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夜市经济,需剔除“一刀切”思维

杨帆
近段时间以来,为促进城市夜间消费,全国多个城市发起了“夜间消费”相关活动,通过鼓励发展“深夜食堂”、延长营业时间、探索文娱场馆夜间开放、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和便利交通基础设施等,开辟了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影新场景,形成夜间消费的独特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当地群众的消费热情和意愿,打造了一个个夜间消费的网红地标,使夜间经济成为拉动城市消费的重要引擎,业已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新兴消费模式之一。
“热气腾腾”的夜间消费背后,折射出的是令人身心愉悦的夜间消费环境。大热天手捧一杯冰爽凉茶,吃上令人垂涎的美味小串,这些路边美食不仅满足了市民宵夜的需求,更给市民带来了舒心的享受,找到了属于夜晚的快乐,更重要的是释放了商业巨大潜能,让消费就业市场开拓了新的机遇。
随着夜市影响力的不断升温,围绕夜市所产生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卫生条件相对门店差、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线路规划杂乱影响市容市貌、安全消防隐患令人担忧……面对夜市经济衍生而来的乱象,执法部门也时常感到棘手,由于种种原因受限,无奈只能采用简单、高效、无惧担责的“一刀切”治理办法,贴条封禁、罚没用具、猫鼠追逐等简单粗暴的执法手段屡见报端,这非但不能起到良性作用,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对立情绪,不仅会影响到干群关系,并且不利于夜市经济朝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古语云,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城市管理执法者应夯实“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贴心换位思考,采取柔性策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变执法管理为暖心服务,对于摊位摊主的合理诉求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为管辖地的“夜经济破圈”做好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作为夜市经济的直接参与者,要强化规则意识,不违法不逾规经营,增强环保意识,完善对污水垃圾的处理措施,按照市容环境的卫生要求,为夜间消费经济的增长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