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大师、非遗传承人、学校、企业齐聚一堂话劳育!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崔文灿 实习生 林文惠
图/主办方供图
美甲、缠花、香囊、发簪……“坊主们”慧心巧思,不一会工夫,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手工作品便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坊主”正是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广州旅商”)的学生。6月24日,广州市大中小学2022年羊城学校劳动教育职业体验活动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学校研讨交流活动拉开序幕,场外工作坊尽显劳动教育累累硕果。
图片
广州市大中小学2022年羊城学校劳动教育职业体验活动拉开序幕
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承办,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协办。当天上午,2022年羊城学校劳动教育职业体验活动正式启动,14所学校获颁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全国劳动模范、工匠大师、非遗传承人及企业代表、学校代表和学生代表圆桌对话,共叙如何在劳动中培育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
图片
14所学校获颁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
五大类型活动给学生不同成长体验
记者从启动仪式获悉,羊城学校劳动教育职业体验活动以“五彩劳育悦生活,缤纷职业初体验”为主题,集中在7月至11月面向广州市大中小学开展。五彩对应着本次劳动教育体验活动的五大类型,给学生五种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活动以“职业体验”为载体,用“黄、绿、蓝、红、橙”五种颜色传递五种不同的正能量精神,串起职业体验的系列主题活动和课程。活动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联动学校、家庭和企业,全方位多维度为广州学子带来丰富多元的劳动职业体验。内容主要包括:职教课体验、劳模大师进校园、基地实操深体验、岗位真体验和劳育大篷车进校园等。
图片
开场节目《刀剑上的舞蹈》
这些,正是拓展教育资源、促进融合发展、推动劳动教育模式不断创新的尝试。
“职业体验是推动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本次活动将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有机融合,可以让广大学生在专业的劳动中加强对职业的认知,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吃苦耐劳的精神。”广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陈爽在启动仪式上说。
陈爽表示,各区各单位要深入研究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大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三年行动方案,开足开齐课程课时,加强研究和总结,形成具有本区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经验做法,将劳动教育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示范标杆。
现场,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校长吴浩宏介绍了学校劳动教育经验。他说,学校把职业教育以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通过搭建多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将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广州旅商,校内学生实践服务周坚持了多年,这是学校的实践特色课程。每学期,每个班级在学校各个部门服务一周,吴浩宏说,这不仅是德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更是推进劳动教育深化开展培养高素质服务型人才的有效补充。此外,作为广东省研学实践基地和广东省、广州市的劳动教育基地,学校让课程走进市区、走出校门,目前基地已经开发了一批劳动教育的课程,小小咖啡师、小小茶艺师、小小面点师等职业体验式的劳动线上课程及送客上门活动很受欢迎,获益了一千多名师生。
全国劳模、工匠大师共话工匠精神、家国情怀
劳动如何让个人绽放光彩?又如何从劳动中体现家国情怀?活动现场邀请了全国劳动模范、工匠大师、非遗传承人、企业代表,学校校长、学生等代表,就“如何在劳动中培育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等话题展开探讨。
图片
现场探讨
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天鹅宾馆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勇现场分享了自己获此殊荣的“秘诀”:坚持。“任何成功的故事背后,它都由时间来积累,”王勇说,“要沉得下这份心,沉得住这口气,一项工作就是一辈子的事。”
王勇回忆,自己刚加入白天鹅时,外语水平无法满足工作要求,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外语和酒店管理相关知识学好。尔后,随着白天鹅宾馆给了越来越多的外派学习机会,他逐渐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从1991年到2003年这十余年间,王勇从一名普通的宾客关系员成长为驻店经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爱馆如家”。“好干活,认真干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这是王勇对后辈最朴实的人生哲学。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现任广东省中式面点师技能鉴定和评价专家组组长徐丽卿在点心行业深耕50余年,她回忆起自己入行伊始,就有幸师从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等名师,将做点心的水准尽量向大师看齐。1971年,徐丽卿参加广州饮食行业技术性竞赛,凭借精美的点心作品一举获得第一名。
