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对美元汇率是否触底?我们来看看货币背后的真相

7月12日10:00,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1的低点,为逾20年来的最低水平,最低跌到1:0.9998。一时间,美元收割欧元刷爆中文互联网。
在7月16日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中期宏观峰会”上,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陆挺发表演讲认为,欧元兑美元的贬值可能还没有触底。
最近几天,也有不少读者在我的文章下留言,要求我评评美元与欧元汇率的事。
图片
考虑到很多人对货币和汇率一知半解,卢布瞄石油、人民币瞄出口、人民币互换可以崩溃美元之类的有违货币常识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好吧,今天谈谈欧元与美元吧,权当为大家科普一样货币常识与经济基础知识。
一、今年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了多少?
图片
实际上,六月底之前,欧元与美元的汇率虽然也在下跌,但尚未突发猛跌,跌幅也基本与其他主要世界货币相近。
去年底,欧元兑美元为1.1366,3月底跌到1.1066,一季度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了2.64%。大家看看下边“2022年7月14日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涨跌率”条形图,欧元一季度这个跌幅小于英镑的2.82%、日元的5.75%,高于韩元的2.16%和印度卢比的1.49%。一季度美元指数上涨2.9%。
图片
6月底欧元兑美元汇率进一步下跌到1.0477,二季度欧元汇率下跌了5.32%。这个跌幅依然是介于英镑的-7.34%、日元的-10.16%和韩元的-5.69%、印度卢比的-3.79%之间的。二季度美元指数上涨了5.91%。
7月14日下午4点,欧元兑美元跌至1.0030,2周时间,比6月底下跌了4.27%,而同期英镑的跌幅只有2.59%,日元跌2.29%,韩元跌1.92%,印度卢比跌1.57%。欧元的跌幅明显放大。同期美元指数上涨了3.5%。
实际上7月14日的汇率与去年底对比,欧元的跌幅只有11.8%,小于英镑12.3%和日元17.3%的跌幅。但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一美元可以兑换一欧元,这是自 2002 年 12 月以来的第一次,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当然,欧元与美元等价,只持续了几分钟,之后欧元小幅上涨。
欧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也从12月31日的7.2229下跌到6月底的7.0201,半年下跌了2.8%,7月14日继续下跌到6.7599,2周也狂跌了3.71%。
二、为什么7月头两周欧元兑美元汇率狂跌?
上半年欧元兑美元汇率跌幅在世界主要货币中基本居中,为什么7月头两周快速下跌了4.27%,跌幅居世界主要货币之首?美元强势、欧元弱势,短期看,也就两个原因。
一是疫情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优于欧洲。
图片
2020年欧元区19国完成的名义GDP约为12.93万亿美元,实际下跌6.6%。2021年欧元区GDP增长到14.55万亿美元,增长5.3%。2022年第一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长 5.4%。
2020年美国GDP为20.95万亿美元,下降3.5%,2021年GDP为23.04亿美元,实际增长5.7%,创下38年来新高。2022年一季度,美国GDP为5.98万亿美元,实际增长4.2%
与2019年对比,美元GDP可比价累计上涨6.29%,欧元GDP累计增加3.67%,欧元区经济增长速度比美元低。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肯定是币值的主要支撑。从疫情这两年多时间的经济表现来看,虽然欧元区和美元在这期间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美元的经济增长快于欧元的经济增长,导致美元的币值支撑强于欧元。
二是美元提前加息抑制通胀,占得了先机。
图片
在这一轮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涨价潮推动的通货膨胀中,美国的通胀始终领先欧洲1-2个月。但美联储在2月中旬,看到1月份美国通胀达到7.5%时,就已经明确放话,将在3月份加息25个基点,打开新一轮美元加息通道。
4月份,欧元区3月份的通胀数据也达到了7.5%,但欧盟央行没有就何时加息达成一致意见,当时对外界的口径是计划9月份加息。直到6月份看到欧元区5月份的通胀已经站上8.1的高位,美国已经完成第三轮累计加息150个点了,欧盟央行才决定7月份开始放弃负利率政策,打开加息通道。
图片
美元提前4个月加息,导致美元与欧元利差从年初的0.5%逐步扩大,6月份美元第三次加息后,利差从之前的1.25%骤然扩大到2%。这是导致国际资本从低利率的欧洲流向高利率美国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上半年欧元汇率跌幅正常,7月初跌幅加速的主要原因。
欧元走弱是美元指数走高的主要原因,当然,对其他地区增长的担忧也支撑了美元的避险功能,例如国际资本对我国增长走低的担忧在增强。但可以说,美元升值的最大因素是市场认为美联储将比其他国家加息更快、幅度更大。
三、美元会继续强势下去吗?或者说,美元何时会崩溃?
