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陷入“无意义感”中?

事业受阻,中年危机,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亲人疏离,夫妻失和,内心有强烈的孤独感;
生活中有很难逾越的苦难和困境;
……
这些情绪或症状的背后,似乎都有一种无意义感的存在。虚无感如同无形巨网,笼罩着人的一生。
可令人不解的是,外人看起来很幸福的一些人,他们却说自己经常陷入不为人知的虚无感。
比如有很多人过着稳定安逸、物质富足的生活,但他们好像并没有自洽、充实、快乐的感觉。
所以,在全市为新冠疫情投入战斗的期间,我总听到周围不少人说很想去做志愿者。再仔细听其中缘由,他们是这样说的:
人到中年,每天就上班下班,围着伴侣和孩子转,活得有点没意思,怪空虚的。
偶尔去做做志愿者,或许可以让生活有意义一点。
还有很多人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期待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人生意义。
比如有位朋友是个工作狂。她没日没夜地工作,为的就是升职加薪、实现职业理想。
可是,她发现,当她终于如愿以偿获得满意的收入和职位之后,她开始自我怀疑了。
她抱怨说:“社畜的生活真累,有时候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没日没夜地工作到底为了什么?活着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一日又一日的重复吗?”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推石头就是这样的故事。
遭到天谴的西西弗斯必须用尽全力把一块大石头推上山。但是,一到山顶,石头又滑落回山下。于是,他必须一再地推石头上山,而且每次它都将再度滚下山去。
不仅如此。还有人渴望名声和财富,却在梦想实现后觉得不过如此,甚至陷入情绪深渊中难以自拔。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创业成功后说了一句令人大跌眼镜的话:”我有钱后,又空虚又痛苦!“
这种感觉,很像兴致高涨、没日没夜玩一场游戏的人,一旦游戏打通关了之后,发现前面没目标了。
顿时,整个人陷入慌乱和空虚中,甚至会怀疑之前的全情投入是为了什么。
这让人想起哲学家叔本华著名的“钟摆理论”: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而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欲望满足了就无聊。
但是,也有看起来深陷人生苦难、却生活得悠然自得的人。
我认识一位母亲,是一位重度自闭症患儿的母亲。她的孩子不会说话,没有自理能力,有极大的身体和情绪问题,每天不断自残和捣乱,需要跟在她后面收拾残局,自己的生活和大部分时间被占据了。
在旁人看来,她的生活完全被孩子毁了,还有什么意义?
随着孩子年岁渐长,她照顾起来愈发显得力不从心。她每天都很疲惫,但也掩不住她的生命活力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宁静气质。她似乎通过某种方式,触摸到了人生的意义。
所以,人生的意义感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听起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像是一个奥秘。
图片
02
直面虚无
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或许可以先从审视虚无感开始。
对于虚无感,有位朋友说过自己强烈的体会。
她有诸多艳遇。每次遇到一个人,她都会用尽心力死去活来爱一回。但是,当热烈过后,她又会将情感很快地转移到新的对象身上。
“我不知如何描述这样的感觉。每次我一个人的时候,都有强烈的虚无感涌来,我就想抓一样东西,防止自己被淹没。
我没有办法面对独处的自己。我必须在关系中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这让人想起存在主义的四大命题: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
而存在的孤独,是每个人的一种根本性的孤独,即与生命隔绝,也与世界隔绝。
有一些人,存在孤独的底色无比强烈,给人生也涂上了虚无的背景色。
他们很难面对单独存在的自己,必须进入各种活动和关系,让细枝末节填满空隙,让自己被生活淹没。
还有位来访者,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和好老公,生活顺风顺水。可即便如此,她也用”虚无”来描述她自己的人生。
“我感觉自己从未真正活过。”
她觉得她的过去从未精彩过。没有动人的爱情,没有热烈的友谊,没有做过疯狂的事,没有宿醉过、逃过课,未免太过苍白。
所以她经常遗憾过去,并憧憬未来的自己是闪光的、美好的。
对自己、对现实、对当下不满的感受,驱使着很多人追求更高的目标、走到更高的位置上。
然而,当目标真的实现时,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仍然是空虚、无意义的。
只有与理想化的自己和闪光的未来链接,才能获得意义感,防御的是自己很差、很没有价值的感觉。
所以,对他们而言,现实永远是虚无的,只有现实不了的理想才是璀璨、有意义的。
在这些人身上,经常能发现虚弱的自体感和自恋受损的部分。
还有人告诉我,他中年单身,没有亲人,孑然一身,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对于他而言,人生无疑是虚无的,就像是少了一个抓手一样。
他处在一种不断自我挣扎、极度丧失安全感的状态中。他总是问:人没有亲密关系和爱,真的能活下去吗?
