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清新不可移动文物点|挂牌保护!传承石坎龙窑制瓷工艺

近日,清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到龙颈镇石坎片区的同新古窑和罗地古窑开展文物公示牌挂牌工作,标志着清新区第四批不可移动文物点完成文物公示牌挂牌。
石坎片区制瓷历史悠久,有300多年历史。“江西名瓷,清远土碗”这句行话一度流行于广州陶瓷行。1958年,清远成立地方国营清远县瓷厂,年出口400多万件瓷器,皆有“中国清远”标识,是广东陶瓷出口十大产地之一。如今石坎片区陶瓷业情况如何?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开拓新境界?笔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擦亮石坎龙窑的“金名片”
“上面是我收集的瓷器标样,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到当代的都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土碗。”龙颈镇石坎陶瓷守护人张艺从展示柜下拿出一个土碗,那是一个经典款“鸡公碗”。它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碗身绘有一只红羽黑尾大公鸡,其器型碗口大、碗脚略高。公鸡是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警钟,雄鸡打鸣之时,人们便起床为新的一天劳作。此外,碗身还绘有芭蕉叶与红花,寓意吉祥富贵。鸡公碗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当时南粤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清远土碗有代表性的款式。
图片
张艺和家人正在给陶瓷上釉。孙运冰 摄
“石坎制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张艺告诉笔者。石坎高岭土纯度高、白度高、质软、含铝量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黏结性、较高的耐火度,是生产优质瓷器较佳的原材料,这些丰富资源为石坎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期石坎陶瓷业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当地开采。
随着市场需求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石坎陶瓷业逐渐由日用瓷向电瓷转型,包括生产灭弧罩、大小开关、瓷夹、瓷珠、瓷环、瓷辘、大小瓷通等。“我们现在生产的是消毒柜里面发热管使用的陶瓷,主要起到绝缘的效果。”张艺拾起一个圆柱形体的小瓷器说。石坎至今留存的瓷厂大都仍以生产电瓷、水族配件为主。
“现在生产的电瓷属于低值易耗品,市场需求已经接近饱和,且没有地方自主品牌。目前,个性化日用瓷和艺术陶瓷的价值更值得我们关注。”张艺告诉笔者。起初,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柴窑被成品率更高的气窑和电窑所取代;如今,柴烧技艺在新一代手艺人的传承与复兴中重焕生机。在她看来,在追求个性与返璞归真的今日,柴烧陶瓷将会重新走进人们的日常。“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我们将会采用更年轻化的方式,让群众感受到陶瓷文化传承是‘好玩的’‘很潮的’,努力擦亮石坎,乃至清远陶瓷业的金名片。”她说。
守护好石坎的“文化家底”
晨光熹微,阳光洒在庭院的小池边泛起金色的波纹,工作室的小院里瓜果飘香。桌子上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瓷器,在灯光的照耀下呈现层次分明的光影。
“我们如何判断这个器物的年份,可以从气泡、花纹、材质等入手。”张艺仔细端详着一件瓷器说。她虽是石坎人,但前期一直在上海从事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在上海的事业蒸蒸日上,她也没忘记在老家的石坎龙窑。
回忆起石坎,张艺脑海里是崎岖的山路与记忆逐渐模糊的清远瓷厂。“我就是在清远瓷厂长大的。”张艺说,她的母亲曾是清远瓷厂的一名工人,她一岁时就在瓷厂托儿所保育。