图片
美元强势、欧元弱势,表现的是一种货币竞争力,这种竞争力说穿了就是经济竞争力。而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亦即经济增长的潜力,表现在教育、人才、科技与创新上。哪种货币背后依靠的经济增长潜力有优势,这种货币的竞争力就有优势。当他背后的优势消失了,这种货币自然就崩溃了。
经济增长的潜力体现在教育、人才、科技、企业创新等方面。我们盘点一下世界排名前100 的大学、近120年的诺贝尔科学奖、世界前10万科学家居住地、2021年100家领先全球的科技企业,就会发现美国是毫无疑义的世界经济引领者,领先欧洲的程度呈扩大趋势。
第一、教育竞争力。
权威大学测评机构排名的全球前100大学中,美国占44%,欧盟仅占17%,美国占比是欧盟的2.5倍。
第二、人才竞争力。
二战之后,美国一直在积极吸纳全球科技人才,《1952年移民法》是美国战后第一部强调技术移民的法律,《1965年移民法》、《1990年移民法》又先后进行了补充。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启用H-1B签证政策,专门吸引美国之外的专业人才。
从1990年至2002年,俄罗斯科研人员减少了55.2%,人才流失的主要去向就是美国。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人才流失也极为严重。至21世纪初,全球排名前10万的顶尖科学家,有46%居住在美国,而居住在欧盟的顶尖科学家只占21%。
第三、科技竞争力。
从1901年到2019年,诺贝尔奖在自然科学领域共颁奖334次,共有616位获奖者,其中美国占42%,欧盟区占29%,美国占比是欧盟的1.4倍。二战之前,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总数是美国的3倍,二战开始后半个世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超过半数是美国制造,超过70%的诺贝尔奖得主为美国工作。
第四、企业创新力。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发布“2020全球最有价值的100大科技品牌”(Tech 100 2021)榜单,苹果以品牌价值2634亿美元跃居榜首。100个上榜品牌的总价值为21124亿美元。其中,48个美国品牌价值13611亿美元,占比64.4%。欧洲上榜品牌仅9家,品牌价值占比仅为5%。
为什么美元能够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计价货币、支付货币、储备货币?为什么每当世界发生战争、灾难或是经济动荡,美元是超过黄金的避险货币?揭开强势美元的面纱,是因为美元代表了其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教育实力、人才实力、科技创造实力、企业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叠加与综合,就代表了美元经济发展的潜力与竞争力。
美元什么时候会崩溃?大家注意观察,当美国的大学不再受追捧,诺奖中美国科学家出现的数量在减少,全世界优秀的科技人才明显地离开美国去其他地方工作,其他地方的高科技企业在取代美国引领世界的时候,美元就会走向崩溃了。在这之前,还是持有美元最安全。
四、欧元兑美元触底了吗?欧元美元汇率会趋于稳定吗?
