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车发动机与传统汽车发动机相比有什么不同?

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发动机越来越精妙、越来越复杂,堪称人类技术史上的艺术品。有篇回答很不错,他概括了发动机史上的重大技术:
@xin xi指出:
油路上:化油器 → 电喷 →缸内直喷 → 提升压力 → 双喷射系统 —— 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强力。
进气上:可变进气歧管 → 机械增压 → 涡轮增压 → 双增压 →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 → 双涡流涡轮 —— 新装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配气上:两气门 → 四气门 → VVT/DVVT → VVL → CVVL → Camless(未推广) —— 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
燃烧上:变工作循环、提升压缩比、可变压缩比、停缸、HCCI —— 越来越奇特、越来越复杂。
一百年前的发动机,是初代钢铁侠
图片
如今的发动机,已可以拯救世界:
图片
到了2020年,发动机面临「卸甲归田」的新局面 —— 成为从全能发动机,降级为「混动专用」发动机
图片
那么会有什么不同呢?咱们以比亚迪的骁云发动机为例,简单说一下。
图片
一、放弃动力性,专注于经济性
众所周知,提高压缩比会提高效率。高压缩比下,阿特金森循环可以工作,但传统的奥拓循环不能工作
这俩循环有啥区别?简单理解: 奥拓循环 = 动力性; 阿特金森循环 = 经济性
对燃油车来说,你造一辆车很省油,但提速很慢,这车肯定是卖不出去的。传统发动机为什么如此精妙?就是因为,无数能工巧匠在上百年的历史里,不断地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取得平衡
混动车说:在我这里,你专注于经济性即可,动力性能电机补足
发动机说:OK,那放弃奥拓循环,只怼阿特金森循环;由于不用考虑奥拓循环的感受,那压缩比也可以加大一些啦,先来个15.5:1吧
图片
然后热效率就提高到43%了? 咦,卡中国脖子的发动机难题,咋突然简单了?
废话,本来要在动力性与经济性之间取得平衡,现在只考经济性了。你让奥赛金牌选手去考高考数学卷,他当然觉得简单啦!
图片
二、全面取消前端轮系
传统发动机不仅要驱动车轮,还是一个“全能奶妈”:通过前端轮系来驱动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机械真空泵、机械水泵等一大家子附件。在附件逐步电气化的过程中,大部分传统发动机也不敢彻底取消:我咋保证发动机应用的每一款车上都不需要前端轮系呢
图片
而骁云1.5L自吸发动机则表现了壮士断腕的决心:直接、彻底、全部取消前端轮系 —— 混动车有电机带你们玩,燃油车上你们这些附件怎么才能运转起来,老子不管了
因为老子不造燃油车了!
请注意两个时间点:2020年11月推出混动专用发动机,2022年3月停产燃油车。这是阳谋!
此款发动机发布的时候,大家都还觉得稀松平常 ,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当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图片
随后,各自主品牌也推出了混动专用发动机。它们有何不同,我们就不在此一一列取了,大体思路应该差不太多。
三、更佛系的发动机有吗?
更佛系的发动机也有,它比一般的混动专用还要专用 —— 增程式专用发动机,它目标是达到50%的热效率。但是,能不能达到?什么时候达到?历史还会不会给它时间发展?这都是现实的问题。
图片
发动机说,如果不是你们电动车,我们未来还会有更复杂、更精妙、更能体现咱们人类文明水平的技术呢!可惜啊,你们这些电动反贼,害得我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啊!
图片
经历过发动机的巅峰时代,再看这些瘸腿专用的发动机的时候,你能理解灭霸的怅然眼神了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