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对付海洋中的不“塑”之客,青岛这位大学教授有想法……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
这几年,
你身边的生态环境发生哪些改变?
碧水青山、生态更美,
或许是大家的切身体会。
然而,
还有这么一种东西,
它在危害着我们的海洋,
不过别怕,
咱们青岛一位大学教授想到了解决办法!
图片
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上,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呼吁各国携手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将这一问题推至公众面前。
事实上,这个看似“高精尖”的学术问题,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休戚相关。
因为它实实在在影响着全球海域。
图片
图片
这些海洋里的“不速之客”,
你都见过吗?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塑料海洋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分纪录片《塑料海洋》中的一帧帧镜头,曾经震撼了很多观众。海洋塑料污染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拓展深入,已经引发警惕的海洋塑料污染,正以另外的形式刷新着自己的存在感——
从海水到浮游植物,到浮游动物,到鱼类,再到人类,微塑料沿食物链一路“进击”,而我们不再只是塑料制品的使用者,也已经变成了微塑料的受害者。
微塑料,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屑和颗粒,如同海洋中的PM2.5。
海洋中的微塑料是如何产生的呢?简单说就是:
图片
目前,
微塑料在海洋中已经无处不在。
从“最后一片净土”南极附近的水域,
到“世界深渊”马里亚纳海沟,
都有微塑料的存在。
这些海洋中的微塑料可以以多种形式进入生物体,然后蓄积,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
作为地球生物的一种,人很难在海洋微塑料危机中“独善其身”,虽然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也无法抵挡沿食物链一路进击的微塑料。
目前,奥地利科研人员已经在人类粪便中发现了微塑料,荷兰科学家则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从理论上来说,纳米级的微塑料可以通过血液输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
面对这些不“塑”之客,除了做好垃圾分类、减少产生塑料垃圾等,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令人欣喜的是,有些改变正在发生——
端午小长假第二天,
当众多市民登山涉海忙于到各大景点打卡时,
在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学楼的实验室内,
是感受不到什么节日气氛的。
不时穿梭于各实验仪器之间的老师、学子们
正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向着更高处攀登。
在三楼,有该学院教授李锋民团队的实验室,每间实验室面积不足70平方米,密布着各种实验仪器、器皿和一个个装有实验用的小海鱼、蛤蜊等海洋生物的鱼缸。
就在这些略显逼仄的空间里,几个月前,刚刚诞生了一项世界级领跑成果——
图片
李锋民团队与国外合作者成功制备了可降解、能重复利用的甲壳素/碳质纳米材料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可以通过吸附去除水环境中的聚苯乙烯微塑料。
该成果对于研究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定量测定和污染控制有重要科学意义。
据李锋民介绍,目前要去除海洋中的塑料,主要是靠打捞,但是最常用的浮游生物网最小的网孔是30微米,“体型”小于30微米的微塑料就是“漏网之鱼”。还有什么办法能把微塑料从海水中分离出来,是团队当初研究的出发点。
经过一年半的科研攻坚,团队从几十种材料中筛选出甲壳素,经过优化改造,制成甲壳素/碳质纳米材料复合材料,这种类似于海绵一样的多孔材料,可以精准、高效地吸附小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在实验室最理想的状态下,去除率高达92%。
图片
而且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存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类天然多糖,在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中含量丰富,便于获取。
另外,李锋民还“剧透”团队正在研发的另一种能够参与海洋微塑料治理的材料——光催化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在几天时间内让毫米级的微塑料破碎成微米级、纳米级甚至矿化成二氧化碳,效率是微塑料在自然界破碎效率的几百倍,从而加快微塑料的矿化,让微塑料尽快变成对环境没有什么危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
看到李教授和他的团队
在实验室里默默奉献
小编禁不住开始想象
在未来的某一天
我们的海洋终将告别这些不“塑”之客
图片
来源丨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编辑丨XIXI
声明:“青岛晚报”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留言指正,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支持我们请分享 评论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