精湛的技艺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加上名师的指点,徐丽卿锋芒难掩,最终从广东走向世界。1988至1993年,徐丽卿多次代表广东前往卢森堡、日本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将广式精髓在世赛展现,斩获金银牌。回顾过往,她感激前辈和老师傅的指导,以及国家的关心和奖励。而她也选择连同专家组成员和高校老师著书立说,为培养企业技能人才倾注殷殷心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和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佛山市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陶艺专任教师曹锋明则介绍自己坚守在“非遗”这个小众领域里的初心。
谭广辉在广彩行业走过42年,现在在几家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将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广彩技艺传给后辈。“让新生的力量去学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我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所以我不遗余力认真去传授,把自己的技艺往下一代传承,让年轻人有更好的发展。”
而曹锋明则认为,“能把爱好当作事业,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曹锋明说,陶艺既是美术课,也是非遗传承项目,更是劳动实践课。在课堂上,学生用陶艺表达家国情怀,也可以用陶艺记录时代。近两年,他聚焦于创作抗疫主题作品,记录下抗击疫情时的温暖和振奋力量,这正是非遗传承人价值所在。
对于走向社会的毕业生,谁更受企业欢迎呢?圆桌论坛现场,企业代表、广州轨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李坤作了一个生动比喻:像盾构机一样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像铺路石一样勇于担当、坚定执着;也像螺丝钉一样朴实无华,专注追求;像信号灯一样科学规范,引领创新。
目前教育改革的目光重新聚焦劳动教育,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副校长黄国庭阐述了开展劳动教育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的见解:劳动教育要“融”,而不要“溶”——融于五育并举中,而非被边缘化、消解掉。在他看来,劳动教育需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双重“在线”,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活动周上获益匪浅,在服务过程当中成就自我。
“劳动教育的回归,我认为也是党对青少年关爱的一种体现和对未来的期待。我坚信我们青年一定能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后稳稳担起时代发展、民族崛起的重任。”旅商毕业生、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陈金川说。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邀请劳模大师来到现场分享,是希望引导激励广大学子向大师学习、向劳模致敬,明白他们才是新时代值得大家追崇的明星,学子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用青春和汗水谱写最美奋斗华章,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家国梦想。
新闻加点料
探秘劳动工作坊,齐看妙手巧思
穿行于旅商校道,以作品展示、体验活动、定制服务和趣味游戏于一身的劳动工作坊,一个个落入眼底。现场一共布置了十个主题劳动工作坊,吸引了众多来宾驻足停留,旅商学子在展示制作技巧之余,还热情地邀请活动来宾一起动手体验。“香囊制作是一种传统工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香囊摊位的学生向来宾做简要介绍,她们告诉记者,香囊的制作其实是旅商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起初因为感兴趣而选择这门课,如今越练习越得心应手。不起眼的布料、针线及薰衣草、艾草填充物,在旅商学子手里只用五分钟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制作精巧的香囊。
图片
现场一共布置了十个主题劳动工作坊,吸引了众多来宾驻足停留
“最好吃”的工作坊还当属营养便当,工作坊的台面上整齐地摆满了一个个精美的便当。这些便当都出自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学生手中,每个便当的食材搭配都颇为讲究,摆盘也透着一番巧思。“我们专业的学生当然要把吃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也会自己设计制作这些便当”,谈起自己精心制作的便当,旅商学子颇为自豪。
灵巧纤细的手指带着丝线在坯架上一圈一圈地缠绕,这样简单的步骤需要重复一次又一次,但制作者不厌其烦,每次缠绕丝线都认真而细致,这是记者在缠花工作坊上看到的一幕。记者了解到,这种工艺是缠花工艺,目前,缠花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助教胡老师表示,缠花创作耗费的时长要依工艺品的复杂而言,有的制作要花上一个多月。
在各个工作坊前走走停停,简直可以目睹一场日常物品的变身秀。在旅商学子的妙手与巧思下,再寻常不过的毛巾被折叠成小熊的形状,食物可以被雕刻成牡丹花,还能在垃圾分类小游戏里掌握垃圾分类小常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