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笔”这么好,最终还是败给了拼音,变得越来越小众?

为什么“五笔”这么好,最终还是败给了拼音,变得越来越小众?
让我们翻开中国史书,重温一下与汉字有关的人和事。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史称“中原”,汉字文化的发祥地。
公元100年,河南郾城人许慎编写了一本书叫《说文解字》,史称“汉字宝典、汉字圣经”,流传至今。
公元1000年,河南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影响了全世界,史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公元1983年,河南人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开创了电脑汉字输入的新纪元,史称“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被世人称之为“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之一。
图片
从刀刻竹简、漆书壁画到纸面印刷、席卷全球,古老的汉字书写了中国,书写了世界,书写了历史的变迁……
掩合史书我在想:方方正正的汉字后面一定有着惊天动地的历史内幕,汉字的每一次书写变革都是在遵循着一条科学演变的规律,生生不息。
这些故事是什么呢?这条规律是什么呢?事过境迁,往事不可追,没有人回答,惟有方方正正的方块字与它同时代的中国人同呼吸共命运。
图片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向科学进军”的梦想激荡着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内心,王永民也不例外。
1980年后,一个学名叫计算机、俗称电脑的高科技产品开始风靡全世界,进入中国,世界进入了计算机时代。
这时困扰中外的一个巨大的问号是:英文只用26个字母就可以输入一切词汇和文本;可是成千上万、读音简单、字形复杂、方言不同的汉字该如何输入电脑呢?
图片
那个年代,国内报刊上登出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文章。这种舆论是要告诉人们:汉字“走进了时代的死胡同”,该“寿终正寝”了。
一时间,“五四”时代鲁迅先生说过的“汉字不亡,中国必亡”的观点又热烈登场……甚至,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始了“只教拼音,不教汉字”的“全拼音化”试点,课文中没有一个汉字!
汉字的命运抉择摆在中国人面前:是拒绝使用计算机呢?还是不再使用汉字?这是计算机对中国文化一次生死攸关的挑战。
当时,在南阳地区科委工作的王永民心急如焚:汉字既是中华文化的血脉之根,又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化遗产,怎么能丢弃不用被拼音代替?
“怎么办?我决心要研究出一个方法来,至少我想通过研究,来证明:汉字是否真的走进了时代的“死胡同”,是否真的要“寿终正寝”了。”
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汉字与电脑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中。
图片
1979年,王永民和助手们开始了汉字输入法的研究之路,他们手工抄录了12万张摞起来有10米高的卡片,他们从研究河南出土的甲骨文开始,寻求古老汉字与现代电脑结合的密码。
从188个键一步步压缩为138键、90键、70键,1980年7月15日,王永民把键位压缩到了62个,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紧接着又压缩到了36键,成为当时众多输入法中最好的方案。谁知这一切的成果都是在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研究出来的!
经过了数不清的失败,1983年农历腊月二十四,26键方案的“五笔字型”诞生了!
五笔字型的发明轰动了全世界,新华社为此专发了四期内参评价为“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伟大发明。
图片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五笔输入法为什么没有被社会淘汰,为什么会成为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因为直到现在,五笔输入也有别人不能超越的优点,如果你对速度要求不高,一分钟100字,那么拼音是你最好的选择,可是如果你是码字为生的人,速度达到每分钟150字,甚至200字,那么五笔输入是你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现实生活里,没有那么多追求高速度的人,普通人简单的拼音输入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手写输入,久而久之,五笔输入就被边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