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人猿泰山的结局会怎样?

迪士尼动画片《泰山》中讲述了出生在非洲原始森林的男孩泰山在父母双亡后被猩猩们抚养长大的故事。泰山从小学习着猩猩的一举一动,致力成为一只好猩猩。但一支闯入森林的探险队改变了他,让他学会了人类的技能,恢复了人性。
图片
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多起“泰山”事件。他们的结局和动画片中的一样吗?
现实中的“泰山”
1982年,非洲乌干达3岁男孩罗伯特·马扬贾因战争失去父母,流落野外,和猴子在一起生活了3年后才被人发现;1872年,6岁印度男孩迪那·萨尼查尔被猎人从山洞带回孤儿院,此前他已经被狼群抚养很长时间了;1986年,3岁的乌克兰女孩奥克萨纳·马来亚因被酗酒的父母忽视,和农场的一群狗在一起生活了近5年才被人救走……
图片
“猴孩”罗伯特·马扬贾和猴子(想象图)
这些孩子像人猿泰山一样从小几乎没有和人类接触,只是跟着动物生活,被称为“野孩”。然而,野孩们的相貌和行为与动画片中的人猿泰山天差地别。
黑皮乱发尖爪的瘦小孩
动画片中的泰山身体强健,肌肉结实饱满,身形挺拔,浑身散发着野性的魅力。但现实中,在动物中长大的野孩不可能得到如此健美的身体。
图片
动物不会教人穿衣服,人类又没有动物那样的毛发保护皮肤,长期在日晒、虫咬、受伤和肮脏的情况下,野孩的皮肤会变得黝黑而粗糙,眼神变得像野兽那样锐利和充满警惕,从不清洗和修剪的头发像脏乱的稻草纠缠在头上,从来不刷的牙,长期用来啃食坚硬的野果或动物骨头,会发黑、变形,用来攀爬、捕猎食物的长指甲也从不修剪,看起来就像动物的爪子。
图片
不卫生、不合理的饮食还会导致他们营养不良,身体瘦弱。
“人面兽行”的孩子
最初的泰山就像猩猩,喜欢双手垂地蹲在地上,攀爬等运动能力极强,听力和嗅觉非常敏锐,还会和凶猛的动物搏斗。他和人类相遇后却很快意识到自己是人类。野孩也会这样吗?
图片
野孩的行为举止的确会与抚养他们的动物相似。首先,野孩可能不会双脚走路,只会用四肢奔跑和攀爬;其次喜欢趴在地上吃饭睡觉,随地大小便;像动物一样摘野果吃,或进行狩猎和吃生肉,对于人类的熟食不感兴趣甚至难以消化,更不会使用餐具;只会像动物那样咆哮或尖叫,不会说话。野孩不会轻易明白自己人类的身份,而会认为自己就是动物,甚至对前来解救自己的人类产生敌意。
不是哑巴却不会说话
动画片中的泰山和人类接触后,逐渐学会了人类的行为,用人的语言和人交流,甚至与人类女性恋爱了。但在现实中,野孩连说话都非常困难。
图片
被解救的迪那·萨尼查尔,他不喜欢站立,也没有学会说话。
前文提到的三名野孩回归社会后,只有马来亚在专业的治疗和教育下学会了说话,因为她脱离社会前就会说一些简单的话,而其他两名野孩都不曾开口说话。野孩和动物生活得越早和越久,要重新学习语言就越难。儿童在正常年龄阶段被干扰了口头语言的学习,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之后想要重新获得语言功能就非常困难了。像泰山这样从婴儿到青年时期都只和猩猩接触,不曾学过人类语言的人,学会说话几乎是不可能的。
图片
被解救的罗伯特·马扬贾学不会说话,有时会发出猴子般的声音。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1岁半至青春期这一时期是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大脑在这一时期特别擅长获得语言技能,而在这一时期的孩子越早接触语言就越容易学习。例如在7岁前长居国外的孩子更容易掌握外语;越早接触手语的聋哑孩子对其会越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