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断流 雷霆禁毒

图片
禁毒民警向镇村干部讲解毒品原植物特征。 张鹏 摄
图片
通过无人机对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彭浩龙 摄
图片
禁毒宣传教育进校园。受访者供图
图片
在大埔西河检查站,民警检查过往车辆。杜萍萍 摄
图片
新型毒品“跳跳糖”。谢瑜琳 摄
“同学们,你看我手里的是什么?”“跳跳糖!”“不,这是第三代新型毒品。”……2022年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梅州市禁毒办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小学开展禁毒宣传,让学生们在“听+看+问”中提升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今年以来,梅州全市公安机关以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打尽打、应帮尽帮“四应四尽”专项工作为重点,聚焦管控、预防、打击等综合治理举措,纵深推进“清源断流”专项行动,针对“种、制、贩、吸”四个环节进行全链条追踪打击,全市禁毒形势持续向好,呈现“三降一升一无”局面:吸毒人员涉案数、新滋生吸毒人员数、未成年涉毒人数明显下降,戒断三年以上未复吸人数明显上升,连续4年无制毒犯罪案件发生。
●南方日报记者 黄韬炜 通讯员 谢瑜琳
源头治理
科技赋能精准主动出击
一架无人机在山高林密的大埔县青溪镇境内徐徐升起,它灵巧地穿过青溪镇内的偏僻林区,掠过隐蔽地点、崎岖山路,在每一个人力不易到达的重点区域进行着地毯式排查。
这一幕,是梅州市禁毒办在全市各地开展禁种铲毒工作的一个生动写照。
为从源头严防制毒犯罪,全市公安禁毒部门及相关镇村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天目—2022”铲毒工作,通过实地踏查、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在县、镇、村全面开展禁种铲毒踏查行动。
4月,梅州市公安局梅县区分局隆文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辖区木寨村一菜地有疑似罂粟的种植物。经市、区两级禁毒部门鉴别确认,这些植物就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毒品原植物罂粟,且均已结果。
对此,民警依法传唤了菜地主人李某明。据其供述,其于去年10月从一卖菜种的贩子手中,买来了这些能驱虫的“油菜”种子并种在了菜地内。民警当场指出这些植物是罂粟,是毒品原植物并向其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和相关法律知识。随后,民警依法清除了种植的62株罂粟,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李某明处以行政处罚。
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11宗,铲除罂粟苗合计502株;落实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日常监管机制,进企业检查27次,罚处违法易制毒化学品企业10家,全力压缩制毒犯罪生存空间。
聚焦源头治理这一关键,梅州公安坚持向科技要警力、用数据强战力,依托大数据技术提升主动预警、源头打击能力。
一方面,探索污水溯源精准打击技战法。“生活污水毒品检测,是分析研判当地毒情,筛查吸毒人员滥用毒品的有效手段。”梅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李警官说,今年以来,该局深入开展“长虹—1”专项清查行动,完成了全省第一轮生活污水毒情检测交叉采样工作,检测范围覆盖全市113个镇(街道)和8个重点村(社区)。
同时,依托线上线下合成作战中心,建立精准研判、情指融合的禁毒工作体系,对本地毒情进行常态化研判分析,进一步加强监测结果运用和落地结果转化,提升禁毒队伍情报分析能力,确保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更精准、高效。
关爱帮扶
预防宣传和戒毒戒断齐抓
“这个外观像是我们平时喝的饮料,但却是新型毒品咔哇潮饮,含有我国一类精神药品γ—羟基丁酸,喝多了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国际禁毒日前夕,在梅江区元城小学举行的2022年梅州市“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现场,禁毒民警近距离地向师生们介绍展出的各类毒品样品,尤其是第三代新型毒品。并在寓教于乐中教会大家识别新型毒品的真面目,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禁毒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近年来,梅州市禁毒部门统筹线上线下毒品预防教育资源,全方位、全覆盖向青少年普及禁毒知识,并联合相关部门,对辍学、失学未成年人群开展精准宣传教育,全面开展“大手拉小手”规劝帮扶活动,切实减少未成年人吸毒现象,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格局。