张艺与石坎龙窑的故事,2017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张艺跟随老师前往浙江龙泉参观学习。崎岖的地理环境,传统古拙的柴烧陶瓷,这晓谕全国的龙泉青瓷不和家乡石坎龙窑一样吗?一路上看着人家的产业升级,再想想石坎龙窑的式微,她决心重回石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石坎龙窑及陶瓷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尽一分微薄之力。
“要传承石坎陶瓷文化,就要挖掘清远陶瓷尘封的历史,要掘地三尺地去挖掘、溯源、找证据。”她告诉笔者,上了年纪的清远人应该对清远瓷厂有专属回忆。在那时,如果家里有一套瓷白精美的茶杯,俨然是待客的高配。时至今日,离清远瓷厂宣布破产已经过去21年,清远瓷厂和清远陶瓷也逐渐湮灭在岁月中。
对此,张艺、刘灶焕等一群默默守护清远陶瓷的工作者们感到惋惜,决心在石坎传统陶瓷制作的师傅以及清远瓷厂职工的帮助下,守护好石坎的“文化家底”。
图片
历经一年绘制的《地方国营清远县瓷厂全貌图》挂在工作室墙上。 孙运冰 摄
“《地方国营清远县瓷厂全貌图》绘制历经了一年,倾注了我们团队大量的心血。用绘画的形式让老百姓离那一段历史更近一点,了解更多石坎陶瓷的故事。”她指着墙壁上宽2米、高1米的全貌图感慨道。这幅全貌图由张艺提供素材,原清远瓷厂试制组王进铎老师执笔,原清远瓷厂十几名老书记、老员工集体回忆所绘制。
“现在凡是涉及清远陶瓷历史以及清远瓷厂的资料,很多人都知道过来找我。”张艺笑着说。每当回到镇上村里,年轻人、老人们都亲切称她一声“艺姐”,简简单单的称呼,承载了石坎片区村民对陶瓷复兴的期待。
在传承中寻找创新的密码
“这是我们刚刚烧制出来参加设计大赛的作品,以清远市花禾雀花入瓷,花瓣为饰,希望将禾雀花的美好寄予瓷中。”张艺向笔者展示了《“禾”气生财》作品中瓷白、豆黄、青绿三种配色,杯身雅致通透,显清香溢远本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具有清远文化属性的茗茶器皿是由70后、80后、90后三代清远人共同设计完成。“每一代人的想法都不同,体现在一个作品里,恰恰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她告诉笔者,一款产品从设计到成型,通常只需要两个月,可这套茶具历经半年仍在精雕细琢。如此精益求精就是为了让石坎陶瓷无论是在产品质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都能提档升级。
尽管如此,石坎传统陶瓷行业的生存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工成本高,同行竞价经营,生产效率低下……石坎陶瓷行业何以传承?如何创新?如何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石坎龙窑老师傅刘灶焕把成品送窑烧制。受访者供图
清新区龙颈镇石坎片区远处群山苍翠,林海连绵;近旁草木掩映,溪水潺潺。来自广州商学院的学生小洁(化名)一边欣赏沿途的乡间景色,一边聆听张艺讲解当地制瓷历史,也感受了一把烧窑老师傅刘灶焕的工作日常。从拉坯、做件、上釉、装窑、烧火、出窑、选瓷、包装……一块平平无奇的瓷土在刘灶焕的揉捏、塑形后蝶变成了精美、细腻的瓷器。
“我对陶瓷工艺很好奇,在大四我选择了陶艺选修课,现在我又来到了陶瓷研学基地。”小洁说,“在烧制过程,我看到了师傅们的匠心与耐心,十分动容。”原来,老祖宗留下来的原始烧制陶瓷的方法,是由有经验的师傅用柴火控制窑内温度,连续烧制36—40小时,一般可达到1200℃—1300℃。由于瓷器对于烧制火候的掌控十分严格,所以在烧制过程中师傅们需寸步不离守在龙窑旁边,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判断窑内温度是否合适。
“这次的研学让我体会到,尽管现代的工业制瓷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传统制瓷工艺仍然有着机械制瓷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值得我们更多人去关注及重视,去保护与传承。”小洁说。
“我们要让年轻人感受传统制瓷氛围的魅力,一步步成长起来。”张艺说。目前,大部分传统陶瓷工作者逐渐转型做工业电瓷,会做传统陶瓷的大多是年龄60岁以上的技术人员,较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年龄达到七八十岁,要么就不参与工作,要么都离开清远定居外地。目前能够进行交流的技术人员寥寥数人,人才严重缺乏。“陶瓷要发展,工作者就要运用当代表达,比如研学、装置艺术、雕塑、摆件、茶器、花器、艺术家赋能陶瓷等,将传统介绍给年轻一代,让他们真正了解陶瓷并走进生活里。”张艺说。
“用陶瓷讲好清远本土故事是我们的使命。”张艺站在展示柜旁,指着陈列的瓷器娓娓道来,其4岁的侄孙哲哲在不远处熟练地拉坯。她希望,每台拉坯机上都有年轻人蓬勃的身影。
【撰文】孙运冰
【统筹】贺欢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