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脉影像志│罗湖桥:看见过去,更看见未来

图片
历史在这里重叠。
罗湖桥,中国通往世界第一桥。
季羡林、钱学森、邓稼先等从桥上入境归国,
为它增添了文化的重量。
后来,新的罗湖桥在旁边跨河架设,
在两座桥无声的对望或对谈中,
时间被赋予了新的张力。
在这里,看见过去,更看见未来。
图片
1911年,在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下建成的罗湖桥通车,作为广九铁路中英两段的接轨点连接深港。今天的罗湖桥双层人行桥是1985年修建的,铁路桥则在2003年拆旧建新,百年历史的铁路老桥被整体平移到香港,作为文物被永久安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为晶报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请扫下方二维码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图片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张定平
记者 | 李跃
摄影 | 成江
编辑 | 陈建国 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