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猎猎红 誓言铮铮响邱德平:用一生践行承诺党旗猎猎红 誓言铮铮响邱德平:用一生践行承诺

图片
为了一颗初心,她奉献了78年;为了一句承诺,她坚守了75年。
邱德平,1923年5月出生,泗洪县朱湖镇臧桥村人,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至1948年6月任臧桥村妇救会主任。从1947年起,她守护葬在当地的9名无名烈士,这一守就是75年。她曾入选“中国好人榜”,先后获得“群众身边好党员”、“感动宿迁”人物等称号。
今年,邱德平虚岁已经100岁了,她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崛起,见证了泗洪从贫穷落后到快速发展,更为泗洪这片红色热土的精神传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图片
党龄:78年
入党时间:1944年
解放战争期间,臧桥村是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旅部所在地。当时,邱德平在部队被服厂工作,同时担任臧桥村妇救会主任一职,负责部队的后勤保障等工作。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向苏北解放区大举进攻,新四军江淮独立旅第一团、第二团奉命转移。臧桥村这支被收编的民间武装在和江淮独立旅一同行军时突然遭遇敌军,发生了惨烈的“车路口”战斗。
邱德平回忆道,当时战斗打得很激烈。突然遭遇,双方都没有准备,遇上就打起来了。战斗中,我军牺牲了9名战士。战斗结束后,乡亲们含泪将9名战士的遗体安葬在臧桥村。
在8座墓中,第二座墓里安葬了两名战士。“里面有个十四五岁的娃儿,瘦瘦小小,还没有枪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老人的泪水夺眶而出,“部队从地主、富农家只筹到8口棺材。没办法,就让娃儿跟另一名战士合葬了。”
老人说,由于战事紧急,匆匆安葬的9名战士没有留下姓名,甚至没有墓碑。
“部队领导把8口棺材的收据交到我手中就继续行军了。这是让我照看好无名烈士墓的嘱托,我不能辜负……”邱德平说,那一年她24岁。
一句承诺,毕生践行。寒来暑往,75年来,邱德平每隔两天就会来打扫一番,保持无名烈士墓的干净、整洁。她像珍爱生命一样守护着烈士的忠骨。
“守这么多年了,该歇歇了。”“这么守着一辈子,值得吗?”邱德平从不去想也不愿去想这些问题。不少人说她“一根筋”“死脑筋”,她不承认也不反驳,将一切情感深埋心底。
2001年,原28军副政委、新四军老战士李剑锋等人来到无名烈士墓前祭扫,看望长眠在此的战友。当时,他们冒雨在墓前痛哭了很长时间,久久不愿离去。
邱德平知道后激动万分,泪水夺眶而出:“这么多年了,还有人没忘记这些无名烈士,证明我的守护是值得的。”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02年,无名烈士们已长眠于此55年。然而,由于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无名烈士墓已逐渐变平。每当来到此地,邱德平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时任臧桥村党支部书记的二儿子臧庆年看出了母亲的心思。他和当时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共同商议,采取不记名自愿捐款的方式,募集资金修建无名烈士墓。当时共募集资金4000余元。臧庆年和村民一起将无名烈士墓砌了起来,使土墓变成水泥墓,并在四周栽上松树。
2005年,由于年事已高,加之行动不便,老人把“守墓人”的接力棒交到臧庆年手中。她说:“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我的家人。只要人活一天就守一天,一辈一辈接下去,世世代代守下去!”
臧庆年挑起了守墓的担子,向母亲承诺:“这无名烈士墓我接着守,既是为了尽孝,也是为了把您的信念传下去。”
接力棒交出去了,但邱德平并没有就此歇歇,她时常要到墓前看看。
和母亲一样,臧庆年把“守墓人”这份责任看得尤为重要。每隔两三天,他就为无名烈士墓打扫落叶和杂草;清明节,他和家人一起为无名烈士扫墓。“守墓人”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传承和责任。
臧庆年说:“70多年来,母亲一直向组织兑现自己的承诺;今后,我要向母亲兑现承诺。我将来干不动了,要让孩子继续接力……”
2018年清明节,泗洪县朱湖镇党委重修无名烈士墓,并在四周建上围墙。如今,位于臧桥村的无名烈士墓,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到清明节,周边群众都会自发来到墓地祭扫,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邱德平则当起义务讲解员。老人欣慰地说:“这么多年守护这片墓地,就是想让我们的后代不要忘了烈士,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今年清明节,邱德平和家人再次来到无名烈士墓前。坐在轮椅上,她颤巍巍地伸出手,轻轻擦拭着墓碑……(蔡倩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