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安倍的手枪疑似使用3D打印?普通人也能造,甚至可能过安检

在“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日的第二天,也就是2022年7月8日时,日本奈良响起了两声枪响。
而伴随着第二声枪响的落下,那个叫嚣着“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倒在了血泊之中,并最终在奈良的医院中去见了天皇。
图片
这件事不仅让整个日本都陷入了悲痛之中,在国际上更是引起一片哗然,且不说这安倍对安保的疏忽,光是日本这混乱的治安都足以令人咋舌。
然而,当案件有了更深层次的调查后,一些逐渐浮出水面的真相,也不由得让世人后背发凉。
图片
首当其冲的就是刺杀安倍的枪支,疑似连普通人都能造,而且还可以混过金属安检的“3D打印手枪”?
这究竟是怎样的奇事,且从7月8日说起。
日本前首相遇刺,一个细节引爆全网
日本当地时间7月8日11点30分许,正在奈良近铁“大和西大寺站”附近进行演讲的安倍晋三,遭到了一位名叫山上徹也的男子枪击。
根据记者和现场民众拍摄的视频来看,山上徹也是从后方慢步接近安倍晋三的,当距离足够近时,他才将胸前酷似相机的双管枪拿出。
图片
在周围群众都不知情时,山上徹也开出了第一枪。
不过,这一枪并没有击中安倍晋三,而剧烈的声响并没有引起众人恐慌,安倍晋三本人甚至还回头看了看山上徹也。
山上徹也迅速意识到,可能是两人距离太远,这才导致子弹没有杀伤,因此,他冷静地向前走了几步,随即打出了第二枪。
也正是这关键的“补枪”,让站在演讲台上的安倍晋三周身多了无数窟窿,据说就连喉咙处也出现了破孔,整个人颤颤巍巍地倒在了地上。
这时候,安倍晋三身边的保镖才意识到山上徹也的刺杀行为,他们赶忙上前控制了山上徹也。
图片
双方扭打的景象,被在场的无数日本民众记录了下来,并迅速火遍了整个互联网,全球的网友都在不断观察这些现场照片,并对其中细节进行揣摩。
比如摔倒的JK少女、淡定路过的日本路人,以及反应迟钝的日本护卫等等,但在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点引起了科技界的关注,那就是山上徹也的刺杀枪支。
图片
先是日媒《现代business》在观察了枪支后,提出“黑色自制枪支或为3D打印机制作”的猜想,这一猜想迅速引爆了全网讨论,3D打印这个关键词,在日本也迅速登上热搜。
而日本“3D数据活用会”理事长相马达,对此也做出了回应:
“如果具备工业类高校级别的知识和技术,就可以制作。”
这一回应等同于告诉世人一个惊人的真相:普通人用3D打印制造枪支,并不是不可以。
不过,相马达本人在随后的采访中,还进一步表示,3D打印枪支虽然可行,但制作弹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毕竟子弹原料作为化学物品,各国都有相当严格的管控。
图片
相马达的补充说明,为全球网友都打了一针“镇定剂”。
后来,随着更多细节的公布,也有“不是3D打印枪支,而是自行组装的枪支”的传闻传出。但是,这件事情依然把技术的“潘多拉魔盒”掀开了一个角。3D打印真的可能造出枪支吗?世界上有没有现成的3D打印枪支可以做证明?
这件事,这还要从3D打印的本身谈起。
3D打印枪支:非金属,可过安检,普通人能造
那么,先来回答上面的问题,3D打印枪支是否可能真实存在?
