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该怎么办?

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社群的讨论中,经常会出现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主题。孩童的世界不仅仅是阳光明媚的愉快嬉戏,也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恐惧畏怯。他们会害怕黑暗、害怕魔怪、 害怕虫兽、害怕鬼魂;会害怕与亲人分离、害怕尝试新事物、害怕一切不熟悉的改变;除此之外,他们还会从非常幼小的年龄就开始探索人类最为普遍也最难以面对的终极恐惧——死亡。“我不想死,也不想爸爸妈妈死”,这份交织着深爱和恐惧的祈愿大概曾经在每一个孩子心中反复回荡。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恐惧的由来?如何接纳孩子的恐惧?又如何引领孩子去应对他们的恐惧?今天的文章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Part 1:恐惧从何而来
在迪士尼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中,创作团队采用拟人手法展现了五种人类的基本情绪:快乐(乐乐)、悲伤(忧忧)、愤怒(怒怒)、厌恶(厌厌)和恐惧(怕怕)。基本情绪,也称为核心情绪,即是所有正常人类与生俱来都可以体验到的情绪,并且能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交流。基本情绪具有三个特征:
1)普遍性,能被所有人类社会普遍识别;
2)自主性,大脑自主反应产生,不需要认知参与;
3)不可分性,不能被进一步分解其它情绪。
心理学家对基本情绪的分类持有不同的理论观点,但大都采取4-8种基本情绪的划分方式,包括快乐、忧伤、愤怒、恐惧、厌恶、信任、惊讶、期待等。而不论在哪种分类体系中,恐惧都牢牢占据一席之位。
那么,恐惧究竟从何而来?为何如此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大脑深处?心理学家认为,所有基本情绪都在进化上起着延续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作用。比如快乐、兴趣、满足这一类积极情绪是告诉我们当前环境中没有危险,可以尽情去玩耍、探索和享受当下,从中获取新的知识体验,为群体和自身开拓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与之相反,消极情绪往往是提醒我们环境中可能存在危险和问题。比如愤怒是提醒可能受到侵犯,需要激发身体的进攻性以保护自己或者自己的财产不被掠夺;伤心是提醒可能有重大损失发生,促使我们去关注失去的东西,并且思考有没有挽回损失的可能;厌恶是促使我们远离有害、恶劣的事物;焦虑和恐惧都是提醒有危险存在。
不同的是焦虑通常意味着危险还没完全降临,但可能就在不远的将来,因此需要聚集资源来应对,比如如何应对没有食物的冬季;而恐惧意味着危险已经迫在眉睫,需要立刻做出“战斗或者逃跑”的反应,比如遇到一只猛兽。由此可见,恐惧是一种进化上的保护机制,确保人类能够更加迅速地逃离危险环境,增加存活概率。
图片
Part 2:如何接纳恐惧
认识到了恐惧在进化上的必要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顺利接纳恐惧以及其它消极情绪。在绝大部分人的认知感受中,消极情绪都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体验,就算它对于生存不可或缺,那也是越少越好。因此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恐惧情绪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进行否认或者驱除:“这有什么好怕的”、“男子汉胆子怎么这么小”,或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爸爸妈妈还要过很久才会死,现在不用害怕”。这些反应都是在否定孩子恐惧情绪的必要性,告诉孩子不应该、不需要恐惧,而并没有真正接纳孩子的恐惧。要真正接纳恐惧,就需要更深入地认识情绪的作用方式、以及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情绪的作用方式:信使
前面已经阐述过,消极情绪的根本作用是示警,它是神经网络拉响的警报,提醒大脑有特别情况需要处理。其中恐惧的警报信号尤为强烈,提醒我们面临的情况尤为紧迫。情绪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就像身体通过疼痛向大脑传递“受伤”这个信息一样,情绪是神经网络在情感层面上向大脑传递周遭环境带给我们的感受。
当一个场景让我们感到轻松愉悦,大脑就会记录这种感受,告诉我们这样的场景或者场景中的某些元素是值得信任、值得追求的;而如果一个场景让我们产生恐惧、愤怒、忧伤等消极情绪,大脑也会自然而然接收到“这里可能有问题需要解决”的信号。
因此我们需要牢记这一点:情绪只是一个信使。消极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需要应对的并不是情绪,而是导致情绪产生的问题。
