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巨型神兽“露面”引热议 盘点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版“动物世界”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广汉举行。此轮发掘,金面罩铜人头像、青铜神坛等珍贵文物亮相。铜巨型神兽、青铜猪鼻龙形器等动物形青铜器,引发网友热议。
从三星堆首次发掘开始,动物形文物就并不鲜见。再醒惊天下后,三星堆更是陆续“上新”各种动物形文物,包括神似“愤怒的小鸟”中的“陶猪”、神似机器狗的“青铜神兽”等。我们来盘点一下三星堆出土的八大青铜器版“动物世界”。
一、铜巨型神兽
图片
身长一米。神兽或为三星堆人眼中祭祀的重要角色。
二、青铜猪鼻龙形器
图片
器物呈圆管柱状,有长鼻、长耳及独角。专家推测用于建筑之上。
三、青铜神兽
图片
长28.5厘米、高26厘米、宽23厘米,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号坑。整件器物呈昂首挺胸、四肢蹲伏于地的走兽形象,后肢缺失,双耳、尾部等处残损。神兽头顶有一角,“臣”字眼,扁长圆形阔口,短颈,躯干修长,挺胸,塌腰,四肢外张,蹄足,尾部上翘后弯,体表有云雷纹条带装饰,整体形态健壮有力,看上去跟科幻电影里的“机器狗”颇为神似。
四、铜虎
图片
残长43.4厘米、宽13.05厘米。铜虎巨头立耳,张口露齿,昂首怒目,虎尾下曳,尾尖翘卷,一面微拱呈半浮雕状,光素无纹,另一面全身铸有虎斑纹凹槽,槽内由小方块绿松石镶嵌填充平整。铜虎前后腿部拱面有半环纽,应是用以套穿绳线或铜丝,以便悬挂。其造型以简驭繁,气韵生动,不仅说明蜀人对虎的观察相当仔细,也表明虎的形象在其心目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铜蛇
图片
残长5.8厘米、宽10厘米。青铜蛇系采用分段铸造法制成。铸件之间有铆孔,分段铸成后,再铆嵌连接成形。蛇体形硕大,颇具写实风格。身上饰菱形纹和鳞甲,头顶和背部有镂空的刀状羽翅,可能是表意其飞行功能。从蛇颈下和腹部的环钮看,估计是挂在某种物体上作为神物膜拜的。
六、铜龙形饰
图片
头宽7.7厘米、残高17.5厘米。该器为B型铜龙形饰。铜龙大张其口,口中所铸上下两排圆孔表意“龙牙”,具有抽象化倾向;其上吻向后勾卷,与龙角构型之势贯通,龙角向前逸出,端部略向上提起急收,劲力内敛。S形长眼融构于龙角形式中,并延伸至角端,耳廓宽大。其整个造型与Ⅰ号大型铜神树圈座上的铜龙形象略似,但更富奇异荒诞之趣。
七、铜鸡
图片
方座边长2.5厘米、鸡长11.7厘米、通高14.2厘米。铜鸡系用范铸法铸造,尾羽丰满,引颈仰首,气宇轩昂。其冠、眼、喙、爪、羽毛等刻画工细不苟,神形兼备。就表现手法而言,这件铜鸡造型属写实风格,其与三星堆众多以夸张的、超现实的表现方式塑造的神像、神灵等器物的造型形成了鲜明对比,完全称得上是三星堆青铜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铜鸡表现的自非家禽意义上的“鸡”,而有更深沉的象征意义。铜鸡胸前特别铸饰有火纹,毫无疑问,这一颇为醒目装饰符号与铜鸡内涵有内在联系。
八、铜鸟
图片
宽15.4厘米、通高27.8厘米。铜鸟立于圆座上。圆座顶微隆,腰部内凹处有四圆孔,下为中空圈足,估计铜鸟原可能是套接在某器物顶部的装饰物。鸟昂首向前,大眼尖喙,鸟身修长,两侧羽翅长及尾部与尾羽相并上翘。鸟背部铸饰的一支歧分三枝的立式羽翅,使鸟身原本较为平实的构型生出了几分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