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十年|于靖园:我对北大红楼的记忆最深刻

讲述者:于靖园《小康》杂志首席记者 中共党员
我是北京人,从小就跟着姥姥、姥爷住在新华社大院。从西单到西四,从北海公园到沙滩儿,再沿着北河沿到长安街回家。这是姥爷最爱带我遛弯儿的路线,因为这一路上的景点、历史建筑都是姥爷给我“上课”的最好素材。在我儿时的印象里,这一路上有听不完的故事。
图片
其中我对北大红楼的记忆最深刻。我记得第一次走到这里,我就问姥爷:北大不是在西边吗?姥爷告诉我,这座红楼是北京大学的旧址,是毛主席工作过的地方,也是我们党的发源地之一。姥爷的这句话让我一下子对这座红色的建筑怀有深深的敬意。姥爷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党员、老战士,他生前总对我说:“你长大以后也要积极入党,为国家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
大学期间,我光荣入党,没有辜负姥爷的期望。2010年,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记者,开始从事我热爱的新闻工作。我所供职的单位就在北大红楼旁边《求是》大院内的孑民堂西院,即“红心院”。这里是北大旧址的一部分,也是蔡元培先生工作过的地方。在我看来,我和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我们党建立的这段历史更近了。在“红心院”工作的10年里,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到红楼转一转,去不断温习那段历史,并感受它所展现的精神。
去年,在得知北大红楼经过长达1年多的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我兴奋极了。我记得是在7月,我顶着烈日,从位于东三环的杂志社新工作地点骑车到北大红楼参观了“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这个展览给了我巨大的震撼。
红楼复原展示了李大钊同志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主席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同志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旧址内还展示了很多当年的老物件。当我站在这些复原的房间里,想到先辈曾在这里为了中国的革命积极地讨论思考、组织五四运动、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时,宏大历史事件和真实发生地点的交互,让我有一种时空穿梭的想象,我难以自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我又想起儿时姥爷带我走过的路,以及对我说的话:“为国家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他那平实的言语正是激励我不断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参观后,我正准备离开时,看到一群中学生走进展厅参观,全神贯注地听着讲解员的讲述。他们正像儿时的我,懵懂却执着,也让我看到红色血脉愈发蓬勃地赓续传承着。
责编: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