如果家长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而不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就会陷入花刺子模信使的陷阱。传说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种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拔,凡是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信使,则会被送去喂老虎。王小波曾对此评价:“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行,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
我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都能一眼看出其中的荒谬逻辑。但身处其中的时候,却常常会不知不觉变成那位天真的花刺子模君王,以为压制了孩子的情绪,就消除了情绪背后的问题,其实压制情绪的结果往往是导致更剧烈的问题爆发。
图片
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辩证的统一
积极情绪让我们感觉愉悦,消极情绪让我们感觉糟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不顾一切全力追求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少的消极情绪。
首先,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过多的积极情绪会让人忽略危险信号,导致过于冒险的行为从而将个体置于危险之中。
其次,当下的愉悦并不总是我们追求的对象。人类是复杂的生物,复杂到将快乐也分出了许多类别和层次。有的时候,我们会为了未来的、更深层次的快乐放弃当下的快乐,甚至情愿将当下的快乐替换为孤独、痛苦、彷徨怀疑;还有的时候,我们能够预知到极度狂喜中隐藏的危险而选择主动回避。
最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一体两面、互为映照。世界在光明与黑暗的交替中生生不息,人类在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争辩中发展进化。我们借助悲伤以渲染快乐之动人,召唤愤怒以展示温柔之强大,描绘恐惧以衬托平静之勇敢。赫胥黎构造的那个只允许幸福快乐的《美丽新世界》,注定是一个脆弱虚假不堪一击的世界。
图片
Part 3:如何应对恐惧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在论述恐惧以及其它消极情绪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正当性。和任何一种情绪一样,我们首先需要完全接纳孩子的恐惧、完全理解他们的害怕担忧,然后才谈得上合理应对。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甚至也能主动识别出一些低效或者无效的应对方式,比如下面这些家长经常会用到的方式:
1. 直接否认。告诉孩子他的恐惧不应该存在:“这有什么可怕的?只不过是一只小虫子。”“ 其他孩子都敢做,怎么就你胆子这么小?”
2. 理性解释。用知识来解释恐惧的不必要性:“世界上根本没有怪兽,都是故事编出来的。”“大部分蛇都是没有毒的,而且蛇也不会主动攻击人。”
3. 幻想安慰。通过一些虚假幻想的方法来缓解恐惧:“抱着这个蜘蛛侠睡觉,他会帮你打败坏人。”“妈妈死了以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你。”
这些方式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作用、或者说就完全不应该使用,而是说它们不能成为孩子唯一可以依赖的应对手段,孩子需要更坚实可靠的力量来面对恐惧。这样的力量从何而来呢?下面我们借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社群中队员分享的一个案例来进行详细探讨。
第一次分享:
我有个问题,关于“死亡”家长可以怎么来和孩子聊?孩子昨天说,最近这几天都不开心,我就问他有什么事情,他说想到以后会死,就不开心。
我们后来有就这个话题在这些方向上展开:
1)像孙悟空那样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这是孩子自己说的);
2)希望活得更久是所有人类共同的愿望,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延长人类的寿命,长大以后也可以去做科学家;
3)死亡是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应该多关注现在,过一个精彩的人生;
4)生命并没有消失,只是改变了一种存在方式,像绘本里面画的,一座岛屿消亡之后又有其他岛屿又出现,或者还可以用遗体捐赠器官移植那样的方式继续存在。
以前家里的小鱼死掉的时候,我有带他去给小鱼举办过一个葬礼和它告别。但是他对死亡这件事儿其实就是排斥的,他没有那么理性,因为就算大人也做不到理性对待死亡。
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其实家长抱抱他就好了?我们不能期望一次性化解孩子的疑问,特别是像死亡这样重大的课题,所以是不是留给孩子自己消化就好了?让孩子带着疑问慢慢去自己体悟,也是自我成长的一种体验?
