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购物节“云探店” |晕染千年的民间艺术之花——魏县花布染织

“千年古县”魏县位于河北省最南端,适宜的气候与环境为棉花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民间纺织和花布印染技艺高超,诞生了土纺土织、传统棉纺织、花布染织等传统民间技艺,也造就了这里家家有纺车,户户有织布娘的景象。
魏县染织技艺始于宋,广泛普及于明,鼎盛于清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有千年传承历史,是冀南地区纺织技术的代表。布画多取材于民间习俗、故事、神话传说等,寄托了劳动人民最朴素的生活愿景。
2013年,魏县花布染织技艺列入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魏县花布染织技艺包括手工蓝印花布与手工彩印花布两种,染织过程可简单分为镂刻花版、印防染浆、染色等。其中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传统彩印花布则是在镂空的纸版上刷桐油加固,后将承印物放于镂空版下,直接在镂空处刷色印染,俗称“花袱子”。著名纺织考古学家王?在《马王堆汉墓的丝织印花》中将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命名为“镂版印花”。
图片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使织物更加美观,人们曾经利用矿物及植物等各种染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织物进行再加工,又经过不断创新、改进,逐渐形成了魏县花布独有的风格。
河北省魏县花布染织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霍连文,15岁开始学习花布印染手艺,拥有46年丰富经验。霍连文为人忠实厚道,待人友善,由于曾任县文化馆副馆长,朋友间都会亲切地喊他霍馆长。为了振兴弘扬这一传统手工艺,2006年开始,霍连文一直专注于魏县花布印染的收藏、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
图片
在他精心创办的彩印花布博物馆内,摆放各个时代的手工印花布和创作艺术品上万件,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些作品大部分是他和朋友多年收藏的,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设计创作的。他将这些花样保存下来,做成模板,让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新的光彩。
对技艺传承的执著热情、一丝不苟,无论社会潮流起伏聚散,他始终保持清醒不盲从,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匠人的自我修养。
图片
如今,魏县花布染织已能够不局限于传统图案,印染材料也更加丰富。魏县霍家手工花布有限公司创新生产的敦煌壁画系列、年画系列、布老虎等作品,深受大众喜爱。
2009年,公司生产的《鱼戏莲》获得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银奖;2011年,《布画“钟魁”》获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奖;2012年11月,布画《莲年有余》荣获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金奖。
图片
为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12月,在魏县集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展示活动中,魏县花布染织技艺进行了展示、展览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霍连文亲切地为大家示范花布印染工艺,讲述工艺历史,让孩子们感受优良传统文化熏陶,对非遗保护传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全国优秀传统手工艺术的一部分,魏县花布染织技艺凭借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流传至今,或细腻或粗犷的图案纹样,展示着蓬勃的民间艺术生命力。
主推产品
图片
丝镂画《莲生贵子》
图片
丝镂画《关帝圣君》
图片
丝镂画《敦煌莫高窟205窟唐代观音菩萨》
图片
丝镂画《敦煌莫高窟57窟观音菩萨》
图片
印花布老虎
图片:工坊提供
视频:小垂
编辑:武玉婷
审校:周培
回顾阅读
图片
非遗购物节“云探店”|浩口仡佬族蜡染
图片
非遗购物节“云探店”|浏阳油纸伞
图片
非遗购物节“云探店”|周庄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