成效如何?一组数据便可窥见一二:梅州市新滋生吸毒人数从2019年的184人逐年下降至今年以来的17人,未成年涉毒人数从2019年的9人逐年下降至今年以来的0人。
高频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同时,梅州市禁毒部门坚持“两条腿”走路,同步推进戒毒戒断工作,持续减少吸毒人员增量和存量。
6月16日,梅县区禁毒办与梅州市戒毒所共建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揭牌启用,工作人员对解戒人员进行了慰问回访,告诫他们要保持戒毒操守、远离毒品、戒断毒瘾,并鼓励他们尽早回归社会。
目前,全市共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114个。工作站针对戒毒人员常态化开展“平安关爱”帮扶行动,围绕“一人一档、一人一警、一人一策”工作要求,在全市镇(街)一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积极推进社戒社康措施全覆盖,全面提高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法治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戒毒人员不仅需要戒断生理和心理的瘾,还需要重新融入家庭、社会。”梅州市禁毒办工作人员说。为此,梅州采取结对帮扶、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困难救助等方式,妥善解决戒毒康复人员在生活、医疗、安置等方面的困难,确保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梅州市戒断三年以上未复吸人数新增341人,吸毒人员涉及刑事案件数从2020年的62宗下降到今年来的4宗。
雷霆出击
破获涉毒刑事案件13宗
全市涉毒刑事案件破案数从2019年的84宗下降至2021年的31宗,查处吸毒人员人数从2019年的536人下降至2021年的177人,逮捕涉毒人员人数从2021年的93人下降至2021年的54人……
一组数据,反映出“源头治理+关爱帮扶”组合拳的实效。制毒犯罪生存空间的压缩、吸毒人员增量和存量的下降,大大减少了涉毒案件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今年梅州市公安局围绕省、市禁毒攻坚年工作部署,成立了禁毒攻坚工作指挥部,制定印发了《梅州市2022年禁毒攻坚年行动总体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建立涉毒案件快侦快破机制,筑起一道道铲除毒瘤、禁绝毒祸的铜墙铁壁。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梅州市丰顺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侦查发现,辖区抓捕的多名吸毒人员的毒品来源均指向一名叫杨某威的丰顺籍男子。通过分析杨某威社会关系、碰撞比对各类信息,警方初步锁定杨某威存在重大贩毒嫌疑。
因贩毒数量大、次数多,且涉案人员层级复杂,存在跨地市贩运情况,梅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从丰顺县禁毒大队及派出所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专案组,逐步摸清以杨某威为首的吸贩毒团伙网络及犯罪情况。
经查,杨某威有吸毒犯罪前科,反侦查能力强。为躲避公安机关打击,杨某威经常变换落脚点,居住周边也时常安排暗哨,一有风吹草动便快速逃走。
杨某威多次雇佣张某林等人前往邻市某县购买毒品冰毒,返回丰顺途中,不仅经常变更路线,还多次在高速路上中途下车,翻越护栏穿越无人之境返回住地。随后,他将购得的毒品分销本地,或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贩卖给他人。
“抓捕行动开始!”今年3月2日,梅州市公安局、丰顺县公安局两级禁毒部门联合行动,在揭阳、普宁和梅州丰顺等地抓获5名吸食、贩运冰毒人员,以杨某威为首的贩毒团伙被成功端掉。自发现丰顺县吸贩毒线索以来,该毒品专案行动分多阶段,共抓获涉毒嫌疑人25人,成功斩断与杨某威有关的跨区域贩运毒品链。
重拳出击,雷霆扫毒。今年以来,全市公安禁毒部门持续推进“围歼制毒”“净边”“集群打零”等涉毒专项行动,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破获涉毒刑事案件13宗、逮捕涉毒嫌疑人18人,缴获冰毒约6克、曲马多1752.82克,查处吸毒人员75人次,处置强戒19人。
■延伸
“双刃剑”曲马多:
令人上瘾的止疼药
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些特定的药品,如果不按照医嘱非法买卖,“卖药”可能就变成了贩毒,而一不小心过量摄入某种药物,很可能就会依赖成瘾。今年初,梅州市禁毒部门便侦破了一宗网络贩卖易成瘾镇痛药物曲马多的案件。
