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全民禁毒宣传月】走进贵阳市毒品检验中心直播间:体验毒检“智慧”

图片
正值第35个国际禁毒日,6月26日,省禁毒委办公室、市禁毒委办公室、禁毒支队联合贵州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关注》栏目,邀请省警察学院禁毒专业学生以及新建小学同学们来到贵阳市毒品检验中心,开展“6·26全民禁毒宣传月”系列直播活动——《带你走进贵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毒品实验室》。本次直播活动历时1小时,合计在线观看人数高达14万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建小学和省警察学院的同学们已经准备就绪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刘杉工作室”
今年5月19日,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禁毒支队成立“刘杉工作室”,主要任务是毒品检验检测及禁毒科技创新。“刘杉工作室”不仅代表着毒品实验室这个团队的荣誉,更是在向同学们宣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
“同学们知道西湖吗?通过这台仪器,往杭州西湖里倒5克毒品都能被检测出来。通过一滴污水就能看清‘毒出没’”整齐列装的各种专业仪器设备让人眼花缭乱,民警们就是通过这些仪器来对各地寄来的样品进行检验,为禁毒工作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也正是这些新技术给了禁毒警察们“大海捞针”的能力。
民警为同学讲解毒品的危害以及如何拒毒
当前毒品犯罪手段更加隐蔽,以至新型毒品加速变异,形态不断翻新。民警不仅向同学们展示了海洛因、冰毒等传统毒品,同时对“上头电子烟”“减肥药”“邮票”等新型毒品的形态、成瘾原理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毒品的危害性、隐蔽性和迷惑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距离观察毒品
如此近距离的观察,不仅让同学对毒品知识充满了好奇,网友们也纷纷在直播间评论区提问,直播热度达到最高潮。民警一一为他们详细解答,让禁毒知识牢记心间。
图片
图片
同学:
毒品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图片
民警:
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从原植物中直接提取,比如鸦片就是从罂粟提取而来,还有致幻蘑菇也能提取出有毒物质,所以种植这些植物都是违法的哦。第二种是通过分子改造,比如海洛因。第三种就是人工合成,比如冰毒、氯胺酮、合成大麻素。
图片
图片
网友:
平时处理毒品如果进行焚烧的话,产生的气体会有危害吗?
图片
民警
现在都是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毒品进行销毁,会使用专业的焚烧炉,通过专门管道进行排放,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省警察学院的同学们体验毒检过程
同时,禁毒专业学生与毒检中心民警进行实践互动,体验毒检科技在常规检测、生物样本检测、污水检测三个领域的运用。感受科技强警红利在禁毒工作领域中的不断延伸。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民警和同学们进行采访
图片
校长采访
吴米兰
新建小学校长
《斩魔利剑》词作者
6月24日直播中的禁毒歌曲--《斩魔利剑》,它歌词是我听见缉毒民警的故事后有感而发。我希望通过这首歌向学生们传达勇往无畏的禁毒精神,也传达我们对禁毒工作者的敬意。
(点击红色字体可跳转欣赏歌曲)
图片
民警采访
杨 逊
禁毒支队综合科科长
我们开展这次直播活动,一方面是为禁毒事业未来接班人省警察学院禁毒专业的同学们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实际工作,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向广大群众普及禁毒知识,特别是揭示第三代毒品的伪装性、隐蔽性、危害性,进一步提高人们识毒、辨毒、拒毒的能力。
签 发:杨 文
审 核:任 珂 付春华
编 辑:吴 蓉
来 源:禁毒支队
投稿邮箱:16145923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