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图片
图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
图片
查看节水设备 王希丽 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民勤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新农田水利,推广精准灌溉,发展智慧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证粮食稳定增产,农民增收,助推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在双茨科镇小新村连片的玉米地里,新铺设的PE灌溉管道纵横相连,每根管道都铺到玉米苗根部,每个节点都安装着阀门开关,实现了精准用水、精准控水。通过用水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我们种植的1000亩玉米全部采用节水灌溉方式,与大水漫灌方式相比,每亩可节约150多方水。”小新村种植大户胡开荣说。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把更多的“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2022年民勤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节水灌溉,浅埋滴灌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胡开荣流转的土地也在此次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中。“小田变大田,节水节肥,每块田都可以通农机,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胡开荣说。
图片
滴灌玉米 王希丽 摄
节水的关键是节水技术和节水设施的推广应用。
初夏时节,大滩镇北东村的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青嫩的玉米苗被井水浇灌后憋足了干劲往上疯长。农田里,村民杨得清正在进行田间管理,“滴灌这种灌溉方式可以将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被吸收,既省水省钱又省肥。”
今年杨得清的10亩地玉米全部安装高效节水设施,有灌溉需求时,只要设定好水量和时长,汩汩清水就顺着黑色管道涌进田间地头,既省心又省力。
2022年,民勤春耕一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得到广泛运用。
走进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灌溉喷头有规律地旋转着,丝丝水雾均匀地喷洒到了每一棵蔬菜上,沾着水珠的蔬菜显得得格外鲜嫩水灵。
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民勤县节水增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已初步形成了集膜下滴灌、温室滴灌、微喷灌等工程措施和灌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600亩。
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许尔财告诉记者,园区全部采用喷灌和滴灌设施后,比原来大水漫灌亩均节水90方左右,整个园区每年节水近百万方左右,这样一来,既减少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收入。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水资源越是紧缺,节水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勤县水务局节水股股长杨全斌介绍,作为一个缺水农业大县,对水的精打细算是化解水危机的有力举措,节水首先是要建立健全政策和制度保障。
图片
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节水灌溉 杨燕 摄
民勤县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产业节水和生活节水为重点,立足生态功能型、 农业优先型的发展定位,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广高效农业节水技术,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节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56.5 万亩,灌溉水利用率达到 63%以上。
节水,要从田头贯穿到源头。
日前,红崖山大型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完成后,将补齐灌区水利工程的薄弱环节,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灌溉保证率,实现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度,使输配水更加快捷、高效。
图片
节水示范点 卢武林 摄
2022年,全县打造农业高效节水示范点43个,示范面积6.65万亩。通过示范推广滴灌、喷灌、垄膜沟灌、自动化、精准化灌溉等国际国内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打造农业产业深度节水、极限节水示范点,为全面实现农业精准化灌溉起到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春天,苏武镇元台村1500多亩耕地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机耕路直接修到了田间地头,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
“地面灌溉改成滴灌,一亩地少用一半的水,再加上省出的电费和人工费,每亩地可以减少700多元的种植成本。”元台村党支部书记马尚福算了一笔账,今年仅用水成本一项就能节省3万多元。
如今,昔日大水漫灌局面正逐步被科技化、集约化的高效节水灌溉形式所替代,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经济附加值,也将成为农民致富和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2022年民勤县已落实玉米垄膜沟灌和滴灌面积36万亩,落实轮作休耕约13万亩;完成地下水计量设施更新改造1360套,预计全年可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亿立方米以上,使 “大水漫灌”方式变身“精准滴灌”,实现农民节本增效、增收节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支撑”。(记者:杨燕)
编辑:裴艳春
责任编辑:陈达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