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念珠藻(葛仙米)在大姚昙华养殖成功

视频:高建波
通过4年多的研究,今年4月,在“国家生态之乡”大姚县昙华乡发现的一种念珠藻,经基因技术确认,即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了近40年的球状念珠藻。
日前,记者前往昙华乡,来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黄农坛生物高原藻类研究中心,这里是葛仙米的培养示范基地。走进宽敞明亮的温室大棚,700余个白色钢化水缸有序排列,每个缸内盛有半缸水和约4斤的葛仙米,并安装有不间断供氧系统。
图片
楚雄黄农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查看葛仙米养殖情况。(记者 高建波 摄)
葛仙米学名球状念珠藻,营养价值较高,其多糖、藻胆蛋白等主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抑瘤和增强免疫活性等生理功效,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可食用蓝藻。葛仙米对光照、水质要求严苛,野生产量非常稀少。
图片
李鹄鸣博士及其团队对昙华乡藻类多样性、球状念珠藻的繁殖和培养开展研究。(大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自2017年以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鹄鸣博士及其团队,对昙华乡藻类多样性、球状念珠藻的繁殖和培养开展研究。通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李鹄鸣博士及其团队在昙华乡向阳村发现的一种念珠藻,通过基因技术确认,即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了近40年的球状念珠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昙华乡群众来说,温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山泉水,这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如今,山清水秀的昙华乡,孕育了珍稀物种葛仙米,这是该物种在云南的首次发现,这源于昙华乡良好的生态环境。
图片
大姚县昙华乡野生葛仙米。(大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昙华乡位于大姚县中部,距县城44公里,年均气温11.5℃,境内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森林覆盖率达93.75%,是全县重要的水源地,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及生态乡镇”。
为让葛仙米这一健康食品走入寻常百姓家,李鹄鸣博士及其团队以及所在的楚雄黄农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昙华乡开展球状念珠藻的拟生态养殖工程研究,完成了整套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成了年产50吨的葛仙米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实现了球状念珠藻在云南的规模化生产,并获得国内唯一的有机念珠藻转换认证证书。
葛仙米的成功养殖,将拓宽山区群众增收致富门路。楚雄黄农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刘颖说:“我们结合乡村振兴,成立了绿野藻类(楚雄)养殖合作社,目前有50多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我们将为社员提供葛仙米种源、技术,回收鲜品,建设产品深加工生产线,使葛仙米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走出深山、造福社会。”(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丽 高建波 通讯员 张从华)
来源 |楚雄日报
编辑丨钟国涵
审核丨李彦锟 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