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三顺,在血雨腥风的《大太监》中一个小太监能活成的最好的样子

又到了翻老剧的时刻,今天想聊一聊2012年TVB台庆剧——《大太监》。
图片
要聊的主人公,不是安德海、李莲英,更不是慈禧太后,而是其中的一个配角——彭三顺。
对,就是那个整天喊着:“好好的不行嘛”的彭三顺。那个说自己是“刀切剑斩、雷劈火烧,都可以浴火重生” 的火凤凰彭三顺。
三顺爷
彭三顺,紫禁城内人称“三顺爷”,因着他有个当太监总管的舅舅,自己又在敬事房当个小头目。
图片
彭三顺一出场就在紫禁城带着他的飞鹰走狗,干着搂草打兔的勾当,追着想出宫又没钱疏通的姚双喜。一来,耍耍威风;二来,想拿点好处。
可是呢,这个姚双喜不但没什么油水可捞,还不小心打破了彭三顺的玉扳指,这下麻烦大了,被彭三顺各种折腾。不止严刑拷打,还贪功委过,诬陷他放火烧牢房,企图越狱出宫。总的来说,这位“三顺爷”,就一副仗势欺人的“爷”样,又凶、又坏、又狠。
图片
然而,这位“爷”到底是不是真“爷”呢,那得看对谁!
对洋人,他能腆着一张脸,哈巴狗似地既恭敬又谄媚,领着洋人在紫禁城内到处摄影,唯恐伺候不周。遇到李莲英等几个没权没势的小太监,他呼呼喝喝,立刻端出一副官架子,指手画脚,让他们干这干那。
然而,当他遇到安德海这种有靠山的硬骨头时,立刻泄了气。哪怕安德海出手打了他前一刻还在奉承的洋人主子,他也只敢犟两句嘴,然后灰溜溜地走掉。
图片
这就是彭三顺,一个看似凶悍实则脑袋瓜不算太灵光的小太监;一个又凶又怂,顺时仗势欺人,逆时立刻龟缩的油浮子。
其实,这种“多面”的“三顺爷”是很好理解的。
所谓“三顺爷”,他之所以能成为“爷”,最主要的靠山是他的亲舅舅。正因为有个当大总管的舅舅,他才能仗着点势欺负人。他和安德海不同,安德海的上位是完完全全靠自己,靠自己的眼光和谋略,靠自己的胆色和智慧,靠自己获得的清宫真正掌权人慈禧的青睐。而彭三顺本人并没有过人的谋略和胆识,有的只是一些小聪明。
图片
也正是有陈福这样的舅舅,彭三顺才见惯了宫里的争斗,看透人情世事,他最懂得察言观色。他或许脑袋不算太灵光,但眼色绝对有,他知道什么人可以欺负,什么人自己其实惹不起。他懂得分轻重,他知进退。
这样的“三顺爷”,初看你会觉得他好讨厌,再看,他其实也没那么讨厌。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有点权势,又没多大本事的小太监。
孤独精
彭三顺说:“我是个孤独精,没朋友的!”
当第一次听到平时前呼后拥的“三顺爷”说这话的时候,忽然觉得他是有点可怜的。
图片
因为有个当大总管的舅舅,一般小太监都怕他、巴结他,自然没办法交到真正的朋友。也是因为有个机关算尽、绵里藏针的舅舅,彭三顺从小就懂得什么是拜高踩低、世态炎凉,什么是阴谋诡计、笑里藏刀。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自己选择了孤独,因为他不知道谁可以相信,他是在自我保护。
当这样的“孤独精”遇到“凑合凑合”的李莲英,他算是遇到了克星。
一开始,彭三顺是看不惯李莲英的,因为他有个好兄弟叫安德海,安德海是陈福的潜在威胁。他欺负李莲英,是出于党同伐异的考量,我欺负不了安德海,我总能欺负你李莲英吧,自然而然。
图片
但最后,他慢慢发现,李莲英这个人实在是凑合凑合,将将就就,又循规蹈矩,其实也没什么“点”让他欺负。更关键的是,他发现他可以小小地欺负他,但没法“干掉”他,因为他背后坚定地站着安德海。李莲英和安德海的情义,居然是坚固的,有那么点牢不可破的意思,这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他对李莲英属于,我看不惯你,又干不掉你,又气又恼又没办法,所以更加想欺负他。于是,他想出了另一个办法:我欺负你李莲英难,我欺负你景仁宫就容易多了吧。你安德海护得了一个,护不了一宫,我就让你李莲英难受,你能奈我何?
图片
所以,当他来到景仁宫,他又开始了自己作威作福的套路,搜宫女房间,瞎指挥太监干活,他甚至敢坐主子的位置。
可是,他在景仁宫遇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挑战。
他发现,这个看似无权无势、备受冷落的宫苑居然还保有着最淳朴的人心。这一群贱如脚底泥的奴才们,经常喊着“景仁同心、其利断金”。他们不仅没被欺负惨,还能合起伙来整蛊他,往他的蜜饯里下药,让他洋相百出。
他们的“景仁同心”绝不是喊喊就算了,是真实存在的。
图片
他们可以一起欺上瞒下,帮助珠胎暗结的倩蓉蒙混过关,就算事发宁愿一起受罚也不肯明哲保身。当倩蓉滑胎的时候,彭三顺是大受震撼的。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体会到“真情”的存在,也是他第一次为亲手害死一条人命感到心有戚戚,进而失眠、寝食难安。
火凤凰
彭三顺名言:“我彭三顺是刀切剑斩、雷劈火烧,都可以浴火重生的火凤凰!”
