,点上红蜡烛,让船沿河漂流,祈求河灯带走不幸和忧伤。这一活动,在当地被称为“渡河公仪式 ”,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今年76岁的上林县“渡河公”代表性传承人黄福连,从小就在制作“渡河公”。“起初,传统的‘渡河公’是没有眼睛和鼻子的,但后来造型逐渐演变,有了鼻子、眼睛、头发。”黄福连说,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如今的“渡河公”还有了憨态可掬的笑容,精巧的辫子,形象越发灵动可爱了。
图片
▲黄福连制作的“渡河公”。石濮华摄
靖西药市
独特的民族医药风俗
端午节各地都会吃粽子、赛龙舟,而在百色靖西市,端午节却大兴药市。
“欲觅仙草何须踏破千山,端午佳节此处尽是良药”。《广西节庆志》上记载,每年端午节这天,靖西市区里都会聚集上千种新鲜中草药材,吸引众多药商、医生和游客到来。而端午药市,正是靖西独特的民族医药风俗。
《靖西县志》记载:“五月五日,家家悬艾虎,持蒲剑,饮雄黄酒,以避疠疫。”这一时期是草药成熟、根叶肥壮、药效最好的时候,于是,靖西乡民们历来都在这时节自发上山采药,然后到端午节赶集,渐渐发展形成药市。
图片
▲村民在药市上卖草药 。靖西文化馆供图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梁汉昌告诉记者,
壮族端午药市习俗包括祭拜药王祈福仪式、民间中草药交易等丰富的内容,主要分布于百色市的靖西、德保、田东等地,在贵州、四川等地也有类似的习俗。不过,靖西的壮族端午药市规模最大、参与民众最多,是南方民族地区乃至全国极具代表性的节庆型药市民俗。
传统靖西端午药市以沿街摆摊为主,从1998年起,政府参与组织药市活动,期间还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中越经贸交流活动,使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从民间习俗发展起来的端午药市,既是一个初级的农贸市场,也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文化生态。这样一个充满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节日药市,在全国范围内已十分罕见。
图片
▲靖西壮族药市习俗盛况。靖西文化馆供图
除了上面提到的端午习俗
你还知道哪些呢?
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刘豫 陆欣楠
值班编辑丨徐丽青
值班校对丨黄少华
值班主编丨黄秀宁
值班主任丨孙 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早报君推送
“南国早报微信视频号”
精选内容推荐
//万粽飘香,端午安康//
//小车发生事故后燃起大火
肇事司机弃车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