图片
第二次分享: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死亡恐惧的后续。五月份幼儿园地震演习,过后的一段时间孩子晚上睡觉都会紧紧抱着我的胳膊,说他害怕,其实本质上还是关联着害怕死亡这件事。我们感觉该做的之前都做过了, 这次也会带他玩假装游戏或者聊聊天,但更多的是相信他可以自己学着面对恐惧。
后来过了几天,他陆续邀请了不同的小朋友来建设他们的“高达”——其实就是小区楼下的架空层,被他想象成了一个很厉害可以不断升级的机器。游戏过程中经常会有“无效防护”这一类词出现,我还看见有模拟逃生。在家的时候,孩子也会设计死亡游戏给我们。比如抽两张牌,其中一张是死牌,然后其实他会偷偷作弊,安排爸爸抽到,后面再把爸爸救活。
晚上有时候他还是会害怕,会提到死亡相关的话题。但是感觉这次他“复原”的速度快多了,并且影响没有那么大。因为他的这一系列行动,不止看到他自我安抚的力量,还看到他主动社交的能力,总之就是又多了一份“不焦虑”。在这里分享,是也期待其他人可以借由这件事,看到我们的孩子自身是很有力量的,也有在很努力地去使用这些力量。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家长大量采用了理性解释和幻想安慰的方式来缓解孩子的死亡恐惧,最重要的是坚定表达了对孩子内心恐惧的理解和接纳。因此虽然这些方式在使用当下看起来作用并不明显,但在孩子开始尝试探索自身直面恐惧、掌控恐惧的力量的时候,家长的支持就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支撑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引导孩子应对恐惧,最关键的是激发他自身的内在力量去直面恐惧,家长所有的陪伴、解释、安慰都只是辅助工具。化用一句鲁迅先生的名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内心的恐惧。
那么,如何去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呢?这个案例也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方向:第一,暴露疗法,通过反复暴露进行恐惧脱敏;第二,想象疗法,将恐惧对象具体化。
暴露疗法,就是将孩子置身于让他恐惧的场景之中。比如害怕水,就带他去海边;害怕蛇,就带他去动物园;害怕鬼,就带他去体验万圣节鬼屋。父母俱乐部中另外一位队员分享过让孩子感受死亡的暴露疗法,就是带孩子去参观公墓,了解人死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他的亲朋好友会如何跟他告别、如何纪念他。
文中这个案例也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死亡”的反复暴露,让孩子逐渐习惯这个概念在生活中的存在,从而一步步发展出面对它的勇气。暴露疗法最关键的就是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大暴露量,不能让恐惧一下超过了孩子的承受程度,那样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心理创伤。
想象疗法,就是在想象中剥除或者改变恐惧对象身上那些会引发恐惧的特征。恐惧往往来自于对未知的想象,那么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想象来扭转恐惧。当孩子在想象的世界中感受到害怕的时候,与其把他们立刻拉回到现实世界,告诉他们想象并不真实存在,不如陪着他们在想象的世界中继续深入探索,找到应对恐惧的钥匙。
比如哈利波特中对付博格特的“滑稽滑稽”咒,就是一种想象疗法。博格特可以识破任何人内心的恐惧,并随之变形为那个人内心最害怕的东西。面对博格特时,可以使用咒语“滑稽滑稽”来破解,通过强大的意志力量把博格特变成一个自己想象的可笑的样子,从而消除它带给人的恐惧。本文的案例中,孩子也充分使用了想象的力量,把死亡具象化为一个厉害的机器,通过模拟逃生游戏来消除恐惧。除了游戏之外,想象疗法也可以采用写作、绘画、音乐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让孩子写出来、画出来或者唱出来他想象中的故事。
图片
总结:与恐惧共舞
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尽管可能掩藏着许多阴暗处的隐秘,但它并不是张着血盆大口要将我们吞噬的妖魔,而是为人类的生存繁衍保驾护航的暗夜精灵。我们并不需要打败恐惧,而是要学会与它共存;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走的道路,不是去否认、去对抗恐惧,而是去驯化、去掌控恐惧。
诚然,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课题。但就像成长的任何一个课题一样,育儿从来没有容易的道路。只有反复实践探索中拼凑出来的一些经验碎片、再倚借众人拾柴的智慧,努力将孩子成长的道路再多照亮一些、照远一些。天下父母所能做的,也就尽于此了。
带娃不易,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焦虑父母季度营来啦!
欢迎加入我们~三个月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给孩子更多理解和支持。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展开共学。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音频、原文精选阅读音频、讨论总结音频,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学而思辨内容讨论,思考作业。更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作者 | 苏薇
心理学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与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共同探索的妈妈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