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张照片记录南京的九十年代,扬子晚报记者的摄影作品被展出啦!

用照片报道新闻,用新闻讲述历史,6月15日,《扬子晚报》退休记者高林胜的摄影作品展在南京文化馆举办。此次展览展出了身为记者的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通过镜头记录下的南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街头身背孩子卖报的女人、禄口国际机场建设酷暑中的工人们,还有随家仓路口众人救助一脚被卷入自行车车轮的孩子、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孙仲芳回家……
图片
1998年玄武湖孩子在练习跳水
在展览现场,高林胜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么多年过去,总有些“变”和“不变”,南京在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以前能摄影的人很少,现在“人人都是摄影家”,但是始终不变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作为主流媒体记者,这是我的工作。有幸用镜头记录下那个时代的故事,真好。”
退休记者的摄影作品展
从5万张照片里选100张
新闻记者的摄影作品被办成了展览,这背后还有一段机缘巧合的故事。
图片
1996年雪中指挥的女交警
他出生于1957年,从1986入职《扬子晚报》到2017年退休,在新闻行业工作了整整31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期间,正值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那时候相机还算是一个奢侈品,一般人不会使用。在这期间,高林胜恰好主导报社摄影组的工作,正因如此,他得以把摄影爱好与自己的日常进行融合。
图片
1992年崔健南京演唱会
通过镜头,他把南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前前后后多达5万张。其中部分照片已见诸报端,还有些作品一直被他收藏在家中。两年前,与他相识的钟建明产生新想法。钟建明是南京艺术学院的一名教师,对这些宝贵的影像作品很是心动,在此后,他带领团队反复与高林胜进行沟通,翻拍整理了他保存下来的五万帧底片,并从中挑选出100张进行此次展览,使得大量珍贵影像得以再现。
图片
1996年大爷在鸡鸣寺晨练
“这些照片很多是新闻摄影,所以我觉得和以往的照片展览有着不同的意义,实际上当你去欣赏时,更像是重新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我们的过去。”钟建明说,高林胜为这次的展览起名叫“切片”,指的是我们人生的时间轴上,拿出一张张照片,是可以进行观察的,因为这是大家真实经历过的。而且反过来这一张张“切片”又组成了变化的时代,“我希望同龄的朋友如果有保存下来的影像,能够找出来,大家把个人记忆变成一个年代的共同记忆。”
图片
1999年南京新街口
熙熙攘攘的观众群里有一位正举着手机拍照的王女士,她和高林胜是同龄人,在朋友圈看到这次展览的通知,一早便赶到了文化馆。“1991,1992,1993……”她一边观看一边默念着照片拍摄的年份,似乎在追忆着自己的过往,步伐最终停在了“崔健演唱会”的作品前,她告诉记者:“那时候我才三十多岁,他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偶像。我一步步从那个年代走过来,这些照片都是真实的记忆,让人很有代入感。”
摄影记者镜头里的南京九十年代
和现在一样又不一样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王女士退休后就爱拍拍照照,不过这次确实是她为数不多跑来看展览,“吸引我的就是这些照片。”她直言道,“我是外地人,到南京求学后来定居在这里,四五十年了,以前哪有条件记录啊,也没有能力拍照,不像现在物质生活那么发达,高林胜能代表我们记录那个时代的故事,这些照片太可贵了!”
100张照片,每每提到一张,高林胜都记得特别清楚。尤其是其中一张叫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孙仲芳回家”的作品,他感触许多,“是报社做的一个系列报道,老太太在‘南京大屠杀’期间逃离南京,到了2000年,她想起在老家南京还有一个儿子,就尝试通过我们报社找到孩子,后来母子两人顺利认亲,这个系列报道还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照片中,孙仲芳满头白发,手握着布帕擦拭流到脖颈处的眼泪,她深情地望着自己的右侧,那边站着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
为什么选这张照片展览?高林胜说,他不知道年轻人能不能感受到,“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对亲情的那种感同身受,特别强烈。”在他看来,这些年中国在发展变化,南京在发展变化,他作品中的低矮房屋早已变成了高楼大厦;但是总有些地方不会变,比如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者是人世间的感情。以“随家仓路口众人救助一脚被卷入自行车车轮的孩子”的作品为例,现在仍然会有一些类似的事情发生。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杨志麟仔细品读过这次展览的作品,他评价道,尽管摄影已经“人人化”了,但着重于记录历史现实的摄影少之又少,愈发弥足珍贵。在这个新闻会被迅速覆盖的时间段里,有着“公共记忆人”素质的摄影师才会保存着珍贵的事实,“高林胜常说,命运将他推到这个位置,这个位置也呈现他的命运,我也会暗忖自己在现场会如何?恐怕是力不从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