“我们在日常核查中发现,涉毒嫌疑人薛某勇在微信上与一名可疑人员多次提到买卖曲马多。”办案民警说,曲马多具有持久而强大的镇痛、消炎作用,用于中度疼痛如癌症、术后、创伤或产科疼痛的止痛。其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一旦使用过量便会让人产生依赖,已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
作为国家严管的处方药品,即便是在医院,医生对曲马多的开药剂量也十分谨慎,避免患者药物成瘾。而在各大药店,若没有医院出具的处方,就无法买到曲马多。本是药房处方药,为何有人却能轻易从网络渠道购得?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民警经循线核查发现,与薛某勇联系的可疑人员为在五华县棉洋镇经营药店的吴某钞夫妇。该夫妇利用其经营药房的便利,从非法渠道购进曲马多,撕弃原包装后,再将其以小袋分装(每包12粒药片)。通过寄递物流渠道或当面交易的方式出售给多人服用,并从中牟利。
充分掌握到证据后,梅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联合五华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对该案进行收网,目前已抓获涉毒嫌疑人46人,缴获毒品曲马多共1752.82克。
近年来,曲马多流入非法渠道、被作为毒品替代物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犯罪嫌疑人吴某钞夫妇明知曲马多是处方药,且过量服用会致瘾,仍以当面销售、快递托运等方式肆意贩卖给他人,且绝大部分是有过吸毒前科、将曲马多当成毒品替代品的“瘾君子”。
目前,该夫妇已被刑事拘留。
警惕!
这些都是毒品新伪装
近年来,在高压严打态势之下,国内传统毒品来源减少、价格上涨,吸毒人员在难以获取常见毒品的情况下,纷纷寻求新精神活性物质作为替代品。除了上文提及的曲马多外,在广东省今年部署的禁毒攻坚年行动中,“笑气”、依托咪酯也是公安机关重点打击整治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监测发现,滥用“笑气”、依托咪酯的人群年龄多为16—35岁。
这些新型毒品成瘾性、危害性与传统毒品相似,极易形成吸贩泛滥、危害社会安全问题。各种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悄悄潜伏在市民群众身边,让人防不胜防、坠入深渊,今天记者带你揭开它们的“毒面纱”,提升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邮票”:形似邮票,实为一种半人工合成的致幻剂,主要成分为麦角酰二乙胺。毒性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几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致幻时间长达6—8个小时。
“曲奇饼干”:从外表看与饼干无异,打开包装袋有明显的异味,含有四氢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成分。这种“大麻饼干”价格高昂,相比大麻毒品原植物,“曲奇饼干”成品的身价翻了10倍左右。
“跳跳糖”:表面上看和普通的跳跳糖无异。但毒品“跳跳糖”主要含有摇头丸成分,遇水即溶、冲水即饮,服用后两到三天都会处于兴奋之中,对人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奶茶”:一种新型混合毒品,外在形态为粉末状,与咖啡奶茶相似,遇水即溶,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会发生改变,甚至香味都相似。主要成分是氯胺酮、MDMA等,作用与K粉、冰毒相似,毒品效果持续时间较长,使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
“迷幻蘑菇”:一种蘑菇外形的新型毒品,涉毒圈内称之为“金老师”,吸食大麻的人将“迷幻蘑菇”作为大麻的替代品。其含有的毒品成分为赛络新和赛洛西宾,致幻性强,短时间内能迅速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对周围感知无限放大。
梅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提醒,毒品伪装的形式还有很多,市民朋友应提高警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防范新型毒品对市民群众的侵害,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食物和饮料;在公共场所,不随意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守饮料、食物等;尽量少进入KTV、酒吧、舞厅等治安复杂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