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牺牲的缉毒民警,爱人曾哭诉他变“坏”了

1982年,云南省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批缉毒警察队伍。40年来,禁毒战线共60人牺牲。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云南警方公布了60张禁毒英雄照片,其中就有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牺牲的缉毒民警陈建军。
图片
卧底24次,爱人哭诉他变“坏”了
1962年8月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麻栗镇医院里,民警陈世富的儿子出生了。
他激动地说:“今天是建军节,孩子就叫陈建军吧!”
由于工作繁忙,为了方便照顾孩子,陈世富常将陈建军带到警察局。每当父亲和其他警察抓捕犯人时,小小年纪的陈建军便显得十分兴奋。父亲购置的公安业务书籍,也经常被他先睹为快。长期的耳闻目睹,使他立下成为一名警察的梦想。
1982年,云南省公安机关首次招收缉毒干警,陈建军通过层层选拔,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砚山县公安局缉毒队的一名民警。
在5年的从警生涯里,他先后24次打入贩毒团伙内部,擒获毒品犯罪分子19人,缴获鸦片50余公斤。
1985年11月,陈建军被上级任命为秘密侦察员。
为了能够打入毒穴,陈建军毅然“丑化”自己:学会了抽烟、喝酒、打麻将。不知情的爱人到公安局声泪俱下地向领导诉说陈建军变坏的“罪状”,有好心人找到陈建军的父亲,“老公安”心里有数坦然应付:“孩子大了,自己的路让他自己走吧”。
图片
深入虎穴,“游手好闲”破大案
经过近一年“游手好闲”的生活,陈建军开始了他首次打入贩毒团伙的行动,扮演一名“广东老板”。
他操着广东口音独自来到毒贩冯育焕家中称自己在广东做毒品生意,冯育焕起初很是怀疑,一边和他聊天,一边想套陈建军的话。陈建军见他犹豫不决,只好“无意”地露出巨款给他看。
冯育焕看到钱后,立马拿出毒品让陈建军验货。经过讨价还价,决定次日成交。
第二天,陈建军来到指定地点与毒贩进行交易,缉毒警察突然出现,将毒贩团团围住。缉毒队长假装不认识陈建军,问道:“毒品在哪里?”陈建军操着广东口音说:“我是从广东来买八角、草果的呀,不信你们就看呀。”队长明白其意,将麻布口袋一倒,藏在八角下面的毒品全部暴露了出来。
1987年9月,陈建军化装成回族,与云南著名毒枭周荣云展开贸易。周荣云在反复试探后还是不放心,在吃饭时,把一片猪肉夹到化装成回族的陈建军的碗里,陈建军气愤地将碗摔得粉碎。
事后,周荣云主动派人前往珠街,找到陈建军。双方商量一番后,将最终的交易地点定在了寨头外。然而毒贩十分警惕,临时改变了交易地点。
陈建军抓住机会给队友留下信息,让他们前往三面环山的地方撒下钱财。毒贩们见钱眼开,一拥而上,开始争抢。
陈建军迅速掏出手枪,抵在了毒枭的头上,此次缉毒行动,陈建军和队友擒获了五名毒贩。
勇斗毒贩,牺牲时还保持握枪姿势
1987年12月13日,在执行缉毒侦查任务时,陈建军扮成“老板”携带大量现金与犯罪分子接头。但狡猾的犯罪分子临时改变交易地点,陈建军来不及通知战友。
15日,他只身进入“虎穴”与6名贩毒犯罪分子周旋。
在一民房楼上,一番讨价还价后,毒贩拿出6.6公斤鸦片,让陈建军现场付款。见时机成熟,陈建军立即退到屋中有利位置,掏出枪来大声示警:“不许动,我是公安局的!”同时掏出对讲机呼叫战友。
犯罪分子突然开枪拒捕,几乎是同时,双方的枪都响了。毒贩左腹中弹,没走出几步便倒地身亡,而陈建军右腹部被火药枪击中,大小伤口共17处,因寡不敌众,被对方持木棒击中头部后,不幸壮烈牺牲。
陈建军的领导和战友们赶到现场后,在两个小时内抓获了5名犯罪分子。他的战友回忆说,直到被送回县城,陈建军右手还保持着握枪的姿势。
图片
陈建军牺牲时年仅25岁,在云南省砚山县公安局的警史馆,一本红皮持枪证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前方放置的说明牌上写着“陈建军烈士遗物”。
陈建军牺牲时,他的女儿陈益琳只有一岁半,他甚至还没有机会在女儿面前澄清,她的父亲不是一个“小混混”,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人民警察。
在最后一次任务前夜,陈建军还激动地筹备《入党志愿书》,却没能等到正式成为党员的日子。1988年2月陈建军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4月云南省政府批准陈建军为革命烈士,同年5月被公安部追授为一级英雄模范。
【九派新闻综合新华网、人民网、中华英烈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