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顶级的自律:开启静音模式

文|逆风(富书作者)
网上有人问:应对复杂世界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
下面有句回答:开启生活的静音键。
人生在世,最好的活法,莫过于把曾经的浮躁轻狂,都调为静默模式。
独自消化着内心的悲喜,把自己打理成安静的模样。
静,是历尽人生浮沉的清醒,是一种高层次的处世哲学。
王阳明说:静处体悟,事上磨练。
一个成年人顶级自律就是:得意时不炫耀,失意时不抱怨,难过时不打扰。
图片
得意时不炫耀
老子在《道德经》有言:光而不耀,静水深流。
意思是说,人在顺境时,不必过度炫耀,要低调做人,静如流水。
曾国藩30岁之前,贵为天子门生,说话口无遮拦,让人很不舒服。
一次曾国藩父亲过寿,好友郑小珊前来庆贺。
席上,他拉着郑小珊夸夸其谈,说到高兴处便有些得意忘形。
结果,引起了郑小珊的反感,泼起了曾国藩冷水,曾国藩也没多想,当面就怼回去。
寿宴还没结束,郑小珊就拂袖而去,曾国藩也被大家白眼责难。
事后,曾国藩很后悔,他在日记中反思:认为自己官场不顺,社交出现困难,都是犯了多言的毛病。
三十岁过后,他便立了规矩,与人交往,一旦有炫耀的念头,便让自己保持克制。
图片
此后,曾国藩不再高调,常常低调示人:
他学识渊博,却从不在人前卖弄;战功赫赫,却从不在人前夸耀。
生活中很多的烦恼,大多是得意时无法克制说话的冲动造成的。
成年人社交中,过度炫耀自己,注定是一场灾难,
古语有云:“吉人少言,急人多言。”
越是浮躁的人,越喜欢炫耀;越是成熟的人,越懂得沉默。
听过这样一句话:真正从容与强大的人,不会嘴上逞强,而是无论自己身处何种位置,都学会不炫耀,不狂妄。
人生于世,得意时守口,低调沉稳,才会兜得住自己的福气。
图片
失意时不抱怨
网络上曾流行这样一句话:“世上没有不顺的处境,只有不善应对处境的人。”
没有谁是天生豁达乐观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心态。
44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之后被贬黄州。
初到黄州,没有住所,他和儿子寄居在寺庙里,蹭和尚的斋饭吃。
后来,他把一家老小十几口人接来黄州时,只能蜗居在一座废弃的驿站里。
当时,亲友们都怕牵连,不敢写信给他。
人到中年,他感到莫大的悲凉:身为罪官,没权、没钱、没房,却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在这段失意的日子里,他紧闭门户很少出去。
苏轼开始反思,自己究竟为什么沦落到今天这个田地?
他终于明白:年轻时恃才高傲,对看不顺眼的事,就像在饭菜里找苍蝇一样,非要吐槽和抱怨不可。
做官只做了几年,他便把上司与下属得罪个遍。
后来,为了管好自己的嘴,他白天都是蒙头睡觉,只有晚上才敢出来透透气、散散步。
人生过半,他才突然明白这世上有很多事,自己无法左右,也无力改变。
与自己和解后,他变得通透豁达,把失意人生活成了诗意人生。
他脱下文人的长衫下地干活,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成了快乐的小农夫。
黄州失意的五年,他却赢得了艺术与人生的巅峰,从此,苏轼华丽转身为苏东坡。
图片
只图口舌之快,无法改变现状;学会与自己和解,才能找到出路。
就像何炅说的,真正受过大的挫折的人,才没有那么多小的哀怨。他根本没时间凄凄哀哀地去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他就是每天都在努力生活。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会面对非常多的失败与挫折。没有人的一生都是幸运的,自然也没有谁会一辈子倒霉。
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处境,但可以选择对待处境的态度。
任何处境下,只要不放弃成长,就是在走上坡路。
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中写:“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与其遗憾,不如成长。
失意时不抱怨,才是一个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图片
难过时不打扰
知乎有个热门问题:“为什么人越长大,越喜欢沉默?”
有一条高赞回答是:“因为有些人无话可说,有些话无人可说。”
作家李尚龙曾分享过自己的成长故事。
有一年他与朋友离职创业,日子过得很艰难。
一天,他与朋友正为钱发愁,两人都摸了摸口袋,问对方卡里还有多少钱。
当时,他卡里只有28块,算上朋友的钱,刚好凑成一百。
后来,取出钱后,两人忍住眼泪,庆幸他们又扛过一天。
那时的他们,再穷,也不愿向父母要钱;再累,也不愿向父母诉苦。
只要扛过一段苦日子,他就和朋友到江边放声大哭。
虽然创业不顺,但他的文章在网上爆红。迫于生计,他硬着头皮去出版社试稿。
第一次试稿砸了,编辑把他的稿子往桌上一扔,一脸嫌弃地说:“这也配出书”。
再换一家出版社,编辑挑剔他的文笔要他改写,他不想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就放弃了。
多次被拒后,他一度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写作。
那段一无所有的日子,他一直安慰自己:反正已经跌到谷底了,还会继续跌?
于是,他每天努力地写。写满了一个硬盘,写坏了几个键盘,写光了十多个笔记本,用完了几十桶笔。
多年后,他终于成了著名的畅销书作家。越来越多的人看他的作品,喜欢他对世界的看法,喜欢他笔下的故事。
生活不会一直难熬下去,我们都别轻易放弃。
心理学中,有一个“蘑菇效应”:
说的是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一段“蘑菇”历程,那段在黑暗中孤独奋斗的日子,只能自己熬过去。
低谷期,恰恰是一个人的增值期。
向外求助,看似安逸,反而错失一次成长的机会;
向内成长,独自煎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承受力。
图片
想起网易云音乐的一句热评:脆弱的人才会四处游说自己的不幸,坚强的人只会不动声色地愈来愈强大。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是向外诉求,而是向内成长。
所谓的成长,就是一个按下静音键的过程。
图片
作家白落梅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学会静音,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才能更懂自己,才能将生活看得更明白。
得意时不炫耀,在静音中,反省自己;
失意时不抱怨,在静音中,学会自渡;
难过时不打扰,在静音中,找回自己。
人生有起有伏,有高有低。
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调成静音模式。
往后余生,愿你有喜而不语的沉稳,苦而不言的坚毅,笑看这世间人来人往,云起云落。
作者简介:逆风,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来源:富小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