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完美复原宋代美学 消失千年的水丹青—茶百戏

最近《梦华录》热播,除了欣赏刘亦菲陈晓等一众主演的神仙颜值外,剧中浓郁的宋代气息也让观众回味无穷。茶铺老板的赵盼儿拥有一身“高级茶艺”,在剧中完美呈现了宋代点茶技艺。
你知道剧中赵盼儿让围观群众心服口服的茶百戏是什么吗?
图片
图片
茶史云:“茶兴于唐,盛于宋”。
人们常说“唐煮宋点”,指的是唐朝喝茶喜欢煎茶、煮茶,而到了宋代则流行点茶。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宋·吴自牧《梦梁录》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被称为宋代的“文人四艺”。
茶文化在宋朝有多兴盛呢?不论官家贵族还是寻常百姓都流行饮茶、斗茶,剧中出现的“茶百戏”就是宋代点茶、斗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图片
宋代点茶与现代饮茶不同,点茶是将茶饼压碾成茶沫后再放入温过的茶盏,注入沸水,调成膏状,注水的同时用茶筅[xiǎn]不停地来回搅动茶汤,直至白色的汤花(茶沫)覆盖水面,汤花越多越好,越白越好,以茶与水融合度高、碗边不沾水为好。日本抹茶道就是源自宋代的点茶。
茶百戏是宋代点茶文化的精粹
图片
《梦华录》剧中场景
茶百戏又称为分茶、茶戏、水丹青等等,这是一种以研膏茶为原料,用清水使茶汤变幻图案的独特技艺。类似于现代的咖啡拉花,不同的是咖啡拉花是利用咖啡和奶液不同颜色的叠加形成图案,而茶百戏则是直接在茶汤上作画。
“茶百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北宋陶谷《荈茗录》
北宋陶谷《荈茗录》中就明确记载了茶百戏是仅用茶、水为原料,通过注汤、搅动等方法使茶汤纹脉显现文字图案的独特技艺。
相较于适合饮用的茶汤,用于茶百戏的茶汤更浓只适合观赏而不适合品饮。
在浓茶汤击拂出的泡沫上,用专门的器具蘸水来作画,茶艺高手们通过注入清水使深色的气泡微粒变浅形成色差,将茶沫幻化成各种花鸟鱼虫和山川草木的图案,这种作画技巧类似于国画中墨分五色的原理,所以茶百戏又被称为“水丹青”。
由于古人在玩“茶百戏”时变幻的图案中以云彩最为常见,茶百戏又有“分云”一说。
图片
茶百戏最早出现于唐代,刘禹锡曾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到了宋代,在以宋徽宗为首,众多文人名士的喜爱与推崇下,茶百戏技艺的发展到达高潮。
宋徽宗不仅撰写《大观茶论》论述点茶、分茶技艺,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也有描述众人分茶的情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松梢鼓吹汤翻鼎,瓯面云烟乳作花。”杨万里也倾心于茶汤中的花朵形态。
宋徽宗的《文会图》描绘的就是文人茶会的场景,图中方桌上每人面前都配有茶匙和浅盘,就是用来进行茶百戏作画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宋刘松年的《撵茶图》上也有表现文人向茶盂中注汤作画的场面。
图片
可惜的是,到了元代之后,在宋代盛极一时的点茶文化逐渐衰落;
到了明代,朱元璋认为茶农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饼茶、团茶,而达官贵人们花费大量的金钱来“斗茶”玩乐,太过于挥霍浪费,于是下旨“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将当时的“斗茶”之风一扫而去,推行泡茶法喝茶。
至清代后,茶百戏几近失传。
如今,茶百戏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梦华录》的热播,观众再一次感受宋朝的点茶文化的雅与美,欣赏到几近失传的“茶百戏”技艺,冲这一点就要给本剧点个大大的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