图片
2022年6月9日,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决定自7月1日起终止其资产购买计划下的净资产购买,同时计划在7月21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关键利率上调25个基点,并在9月再次加息。
为缓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欧洲央行在2012年7月首次将关键利率(隔夜存款利率)下调至0%,正式开启超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在2014年6月将关键利率进一步下调至-0.1%,使得欧元区进入负利率时代,并在之后连续4次降息至如今的-0.5%。
鉴于天然气价格持续飙升以及乌克兰战争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欧元区的通胀已经追赶上美国的步伐,但欧元的处境尤其脆弱,因为欧洲央行在加息方面一直落后于竞争对手。
欧元的脆弱还表现在,美元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但欧元只是一个经济联盟的货币。毫无疑问,欧洲央行面临着比美联储更复杂的挑战,即制定一个适合多个国家的单一货币政策,而这些国家正在经历非常不同的经济增长、失业率变化和通胀波动。实际上,欧元区一直面临着成为货币联盟而不是金融或银行联盟的挑战,因此它缺乏必要的工具来有效应对其成员国经济的各种冲击。
差于美元的经济预期,与美元差不多的通胀,但比美元宽松得多的货币预期,尤其是在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之后。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无疑将导致美元走强、欧元走弱。
从中短期(3年以来)看,欧元如何应对高企的通胀和高企的美欧利差,将决定下一步欧元的汇率。如果欧洲央行能加速加息步伐,欧元汇率将企稳,否则,还会继续下泄。但从欧洲央行的加息计划来看,短期内欧元与美元的汇率基本触底,并会有所反弹到基本稳定。
从长期看,欧洲的经济竞争力正在弱化,美国的经济竞争力还在强化。虽然有很多币种做梦都想搞垮美元,但大都选错了发力方向。因为从教育、人才、科技、企业四要素来看,其他货币背后的经济体与美国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因此,长期看欧元与美元的汇率还会继续探底。
五、货币有阴谋吗?强势美元靠的是美国军事实力吗?
图片
客观地说,枪炮、军舰、飞机,包括核武器,从来不是货币的支撑。这样的观点之所以可以迷惑一部分人,是因为大家往往看到的是表像,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货币都伴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力量。但大家忽略了因果关系,忽略了是一流的经济同时催生了一流的货币与军事实力,并非一流的军事实力能够催生一流的经济与货币。
如果靠武力、核武器等军事实力可以支撑货币,俄乌战争之前,俄罗斯的卢布应该和美元分享世界经济了。人民币的军事实力世界第三(实际上可能第二),远强于日元、英镑,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早就应该排到英镑、日元前面去了。相同道理,俄乌战争后,俄军实力大大缩水,卢布应该大大贬值了。所以说,那些认为美元靠美国军事实力支撑的人,智商是否在线我不清楚,至少他看问题只看到了表象。
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近半年来美元强势欧元弱势?美元一路上涨,欧元一路下跌?也有少数完全不懂货币金融常识的人发表观点,认为这是美国借俄乌战争收割欧洲。持这个观点的人,太自以为是了,欧洲那些金融学家、经济学家、顶尖聪明的政客,哪个比你还笨呢?
7月16日,德国二台《正治晴雨表》节目公布了一项最新的民调,该民调结果显示,70%的德国人愿意继续支持乌克兰,也就是说,他们愿意为了支持乌克兰而承受更高的能源价格,只有22%的人持反对态度,以期能源价格回落。德国的这份民调反映的不仅是德国人的态度,基本上欧美人都如此。
也就是说,欧洲人宁愿涨点价多付点成本也要制裁无视国际规则滥用武力的俄罗斯;美国毫无回报地压缩自己的军费也爽快掏几百亿美元来支持乌克兰。这只能说明欧美他们那些人,虽然搞了市场经济几百年,在图利之外,还是会坚持他们自己的道德观念。或者他们认为,只有坚持他们那套道德观,才能长久地挣钱,长久地发展。他们都明白战争与汇率无关,他们的资本高度市场化,也无法去操纵汇率。美元收割欧元论,不仅美国人不认,欧洲人也会当做笑话。
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看,其实汇率都与比价双方的经济问题相关。自从计划经济痕迹浓厚、资本与货币及汇率被高度控制的地方出了个宋鸿兵,写了本《货币的战争》之后,中文互联网用阴谋论来研究分析汇率问题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其实要真正地操纵货币,从而达到某些阴谋,说实在的,在纯市场经济国家、在纯市场权柄高度分散的国家,因为资本高度市场化,还真的不具备操纵的条件。
倒是类似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可以明里暗里利用各种国家力量,硬生生地通过压抑甚至消灭外币需求,将卢布官方汇率抬高到俄乌战争前,并以此为战绩忽悠俄罗斯人,西方越制裁俄罗斯,卢布越升值,美元越失败。但大家都忽略了,这个官方汇率在俄罗斯你买不到美元欧元。能买到的,都是三倍官价的黑市价,跟我们80年代双轨制时,2块多的官方汇率你买不到外汇券,只能倒腾外汇黑市是一样的套路。
【作者:徐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