他刚开始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少有点自己给自己壮声势的意思。这场景参考《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每次出场非得敲锣打鼓、竖大旗,给自己搞点排场。一般这种角色都不会太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心虚的体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越缺什么,越秀什么。
图片
然而,彭三顺是个异类,因为,到最后,他真成了浴火重生的火凤凰。
我们之前说,他仗势欺人,他是孤独精,他看不惯李莲英。但就是这个李莲英成了他的克星,让他体会到了世间仍有真情在。所以,在宫外,他一边骂自己多事,一边特意折回去救了李莲英。这时候的他虽然算不上浴火重生,但火种已经在他心里埋下了。
然后,福爷失势,彭三顺自然受到牵连。
可牵连归牵连,他并没有抛弃福爷,和安德海合不来,他就自请离宫宁愿去恩济庄照顾年老的舅舅。对权势,他并不留恋,他是一个放得下的小太监。安德海掌权后,面对安德海的示好,他明白大势已去,他懂得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他能屈能伸,是个看得开的小太监。
图片
福爷借着东太后东山再起,他让三顺改换门庭,但此时的彭三顺却是立场坚定。他反劝陈福不要为虎作伥,因为经历了这些年紫禁城的风云变化,他最知道谁包藏祸心,更知道谁是真正的掌权者。
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纷争后,此时的彭三顺才真正变成了那个“刀切剑斩、雷劈火烧,都可以浴火重生的火凤凰!”这话,不是我说的,是那个一开始就被他欺负,被他打、被他冤枉的姚双喜说的。
其实呢,我们仔细想想,彭三顺为什么一开场就嚷嚷着自己的是“火凤凰”,除了壮声势之外,有没有另一种可能,他也是紫禁城宫斗历练下受过磨难,受过欺负的小太监。
图片
他的舅舅是陈福,但陈福不可能生来就是大总管,如果陈福一开始就那么强,彭三顺就不用进宫做小太监了。所以,很有可能,彭三顺也是“过来人“,他或许真的受过”刀切剑斩“、经历过”雷劈火烧“。紫禁城的斗争或许他不擅长,但他看得清、理得明,他其实什么都懂。
好好的不行嘛!
三顺另一句名言:“好好的不行嘛!”
图片
这句话,其实是彭三顺一生的写照。他从头到尾想要的不过就是“好好的”。
好好的生存。
他从一个酒楼的少东家被卖进紫禁城做最低贱的太监,在他还没有大总管舅舅当靠山的时候,他不得不察言观色、免不了忍气吞声,在经历各种磨难后,坚强的活着。
好好的生活。
当他有了靠山,他开始用他学会的“生存法则”党同伐异、狐假虎威、曲意逢迎。一方面装腔作势立威信,一方面奴颜屈膝保住自己的地位。
图片
好好地做人。
遇到李莲英,他看到了自己习以为常的规则的另一面。他愿意从指缝里释放一些善意,给他认为值得的人,李莲英、姚双喜、倩蓉、安德海,甚至是公主、皇帝。彭三顺的底子还是柔软的、善良的。他可能是这部《大太监》中,唯一一个有条件做,但从没想过做大太监的小太监。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彭三顺这个人到最后算得上忠义两全。
对皇帝,他忠心耿耿,在维持自己地位的同时,他尽力帮同治皇帝实现心愿。
无论是生活起居的照顾,花样百出的美食,还是皇后人选的定夺,他都处处替皇帝考虑。他会在安德海帮慈禧留牌富察兰轩的时候替同治皇帝说话,充分顾虑到皇帝的心意。也能在同治皇帝去世后善待阿鲁特皇后,只因皇后是皇帝生前最爱的人。
图片
对朋友,他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没有背信弃义的人。
安德海死了、李莲英离宫、凌添寿叛变,连姚双喜也为了公主颠倒是非。只有彭三顺,从来没有对不起他们任何一个,哪怕姚双喜亲手杀害陈福,三顺的考量点也不是替舅舅报仇,而是提醒大家双喜有异。
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皇帝大婚,赏赐一堆金银珠宝给众人。凌添寿先提出不知道该怎么分这笔银子;安德海没在意,他想的是同治亲政后地位更加稳固;李莲英想的是以后几兄弟一起共襄盛事;彭三顺说:银子我多得是,你们随意。
这个桥段很好地体现了每个人的内心,钱财、权利、情义。对于彭三顺来说,他不重权、不贪财,好好的就行,其他的不重要。
图片
可以说,像彭三顺这样的太监,无论哪个人当主子、长大权他都能活下去,他已经做到了一个小太监能活成的最好的样子。
写在最后
彭三顺这个角色是TVB剧中少有的前期巨讨厌,到后来还挺喜欢的角色。而他转变又是那么自然,没有强凹的人设,没有强行洗白的戏码,一切看起来那么合情合理。
这个人物的成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接地气。
从彭三顺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太监,他经历过磨难,享受过荣宠,他有仗势欺人的嘴脸,也有一颗未泯的良心。他是会受环境改变,受人影响的,他是一个多面的、立体的、真实的人,而非一个脸谱化的非黑即白的人设。
图片
最后,还是得感谢一下演员陈国邦,他的演绎让彭三顺这个角色又亲切又带感,让人忍俊不禁,着实恨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