他在黑暗的迷雾中穿行。他的心被未知的恐惧和无助占据了。
这让我想起武志红老师在某本书谈到的与某位朋友的对话:人没有爱能不能活下去?朋友说,爱可以用智慧来取代。
但这很令人怀疑。对于完全没有亲密关系和支持系统的人而言,即使获取了某种上升和获取意义的通道,虚无似乎也是一种幽冥一样的存在。
感受到虚无和无意义感的人,似乎因不同的原因,都和自己脱离了连接,无法走向那条通往自己的道路。
也许,真正让人远离虚无的,是于孤独中看见自己,在平淡中拥抱自己,在无助中感受自己。
图片
03
你看见自己了吗?
人生或许本来就没有意义。这让人想到了两个人说过的话。
记者问陈丹青:“人生有意义吗?” 陈丹青回答:“人生没有意义的。”
季羡林也曾说过,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可即便如此,罗曼罗兰在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中说过:明知世界上没有安慰可言,他就自己创造安慰。明知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他就自己创造生活的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也提到,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或通过创造和工作,或体验某种事物或爱某一个人。而在极端的情况下,当一切欢愉都被剥夺,无法避免的苦难本身正是生命的意义。
他从集中营的经历中,深深领悟到了通往人生意义的第三种途径。
我从一位母亲的身上,也体会到了这第三种途径。
她描述牵着自闭症的儿子去散步时的心情。她感受到清风和晚霞,远处的有轨电车从一片绿荫中驶来,让她觉得自己身处宫崎骏的动画中。马路上逐帧的风景映入眼帘,暗香阵阵袭来,这一切,都让她感受到幸福。
驻留在当下,是她抵御苦难庸常的法宝,也是她获得生命意义的奥秘。
对此,皮克斯的动画电影《心灵奇旅》也给出了很好的启示。
主人公乔伊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然而,在通向梦想的路上,却意外遭遇事故,通向往生的天梯,与无数灵魂一起,等待着点亮生命的火花后,拿到地球通行证,重返地球。
一个顽固的、对生命全无兴趣的22号灵魂,极具思考能力和智慧,看透一切。
他觉得人总是要死的,为何要费力活着。于是,他做了一千多年的灵魂都没能点亮生命火花、去往地球。
22号灵魂惊讶于乔伊的人生如此无趣乏味,却怀着如此热忱的返回愿望,便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他一起游历人间。
当22号灵魂意外进入乔伊的身体,感受到生活的每一分钟,感受拂过的风,感受地铁上的拥挤,感受潮汐和落日,那时,它的灵魂变得完整了,火花也被点亮了。
让人生有意义的,原来是人世间那所有看似微不足道的活色生香。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说过:“不管是什么带来了无意义感,治疗的答案就是参与生活。意义是参与生活的副产品。”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如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所说,就是“他自己人生的主宰”,自己命运的舵手,他过着自主、完全清醒、充满热情、富好奇心且充实的生活。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帮助来访者重新投入生活。
就像帮助乔伊最终悟到,一条鱼潜心去寻找浩瀚无边的海洋,去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就生活在海洋里。
你最终的朋友,就是此刻。
生命本无意义,是你点亮了此刻,所以照亮了自己。每个人通过当下看见自己时,就是生命所有的意义。
作者:南小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终身成长者,一个对生命充满好奇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