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我的这十年】高琪:一生只为防一病

我是一名公卫医生
从业40年来,参与并见证了我国疟疾从控制到消除的历程。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利用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不断创新消除疟疾的理论和实践,努力为我国实现消除疟疾和推广中国消除疟疾的成功经验做出自己的贡献。
深耕细作笃前行,一朝收获终有成。2021年6月30日,当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成功消除疟疾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为自己付出近40年的事业,特别是近十年的奋斗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我国曾是疟疾流行严重国家,年发病人数曾超过3000万。1983年,我从学校毕业时全国仍有300万病例,我当时就有个梦想,要把这个数字降到0,这成了我奋斗的目标。为此,我不怕脏不怕苦,每年夏季到农村蹲点,白天挨家挨户进行传染源调查,通宵达旦在田坑头及猪圈捕蚊,甚至以自己的身体诱蚊进行传播媒介调查和控制方法研究。我还努力学习探索重症疟疾致病机理和新型抗疟药的药理机制,研究疟疾防治新策略、新技术和新方法。
图片
高琪在野外进行传疟按蚊滋生地调查
2010年以来,我全程参与了国家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我和专家团队一起研究发现,疟疾消除与控制阶段在目标、策略、关键措施及重点人群等方面有显著不同。“尽早发现传染源、追溯感染来源和及时切断传播链”是消除疟疾的三个核心要素,我们结合疟原虫生物学和病媒传播动力学特性,经过试点,总结了以“线索追踪,清点拔源”为核心的“1-3-7”消除疟疾新策略。该策略自2013年起在全国推广,2015年被纳入《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方案(2016-2020年)》,成为国家消除疟疾策略,并作为国家标准《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的制订依据之一。目前,新策略已被世卫组织作为消除疟疾的“中国方案”纳入消除疟疾技术指南向全球推广应用,已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多个疟疾流行国家将其作为本国消除疟疾策略。
图片
高琪在实验室进行传疟按蚊实验研究
2013年,我到了退休年龄,但为了消除疟疾这一目标,我退而不休,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世卫组织在对国家消除疟疾的评估中不仅要求连续3年无本土病例,还需要当地最后一例病例前5年的完整疫情资料及到2020年能证明无本土病例的监测资料。由于我国各地流行情况不同,部分省已十多年无本土病例,如何收集整理以往资料和强化监测成为我国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国家论证的关键。我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了省级消除疟疾评估标准尽量与世卫国家论证的关键指标和方法接轨的建议。2015年担任世卫组织疟疾顾问后,我一方面积极与世卫组织沟通,以我国传染病疫情网络建设、国家消除疟疾行动和省级消除疟疾评估3个时间节点作为省级消除疟疾评估相关资料收集的时间节点。另一方面,我与国家消除疟疾专家组一起制订与世卫标准接轨的省级消除疟疾评估方案,在世卫组织消除疟疾国家论证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省级消除疟疾评估的经验已被纳入世卫组织消除疟疾国家论证文件。
实现消除疟疾后,如何巩固成果、防止输入再传播是我目前最关心的事。尽管我国从2016年后就没有本土疟疾病例,但全球每年仍有几亿人感染疟疾,几十万人死于疟疾。我国每年有几千例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消除疟疾永远没有松口气的那一刻。为此,我和专家团队一起研究再传播风险分类和对策,并制订了国家消除疟疾后防止输入再传播技术方案。探索针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疟疾诊断、治疗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新要求、新方法,并在重症病例救治会诊的同时,分享输入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经验。多年“抗疟”,我几乎跑遍了国内每个疟疾流行的省份,成功救治了200多位危重恶性疟疾患者。
图片
高琪在西藏疟疾暴发点进行病原学调查
我还曾作为中国疟疾专家和世卫组织疟疾顾问,先后赴20余个疟疾流行国家进行技术培训并指导援非疟疾防治中心建设。截至目前,我累计培训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1700多名学员。
图片
高琪赴疟疾流行国家进行技术指导
择一事,终一生。消除疟疾是我一生不悔的追求,我将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继续为疟疾防治和研究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图片
高琪,男,汉族,中共党员,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政策顾问委员会委员,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基金技术评估专家,国家消除疟疾专家组组长、国家重症疟疾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江苏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原所长,医学博士、研究员。曾获江苏省劳动模范、“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1年6月月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致读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先的初心使命和以生命为重的价值追求,在奋斗中见证了时代前进、国家发展、行业进步的美好画卷。
我们开设“强国复兴有我·我的这十年”专栏,讲述十年来卫生健康行业先进典型们的奋斗故事和心路历程,与您一起感悟他们的爱党之情、报国之心、为民之志,奏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强音。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
作者:高 琪
编辑:杨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