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听|老天津风云立市;入伏日民俗美食;金编钟惊险传世;高景云生动忆师……(2022.7.15)

图片
图片
街坊邻居、各位听友: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话说天津卫》节目,我是刘哲。我们的节目在天津新闻广播(FM97.2)周一至周日晚上8点10分到9点钟首播,每晚11点有重播。您也可以选择手机下载“万视达”APP或小程序进行网络收听。
明天(16日)进伏了,开启蒸煮模式,今年伏天还特别长,有四十天,老几位多注意防暑吧,绿豆汤、大西瓜、藿香正气梅苏丸,有嘛算嘛都招呼上吧。
图片
对于卫嘴子来说,入伏又有说的了。有嘛说的?刨冰雪花酪?那不就太低级了么,老天津人吃的是更硬磕的吃食,这季节必须得吃赵永强先生要聊到的这样菜。
图片
图 | 官烧目鱼条
天津卫的伏鳎目可是太肥美了,而且正所谓“一平二鲙三鳎目”,据老先生们说,这说的是分量,一斤的平鱼,二斤的鲙鱼,三斤高高的大鳎目,这叫好食材。当然似乎也有说法,说这指的是上市的时间,先是平鱼后是鲙鱼,最后到了伏天轮到大鳎目了。
饭馆现在也有刚才赵先生说的这道官烧目鱼条,我还真纳闷儿过,嘛叫官烧呢?刚听了赵老师讲了一段小故事,听起来这个情节啊还算是合乎情理,不过这里面主人公一沾是乾隆啊,就给人不靠谱的感觉呢。这也是因为乾隆啊、慈禧啊、袁世凯啊……总出现在民间传说里,尤其是美食类的传说。某种小吃好像是攀龙附凤,今天的话说这叫蹭人家名人流量。
图片
甭管怎么说吧,伏鳎目端上桌了,您再斟上二两芦台春酱酒,滋喽一口,就等着水开下饺子了,今天给咱调馅的是97岁高龄的唐敏芝奶奶。
图片
好,借唐奶奶吉言,得到九十七、八岁的老人家的祝福,那一准儿平安,这都是老神仙级别的。那么,唐奶奶我印象是1925年生人,那就比天津市的岁数都大。
天津卫是618岁,天津市没这么大岁数,昨天听何德骞先生讲了,天津第一次建市,有了“天津市”这个说法是在1928年6月份以后,这么看,天津市比唐奶奶小三岁。
图片
昨天何德骞先生介绍了1928年天津县变身天津市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局面。最后说到,这里面有个关键人物不能不提,是谁呢?我们继续听文史学者何德骞先生接着说。
图片
图片
图 | 阎锡山
百年前的天津风云变幻,波诡云谲。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正因为天津当时有着快速的发展势头,活跃的经济市场,多国租界的特殊环境,所以引来了多方头面人物,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资金,也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并且留下了许多传奇往事。其中国宝金编钟的故事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最初是溥仪的岳父把国宝抵押给了北京盐业银行,抵押了四十万元。随后,金编钟几经辗转就到了盐业银行天津分行的地下库房。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到了日伪时期,日本人就像是苍蝇一样死盯着这块肥肉不放,行长陈亦侯眼看着就搪塞不住了,于是打电报给总行领导吴鼎昌,等他收到回复电报一看,就一个字儿,哪个字呢?我们继续听邵桓先生接讲前文。
图片
图 | 陈亦侯
图片
图片
上二图 | 左一:为保护金编钟做出巨大贡献的胡仲文先生所住的成都道永定里。右一:胡仲文先生所住永定里旧居。
你争我夺之下,国宝金编钟终归是安全了,日后金编钟与陈亦侯又会有什么故事,我们下回再讲。
图 | 原天津市自然博物馆(马场道)
黑延昌先生生于西北角小伙巷,先是文昌宫后是官立中,燕京大学生物系高材生,后来在官立中教书,解放后调入自然博物馆。高景云先生也认识黑延昌,从黑老前辈履历看啊,似乎和高景云先生难有交集,高老怎么认识黑老师的呢?
图片
图 | 曾在官立中和工商附中当过生物教师的黑延昌先生(源自:工商附中1949年毕业纪念册)
图片
图片
图 | 黑延昌老师参与编著的《高中生物学实习指导》
我看到了一张黑老先生63岁时填写的履历表,他自己填写1943年到1949年期间,任天津各中学生物教员(见下图),也就是说他当时不仅在官立中教课,高景云高老的母校工商附中也有黑老师的足迹。
图片
好了,今天《话说天津卫》节目就到这。再会!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图片提供:张玉成、张大刚、邵桓、唐文权、陈硕、张翔
片头题字 海报制作:唐文权
编辑 整理:刘长虹
图片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