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遭枪击:日本战后最大政治事件

作者:陈 辉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8日在奈良市演讲时遭枪击。目击者称,安倍正在演讲时,身后出现了一位男士。第一声枪响时,只能听到声音很大,没有人倒下,安倍是遭第二次枪击时瞬间倒下。
图片
安倍晋三是在奈良的竞选活动中被枪击后躺在地上。
一位在事发现场附近的男士表示,“当时听到了两次类似放烟花的声音,我被吓了一跳”。
报道称,一位事发时在安倍附近的女性说,安倍中枪倒下后,周围聚集了很多人为其进行心肺复苏。
一位在奈良市居住的50多岁的女性称,一位戴着头盔模样的男士接近安倍后,对其开了两枪。她还称,嫌疑人事发后没有逃跑,随后被警察带走。
图片
日本奈良县警方称,嫌犯山上彻也已被逮捕,枪击安倍的嫌犯使用的是手枪。现场录像画面显示,安倍中枪前,山上彻也就在其右后方埋伏,当演讲告一段落时,他还曾随人群一同鼓掌。
日本广播协会刚刚消息,警方透露枪击安倍嫌犯的动机,他在供述中称,“对前首相安倍不满,就是为了想杀他”。
日本总务省消防厅透露,安倍晋三的右颈部因枪击受伤出血,还发现左胸皮下出血。
枪击安倍晋三的嫌疑人名为山上徹也,现年40多岁,是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队员。
图片
另据报道,嫌疑人把枪支伪装成照相机作案,是安保人员疏忽大意。
安倍晋三中枪后处于心肺骤停状态,当地使用急救直升机将其送往奈良县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警方称安倍被救护车运送时仍有意识,目前没有生命体征。最新消息,安倍晋三已经逝世。
安倍晋三是日本第90任、96任、97任、98任首相。
图片
安倍晋三,1954年9月21日,出生于日本山口县,曾任日本自民党总裁。1977年,安倍晋三毕业于日本东京成蹊大学政治学科;1993年,首次当选日本众议院议员;2006年9月20日,首次当选自民党总裁。
2006年9月26日,当选第90代日本首相,次年9月12日辞职;2012年9月26日,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2012年12月16日,带领自民党在第46届众议院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于2012年12月26日出任第96代首相,成为战后继吉田茂之后,第二位再度拜相的政治家;2014年12月24日,连任日本第97代首相;2015年9月8日,"无投票"连任自民党总裁;2017年11月1日,第四次当选首相;2018年9月20日,第四次当选自民党总裁;2020年8月28日,宣布辞任首相,于9月16日正式卸任并离开首相官邸。
安倍晋三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安倍宽曾担任过国会议员,他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主张立宪,反对军人干政,也反对东条英机发动“二战”,因此受到了日本军部的打压。
安倍宽对于日本的政治格局有着重大的影响,他创建的“日本进步党”后来改组为“日本民主党”。1955年民主党和自由党合并为“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而该党在战后统治日本政坛长达70多年,中间只有两次短暂失去政权。
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同样也是日本高官,其曾担任过日本外相等要职,安倍晋太郎原本是非常有希望接替竹下登担任第75任日本首相的,但是由于种种意外,安倍晋太郎的野望未能如愿。
除了祖父和父亲都是政坛高官外,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名气则更大一些,安倍的外祖父就是有着“满洲之妖”称号的岸信介。
岸信介年轻的时候曾在伪满洲国出任伪满实业部总务司司长、产业部次长和总务厅次长等职。在任期间他积极谋划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从东北掠夺了大量的资源。
1939年岸信介被调回日本本土,负责经济和军需调配。由于工作得力,他深得东条英机的器重。不过由于担心遭受美军轰炸的,岸信介感觉日本难以将战争支撑下去,于是建议东条英机与美英讲和,但却遭到东条英机的痛斥。
战后岸信介被驻日美军认定为甲级战犯,并遭到逮捕。
原本岸信介的政治生涯就此终止,但由于麦克阿瑟对日态度的转变,岸信介竟然在1948年得到了赦免,并在1952年返回了政坛。
1957年岸信介出任日本首相,在职期间他与美国重新修订了《日美安保条约》。
除此以外他极力修复与东南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但唯独对华非常不友好。在前后执政仅有三年时间,此后因屡造抗议而下台。
此后在1964—1972年之间,岸信介的亲弟弟佐藤荣作当选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和岸信介是亲兄弟,佐藤荣作由于被佐藤家收养而改姓),日本著名的“无核三原则”就是佐藤荣作提出的。
