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恐龙骨架】Artillery 3D打印机爆刷4000小时

图片
香港恐龙展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香港科学馆特别举办大型恐龙展览。将展出恐龙化石标本91件、52件复制品及16件机械恐龙。
八大·寻龙记
本次恐龙展区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展出8组来自德国、瑞士和荷兰的博物馆及机构的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标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亮点
恐龙展本次展览展示八组极具名气和代表性的物种,包括暴龙、三角龙、棘龙、异特龙、西龙、梁龙、哈特兹哥翼龙和幼龄蜥脚类恐龙。
图片
△棘龙及哈特兹哥翼龙化石真品
图片
△恐龙蛋模型
图片
△游客可触摸化石真品
图片
△游客可尝试拼接骨架
图片
△处理化石的工具
图片
△考古挖掘的工具
本次展会亮点,是5组:三角龙、翼龙、棘龙、梁龙和暴龙的骨架。均以化石真品和重构骨骼组装而成;
图片
△三角龙骨架为全球首次展出
图片
△暴龙
图片
△梁龙
而最大的亮点,则是棘龙和哈特兹哥翼龙为1:1复原骨架模型。
图片
△棘龙1比1复原骨架
图片
△哈特兹哥翼龙1比1复原骨架
图片
战神棘龙
棘龙是目前已知最长的肉食性恐龙,也是已知的第一种会游泳的恐龙。在《侏罗纪公园3》中虐杀霸王龙而一战封神,成为许多恐龙粉眼中的明星。
图片
而此次展出的棘龙骨架,长15米,高4.5米。由来自德国的gigabones3d团队通过3D打印制作而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团队使用5台Artillery响尾蛇X2 3D打印机,用PLA耗时4000个小时打印完成。将成为世界最大的3D打印恐龙模型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棘龙考古
棘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神秘的恐龙之一。它的形态一直在争议与研究中不断变化。从最初的“恐龙霸主”演变到最新的“水底老渔夫”
图片
1910年研究人员在埃及发现了已知的第一块棘龙化石。1936年,斯特莫给出了第一个棘龙的复原形象。遗憾的是,化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
图片
△恩斯特·斯特莫
2014年Ibrahim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摩洛哥的一处遗址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棘龙骨架化石。通过对新骨架化石研究,表明棘龙至少有一段时间会主动进入水中
图片
2020年Ibrahim团队公布的同一化石的桨状尾部更是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图片
Fabbri和Ibrahim的团队耗时6年研究棘龙的游泳能力。研究认为棘龙的尾巴上有宽大的鳍,能够左右摆动,就像鳄鱼一样,是非常会游泳的恐龙。
图片
图片
背后的付出
恐龙科普,背后离不开科学家与其相关领域专家的辛勤付出。
图片
Ibrahim团队为了搜索棘龙的秘密,深入摩洛哥撒哈拉沙漠火星般的砂岩的冒险。
图片
图片
△为难得一块相对完整的椎骨费尽心思
图片
图片
△为了了解恐龙肌肉构造制作模型模拟运动
图片
图片
当然,还有画师、模型制作者、3D打印师、展览主办方等众多科普工作者的努力,让深奥的科研成果直观地表现出来,让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恐龙的魅力。
图片
图片
△最新版本的棘龙复原模型
最后,特别感谢恐龙研究人员,及香港恐龙展相关工作人员精彩奉献。
棘龙制作团队:gigabones3d
3D建模:fabio_manucci
后期处理:dieGOMattarelli 、emanuela_pagliari
安装:battechitalia、palaeonils。
科学监督:triceratopsimon
史前顾问为:nizaribrahi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