2012年,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分校法学院,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把3D打印手枪,名为Liberator——解放者。这把枪支的名字,不仅证明了3D武器的可行性,似乎还预示着某种不祥的将来。
“打印”技术也能造枪支,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是“3D打印”中的打印,其实并非我们通常认知中的那种打印,它是不折不扣的高精尖。
简单来说,3D打印就是一项可以将电脑上的3D模型具象化的技术,人们只需在电脑上完成建模构造后,3D打印机就能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对其进行塑形。
图片
这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能够在电脑上完成枪支架构的3D绘制,那3D打印技术就能让他拥有一把真正意义上的枪。
而且3D打印机现在在网络上已经可以购买到,这预示着这种枪支制造能够在任何地方进行,比如家中、地下室,甚至是车库都能完成,让枪支制造逐渐走向“全民化”。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技术的使用入门相当低,只需要掌握基础的建模技能,或者是一定的制造业经验,就能直接上手制造枪支。
而一些3D打印机的商家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还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将一应所需知识教程一同寄出,这直接导致3D打印的运用开始向着“傻瓜化”行进,即无经验者也能直接上手操作。
图片
同时,正如前文所言,3D打印机的原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这就意味着3D打印枪支的材质也能从中“二选一”。
但这就引起了一个可怕的后果,那就是如果用塑料来“打印”枪支,那这一把枪就能混过绝大多数的金属安检。
届时,“动车枪击案”、“高铁枪击案”,或者是“飞机枪击案”都将不是科幻剧情,因为凶徒所携带的塑料枪支,就会让安检变得形同虚设。
除此之外,3D打印枪支还会引起另一种恐怖的情况,那就是校园枪击案的剧增。
这主要是因为3D打印这种技术,往往都是受年轻人所追捧,他们很多都是在校的学生,本来购买3D打印机是用作一些新奇事物打印的。
但在校园霸凌和好奇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保证这些年轻人会不会“不讲武德”地去造出一把枪来。
图片
如果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那他只需再制作一些钢珠,将其和烟花爆竹里的火药相融合,这时候,一把真正的枪就造出来了。
想象一下,这些下手无轻重的学生拿着枪支来到校园,那后果必然会是一场腥风血雨,具体细节直接不堪设想。
而且,根据近些年的研究来看,3D打印技术的深远危害还远不止一个“枪支”那么简单。
3D打印技术:科技双刃剑,潘多拉魔盒
正如前文所述,3D打印是一项可以将虚拟模型具象化的技术,这意味着在这种技术的增持下,假冒零件将层出不穷。
因为人人都可以购买3D打印机,那人们用“打印机”生产一些零配件自然也是不在话下。
图片
而这一生产,就会从最初的“自用”,逐渐开始走向“商用”,可能一开始只是帮朋友和邻居做个小玩意儿,后面随着工艺的“成熟”,就直接在网络上卖起了代工零件。
这听起来有一定市场可言,但其实仔细一想,如果真的变成这种局面,那对于产品质量和制造业将是毁灭性打击。
这主要是因为3D打印机代工的零件,其本身质量肯定难以与原厂和工厂产品媲美,但在一些投机分子的运作下,市场上就可能出现大批量“以假乱真”的情况。
而这些3D零件由于质量不佳,在投入运用时,就极有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事故,比如飞机零件一旦被“掉包”,那飞上天后一旦3D零件发生损害,那所危及的就是一飞机乘客的性命。
图片
而且,3D打印机目前已是人人都可购买的局面,这就导致事故发生后,其受害维权会变得十分困难,因为受害者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厂家。
同时,这些大量的3D打印制造厂凭借着便宜的生产价格,以及对专利权的无视,还容易将老牌正规的制造厂逼上末路。
届时,“大规模失业”、“工业链缺失”,甚至是“制造业凋零”,都将从理论变成现实,其后果将犹如在社会上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那般可怕。
另外,3D打印机在出现之初,所打的口号就是什么都能打印,这让3D打印的“产品危害”并不局限一个枪。
比如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一架没有标识的“无人机”,这也是极为恐怖的事情。
图片
众所周知,无人机的生产和使用在每一个国家都是有着严格把控的,不仅生产销售的数量要实时监测,就连无人机内部又要安插相关芯片,以此确保每一部无人机都在掌控之内。
这主要是因为,无人机的运用一直都有两面性,通俗来说,就是敌特如果操控无人机飞跃军区,那此时的无人机就变成了特务的侦查手段。
而如果在无人机上绑上炸弹,让其冲入人群爆炸,这时的无人机就会变成恐怖分子的自杀式袭击武器。
又或者在无人机上装上一定量的毒品,让它们跨过山河大海地去运送毒品,那无人机就会变成毒贩的运输工具。
图片
诚然,无人机总体的运用应是利大于弊的,但这些“弊”的存在,就让无人机的存在变得十分敏感,这也就是对无人机进行管控的原因。
可3D打印一架无标识无人机后,这就意味着先前所有的“弊”,都将失去固有的管控,到时候这些弊端性的运用将会大行其道,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写在最后
因此,无论是3D打印枪支,还是3D制造假冒零件,这些反面性的弊端运用,都让人们认识到3D打印技术的两面性。
而这也变相地为我们敲了一记警钟,技术的进步就像一把双刃剑,科技的发达往往会让这把双刃剑变得更加锋利。而技术和工具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它们在一个社会中会体现出什么样子,全看人为。
图片
这时候,就需要人们开始对剑锋进行把控,否则一旦双刃剑“回斩”,那对人类自己的伤害将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在面对3D打印技术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多一些管控,比如原材料上的管控,又或是机械打印记录的定期检测。
图片
至少要让相关部门能够基本了解到,这些3D打印机所有者究竟有没有打印一些“违法乱纪”的物品,进而才能够保障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也才能够缔造人类文明的和平发展。
参考资料
【1】《日媒:枪手用的黑色自制枪支或为3D打印制作,伪装成照相机作案》--------环球网
【2】《射击安倍晋三枪手使用的枪支或为“3D打印”而来,这项技术真的可以打印枪支?》-------中国新闻网
【3】《军事|是3D打印手枪刺杀安倍的?》--------新民周刊
【4】《什么是3d打印》---------IT百科
【5】《并不是天衣无缝 3D打印带给人类的十种危害》--------太平洋电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