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日本外相,他的母亲正是甲级战犯嫌疑犯,日本前首相岸信介之女安倍洋子。这个女人无疑继承了其父亲岸信介的政治天赋,不仅成就了安倍晋太郎,同时也成就了安倍晋三。除此之外,安倍晋三的外叔公,即岸信介的亲弟弟佐藤荣作也曾是日本首相。这样一算,安倍家族总共就出了三个日本首相和一个日本外相,在日本政坛近年来是绝无仅有的。
从上述的家世来看,无论是父族还是母族,安倍晋三的家世都非常显赫,可以说是政坛豪门了。他从小就接受严格的贵族教育,长大后留学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讲的一口流利的英语。
大学毕业后安倍晋三进入神户制钢所工作,1982年在父亲的帮助下进入政坛。由于安倍晋太郎门生广布以及安倍家族显赫的背景,安倍晋三还是受到了日本政坛高层的不断提携。
1993年安倍晋三首次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随后连续多次当选。2000正式入阁,担任官房副长官。
小泉纯一郎上台之后非常器重安倍,继续留任内阁官房副长官。2003安倍出任自民党干事长,成为党内核心人物。2005年安倍就任第三次小泉内阁官房长官。
2006安倍晋三当选自由民主党第21任总裁。同年9月26日,安倍晋三当选为第90届日本首相,这是安倍第一次出任首相一职。
安倍在第一次出任首相后非常重视对华交往,他将中国作为首个出访的国家,并且也一改小泉时代的作风,没有去参拜靖国神社。
不过安倍的第一次首相之旅非常短暂,由于之后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失败,安倍被迫借口身体原因而辞职,其首任拜相前后不到一年时间。
在卸任之后安倍晋三曾短暂退出政坛,不过到2012年他又卷土重来,重夺首相之位,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两度担任首相的人。
再次当选的安倍没有继续延续友好的对话政策,在上任头一年内他便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东亚各国的强烈不满。此后他又力推修宪,解禁武器出口,恢复集体自卫权,允许日本自卫队前往海外参加军事任务,这些行为都在严重的挑战和平宪法,也遭到了许多日本国内和平人士的反对。
安倍晋三初任首相期间,推动日本防卫厅正式升格为日本防卫省,改善对华和对韩关系,慎重对待历史问题。第二次组阁后,安倍晋三推出“安倍经济学”,借助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政策,推动日本经济迈向复苏态势;贸易上,推动日欧经济合作协定(EPA)与不含美国的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11)谈判达成妥协;外交上,促成美日两国外长和防长2+2安全会议,加强日美同盟关系,推出"俯瞰地球仪外交";政治上,寻求修改“二战”后制定的和平宪法,使日本成为所谓“正常国家”。
安倍晋三在中日钓鱼岛分歧上采取强硬态度,使中日关系走向冷淡时期。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此而生。
安倍晋三在日本暗杀首相事件发生过多起。1909年10月26日,日本第1任、第5任、第7任、第10任首相(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在哈尔滨受朝鲜爱国义士安重根刺杀而身亡,68岁,伊藤博文在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的罪魁祸首;1930年,日本首相滨口雄幸遭枪杀,军国主义分子掌握了实权;1932年5月15日,77岁的日本首相犬养毅,在其官邸,被一群身穿日本海军制服的青年刺杀。安倍晋三被枪杀是重演历史上日本首相被暗杀的后尘。
安倍晋三是自“二战”后日本最年轻的首相,首度拜相之时年仅52岁,同时也是日本首位二战后出生的首相。
安倍晋三被刺杀前虽然不再担任首相,但其曾四次担任首相,执政期长达九年之久,对日本政坛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其离世,将对日本政治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一、安倍晋三担任首相期间的政治执政理念越来越右翼化,其试图重新武装日本,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其离世,日本的右翼化政治理念有可能发生一定变化。
二、安倍晋三在执政期间,推行“安倍经济学”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财政支出和包括结构性改革在内的增长策略三箭政策组合,带动了日本经济,日本债务占GDP的比率稳定了下来,经济从黑暗的低谷走向黎明。安倍晋三不再执政后,截至2021年底,日本政府债务占名义GDP又高达2.25倍,日本经济再次开始走下坡路,其离去,“安倍经济学”政策的影响力将进一步降低,日本经济复苏仍然举步维艰。
三、安倍晋三执政期间与美国关系是马首是瞻,其离世日本政府追随美国亦步亦趋的方针很难改变。
四、安倍晋三执政期间中日关系时冷时热,由于钓鱼岛事件、参拜靖国神社、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等对中国的不友好行为,使中日关系总体上走向冷淡。安倍晋三离世后,当政者不改变安倍晋三的对华政策,中日关系很难柳暗花明。(完)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