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潍坊︱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姜庄路径”

在高密市姜庄镇聂西村村西,有一处集高密泥塑文化艺术馆、非遗博物馆、李金波剪纸艺术馆、李连中木版年画工作室、“天下第一虎”文化广场、产学研实践基地等多个功能区的泥塑产业园。在该产业园不远处,则是高密市的红高粱艺博园。一到周末或节假日,不少来自高密及青岛等地的游客总会慕名前来“打卡”,在游玩中体验非遗文化的乐趣。
图片
记者了解到,该泥塑产业园由高密市姜庄镇党委投资2000万元高标准建设的。之所以打造一处泥塑产业园,与当地的非遗产业有着直接关联。姜庄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和泥塑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非遗文化传承断档、产业发展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
如何破题?高密市姜庄镇并非简单就发展产业而出招,而是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过程中,加大了基层文化治理的力度,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全力推动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尤其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因子、夯实产业基础,走出一条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姜庄路径”。
图片
“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柔性的独有方式和滋养人心的作用,我们放大姜庄镇的非遗文化优势,着力将其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镇党委书记李梅说,仅仅一个泥塑产业园就引领带动5000多名群众从事非遗产品生产、民俗文化研发。
为充分提升聂家庄泥塑知名度,解决泥塑加工小、散、乱局面,姜庄镇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协会”模式,聂家庄于2021年7月成立昌盛泥塑联合社和泥塑协会,吸纳周边3个合作社加入,主要经营泥塑产品制作、批发、零售等,带动120多名泥塑艺人参与加工,每年可加工“泥叫虎”40万个。由于联合社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渠道,生产的叫虎、摇猴、八仙等泥塑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得到消费者好评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收益,“家庭式小作坊”摇身变成了“家门口赚钱的小工厂”。
不仅如此,该镇还探索非遗产业“大师模式”,先后成立高密市泥塑协会、泥塑产业合作社、姜庄镇非遗研究会和非遗产业联盟,由镇党委书记兼任会长,32名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会员,并设立专项基金推动非遗的保护传承及产业发展,团结各行各业的非遗爱好者与执业者,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及多种资源,促进非遗文化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使非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据姜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景泉介绍,他们制定了非遗创业培训计划,完善提升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定期组织开展大型直播销售活动,帮助非遗艺人学习电子商务、市场销售等技艺技能,培育扶持学得好、留得住、干得强的非遗带头人。截至目前,共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文化创意人才培训班40余场,32位非遗传承人带出徒弟100余人,组织直播活动12场。
图片
在姜庄镇姜庄小学,学生们通过道德积分换来的“校园币”,可以在校园内的“道德超市”里兑换学习用品。看似小小的“校园币”,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校园币’营造了学雷锋、讲诚信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行的积极性。在‘雷锋学生’的影响下,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一枚校园币成功联动了学生与家长、学校和社会。”姜庄小学校长杜焕新说。
这是姜庄镇以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为工作发力点,充分发挥家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家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次有益尝试。如今,在“雷锋学生”的影响下,姜庄小学的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一枚校园币成功联动了学生与家长、学校和社会。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姜庄小学的家委会成员协助学校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主动参与核酸检测,维持现场队伍秩序,推动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同时,家委会在校园安保、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防溺水、禁毒、邻里纠纷调解等方面也都积极贡献,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313人次、967小时。雷锋家长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将以“校园币”的形式,通过学习反馈到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的良性互动,促进学校有序竞争、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新方法、新手段,以志愿者队伍建设、非遗文化传承、校家社多方联动为抓手,充分调动孩子和家长参与社会活动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积极性,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李梅说。(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