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丝”字为何有6个圆圈?一起看古人的奇思妙想

中国在古代被西方人称为“丝国”
能为国代言的“丝”字
有着怎样的历史?
一起抽“丝”剥茧!
甲骨文的“丝”字有6个圆圈
最新的考古发现
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
就有了养蚕制丝的痕迹
图片
“丝”自古至今
被用来形容极细的线
“丝”的甲骨文出现了6个圆圈
这些圆圈代表什么?
通过还原古人制作丝绸的工艺
或许能够破解
↓↓↓
长知识!在古代,丝绸是一种货币
在古代
丝绸不仅是华美的服饰材料
还是公认的全球化货币
汉朝时,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
可以用来支付
三者当中
丝绸甚至最值得信赖
图片
据史料记载
古代很多官员的俸禄中
就包括丝绸
而在中亚甚至是地中海地区的
考古活动中
也发现了很多
用丝绸来支付罚金的记录
图片
在造纸尚未普及的年代
丝绸也被用来记事
古人称之为“帛书”
戳视频,一同了解!
丝绸在古代有多“抢手”?
在离敦煌不远的古代驿站
悬泉置遗址中
发现的众多文献
描述了河西走廊咽喉之地的
日常商业活动
图片
进出中国的商贾
必须向此地的官员
交代携带的货物
以及行走路线
在木简中
丝绸制品被反复提及
几乎都是中外商队的主要货物
图片
只有1毫米百分之几粗细的蚕丝
沿着丝绸之路
连接起西方和东方
织就了几千年前
贸易全球化的大网
丝绸在罗马上流社会走红
贵族男女争相穿着丝绸以示身份
中国丝绸被炒到
12两黄金才能买1磅的天价
丝绸在古代有多“抢手”?
戳视频,一同探寻!
↓↓↓
本文来源:《“字”从遇见你》、微信公众号“央视一套”
现订购2022年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只需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