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9本书全是盗版!当当网摊上事了

从1999年创立开始,“买正版书上当当网”,是喜爱阅读的网友们一致共识。
树立了支持正版平台形象的当当网,最近还借华为与陈春花事件,喊话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希望不被头条和抖音上的盗版书商淹没
图片
然而,就在喊话后不久,一则#女子称买9本书全盗版起诉当当#的消息冲上热搜。让这个曾有可能PK亚马逊的网上图书交易平台,又一次站在舆论中心。
7月14日,河南郑州的朱女士称在当当网买到盗版书,多次通过电话和当当APP上的客服系统沟通,皆无人应答。
一气之下,朱女士将当当网告上法庭,认为当当网虚假宣传构成欺诈,要求三倍赔偿并赔礼道歉。
图片
众所周知,当当网打出的“金字招牌”就是只卖正版。这则“卖盗版”的新闻曝出,让信任平台的网友很受伤。
图片
随着舆论发酵,网友纷纷吐槽——在当当网买到“疑似”盗版书的,不止一个朱女士。
图片
当然,也有网友指出,自己一直在当当自营店铺买书,从没买到盗版。
图片
评论中提及最多的,是当当的服务和包装。比如,原价买到没有塑封的旧书,四百多元买的书寄过来包裹全烂了等等。
图片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当当网的投诉有3000多条。除了盗版之外,也大多集中在服务、物流等问题。
图片
看来,当当网确实得好好反思,为什么近年来在市场上声势渐弱了。
上一次当当网出现在舆论热议中,应该是2020年。
创始人李国庆和俞渝夫妻的矛盾升级,整整10个月占据社媒头条,从摔杯事件到抢公章,各路惊心情节悉数上演。
一时间,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网友们尽情吃瓜的同时,顺带回顾了当当网一次次错失良机的发展历程。
图片
▲ 图源:当当网微博
1995年,贝索斯在美国创立了网上图书交易平台——亚马逊。如今,亚马逊已经发展成为市值万亿的超级巨头。
亚马逊成立四年后,想要打造“中国亚马逊”的李国庆夫妇,在多个知名风投的共同助力下,于1999年成功上线当当网。
定位为中国最大图书资讯集成商和供应商的当当网,试图以国外现代图书的运营模式,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中国图书市场在“可供数目”和“网上书店”这两大板块的进程。
图片
▲ 图源:当当网微博
也正是在1999年,我们熟知的腾讯、搜狐、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也先后开始了互联网领域的征战。
当时中国网民数量只有890万,与如今动辄十几亿的基数相较,用户规模小得可怜。
可是,有着多年图书出版运营经验的李国庆,与毕业于纽约大学的俞渝“神雕侠侣”搭档,让当当网依托有限的用户基数,迅速成长为国内图书市场的头部平台。
当当网成立仅一年,互联网领域就开始陷入破灭潮。根基不牢的互联网平台先后倒下,咬牙支撑的当当网,在三年之后迎来了新的市场红利期。
2003年,受非典影响足不出户的网友们,将原本在线下进行的各类消费放到线上,助推着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
在这波市场红利的带动下,发展势头正猛的当当网获得了第二轮融资。
图片
▲ 图源:当当读书汇微博
彼时的当当网,既有着资金支持,又有着用户数量增长的无限潜力,吸引了巨头亚马逊的关注。
计划登陆中国的亚马逊表示,希望在一亿与十亿的估值之间,收购当当网。不过,被李国庆拒绝了。
2010年,当当网作为中国电商第一股赴美上市,比京东和阿里两大电商巨头还早了四年。
图片
▲ 图源:当当读书汇微博
上市之后,以图书品类打响知名度的当当网,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在图书之外的品类突破。
面对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的全品类竞争,“粮草充足”的当当网看到了服饰、3C、化妆品等领域的市场容量,决定上线更为丰富的产品。
同时,也在被京东挤得几乎失去优势的图书领域,与亚马逊等巨头掀起了价格战。
图片
▲ 图源:当当读书汇微博
一通混战,让当当网连续六个季度亏损,每个季度高达1亿。直到2014年才恢复盈利,实现了79.6亿的营收。
只不过,当时京东的营收,已是当当网的18倍。
2014年,腾讯曾想将旗下电商平台交给当当,并提供微信导流等支持服务,但李国庆夫妇拒绝了腾讯想占股33%的“企图”。
有数据显示,与腾讯旗下电商平台展开合作的京东,在微信的流量加持下,仅2015年第一季度,就增加了770万活跃用户。
当时,整个当当网的活跃用户也只是千万左右。
图片
▲ 图源:当当读书汇微博
拒绝亚马逊,又拒绝腾讯,与壮大机遇擦肩而过的当当网,上市六年后退市时,股价已跌至发行价的60%。
在此过程中,李国庆曾尝试开辟“新当当”,试图在自出版、电子书、实体书店等业务上掀起浪花。
可是,当李国庆夫妇之间的矛盾成为热议焦点时,当当网为了鼓励全民阅读展开的“网络书香节”“百万捐书计划”等创举,几乎在网友们围观“拉扯”中被淡忘。
图片
▲ 图源:当当读书汇微博
后续进入直播赛道的李国庆,甚至以腰上挂满的公章为流量噱头。看起来,曾经“试图借助商业力量去产生和推广知识和阅读”的壮志,也已渐行渐远。
“买9本书全是盗版”这一话题冲上热搜之后,当当网屡遭诟病的第三方书店监管问题,再次曝露于公众视线中。
或许,最早进入图书领域的当当网,在消费市场声势渐弱,不仅因为错过发展良机,更因为在与消费者产生直接关联的诸多环节不如人意。
图片
▲ 图源:当当读书汇微博
网友选择“买书当然是当当”,是奔着对平台几十年来“只卖正版书”口碑的信任。而客服、物流等服务,决定了消费过程的体验感以及重复消费的可能性。
尽管网络时代让阅读的渠道变多,购买纸质书的用户在减少。但是,在存量有限的市场空间中,品质+服务的优势组合,仍是网友坚定的选择理由
如果辜负了本就有限客群的信任,又怎么实现在喊话字节的声明中所说:想起阅读,想起书,想起当当
全文完,更多有趣内容码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