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薅立陶宛的羊毛?英国“白送”二手小军舰,修理费却要收4.4亿

图片
近日,英国哈兰德和沃尔夫(Harland & Wolff)造船公司与英国政府签署了一项价值5500万英镑(大约4.4亿人民币)的修理合同,将让一艘原英国海军的旧扫雷舰“重获新生”,然后会加入立陶宛海军。
为此西方媒体都在夸赞此举是“双赢”,不仅立陶宛得到了军舰,还让历史悠久的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进入了军工生产领域。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就是“哈兰德和沃尔夫”造船公司在1909年开工建造的。46000吨的“泰坦尼克”号在建造过程中,有9人在施工事故中死亡,246人受伤,其中28人重伤致残。“泰坦尼克”号在1912年2月下水完工,同年4月10日首航美国纽约,结果就在大海上撞上冰山沉没,2224名船员和乘客中有1517人丧生。
不过,建造“泰坦尼克”号的地点是在贝尔法斯特的造船厂,但修理扫雷舰的却是在英格兰西南部的阿普尔多雷船厂。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在2020年收购了阿普尔多船厂,该船厂曾经为爱尔兰海军制造过近海巡逻舰,但船坞随后由于订单不足被关闭。
图片
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作为老牌造船企业,曾经在一战、二战中为英国建造了大批军用舰船。著名的“光荣”号航空母舰(最初为大型巡洋舰),就诞生于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的贝尔法斯特船厂。二战期间,这家企业还累计生产6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包括贝尔法斯特号)和其他131艘军舰,修理了超过22000艘各类船只,此外还生产飞机、火炮和坦克。
但是二战结束后,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和其他英国造船企业都陷入了严重衰退,不仅军用订单越来越少,民用船舶的国际市场份额也逐步丧失。该公司的最后一个造船项目,是引进德国专利为英国海军制造的一艘“海角”级运输船。“海角”级运输船在2003年下水后,该公司就再也没接到造船订单。
图片
2003年,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曾试图参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建造竞标,但是遭到失败。这些年来,该公司主营业务也变成了海上风电设备,再加上部分船舶改装和维修业务。
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为立陶宛海军修理的二手扫雷舰,是英国退役的“库尔恩”号(HMS Quorn,M41)。该舰属于“亨特”级扫雷舰(该级共建造13艘),1988年下水,1989年加入英国皇家海军。该舰排水量为750吨,采用3540马力柴油机推进,航速17节,船员45人。“亨特”级猎雷舰除了声呐和反水雷装备外,主要武器有1门30毫米机关炮、2挺7.62毫米转管机枪,3挺7.62毫米通用机枪。
图片
“亨特”级扫雷舰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比较先进的,诞生时曾是世界最大的“全玻璃钢军舰”,能够有效规避磁性水雷的威胁。该舰采用的2193型声呐,也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反水雷声呐,可在1000米距离上探测到足球大小的水中物体。
但是,这些毕竟都已经是老黄历。多年前,英国海军就开始逐步退役“亨特”级扫雷舰,其中有两艘在2000年和2001年转卖给希腊海军,还有两艘在2011年转卖给立陶宛海军,分别是“科特斯摩尔”号(HMS Cottesmore,M32)和“杜尔弗顿”号(HMS Dulverton,M35)。
图片
“库尔恩”号则是卖给立陶宛的第三艘“亨特”级,但目前尚未交付。另外,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还另外收购了同级舰“阿瑟斯通”号(HMS Atherstone,M38),准备用“阿瑟斯通”号拆解后的零部件给“库尔恩”号用于修理。
“库尔恩”号是2020年初转卖给立陶宛的,当时英国只要了100万英镑的转卖费,看上去像是一笔近乎于“白送”的优惠交易。然而,英国人随后的操作才是真正的“商业魔法”!
图片
英国首先说服立陶宛,由BAE系统公司出面,对“库尔恩”号进行修理时同时进行现代化改装,安装新的发动机、声呐和武器,以满足“在波罗的海的海上作战能力”。改装区区一艘750吨的老式扫雷舰,竟然报出了5500万英镑的账单!这么夸张的数字,英国方面肯定不会出钱的,自然是立陶宛人买单。
5500万英镑,如果不考虑历史通货膨胀,放在二战时都够买几艘航母了。为何修理费这么贵?其实,英国人试图用立陶宛人的钱,来重建一座船厂!
图片
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在2020年收购阿普尔多船厂时,整个船厂账面上的员工总数只有79人!船厂的各种设备都已经严重老化,急需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且招募新的工人。因此,英国海军和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都对这笔合同寄予了厚望。
英国国防采购部长杰里米·奎恩(Jeremy Quin)表示:“我很高兴这份价值数千万英镑的合同将使一艘前皇家海军扫雷船在英国造船厂得到修复和再生,从而支持英国的就业并加强西南地区的造船业……立陶宛是北约的重要盟友和联合远征军合作伙伴,这艘猎雷船将加强北约在欧洲的海上能力,确保北约随时准备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威胁。”
图片
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方面则指出,这笔交易有助于提高造船厂的声誉:“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这是本公司近期在国防领域的第一份合同,并为H&W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可以在Fleet Solid Support计划时加以利用。”至于后者,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提出了一个价值16亿英镑后勤船采购计划,共建造3艘35000吨的运输船。这个价格也是贵得离谱的。
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试图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加入这笔16亿英镑的合同竞标。但是,已经没有造船能力的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只能先收购一家半死不活的造船厂,然后用立陶宛的钱改造这个船厂,才能获得最起码的参赛资格。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英国人的造船工业都不能算是“夕阳产业”了,说是“僵尸产业”都不为过。为了三艘运输船的订单,都能让一家百年老企业提前几年布局收购小船厂,还不惜拉下脸皮去薅立陶宛的羊毛。(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