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抹黑?“审丑、反精英”?莫言为什么总是被批判和争议?

文 | 读书君
中国人有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毛病,一个家徒四壁的穷人家里,突然有一天冒出了一个升官发财、获大奖的人物了,他家的门槛肯定被踩塌。
莫言生在农村,从小家境贫寒,读到5年级就辍学了。后来,得知写小说可以实现一天三顿吃肥肉馅儿饺子的自由梦想,从此他便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作家。
最终,写了几十年,他终于写出了名。
图片
2012年,一个世界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被宣布获奖者名字的时候,瞬间引发了国内的一片哗然!这个获奖者不是别人,正是莫言。
不过,作为文学界最高奖项的获得者,莫言没有像大家预想中的那样,迎来的是无数的鲜花和掌声。
当很多圈外人还为之感到一脸蒙圈时,莫言已经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和国外一片赞美盛誉不同,国内对莫言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批判风头盖过了获奖热度,不少学者都发表了质疑评论。
清华大学赵南元教授就曾批评莫言:当着外国人的面贬低中国,怎么坐得住!
图片
作家龙东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莫言和村上春树一人得奖,我将终生不读不关注今年以后的任何诺贝尔得奖作家作品”。
财经作家苏小则言辞犀利地批判了莫言及支持莫言的人说:
“他们都不太懂文学是干什么的,或者是身体知道,但灵魂不知道;理论知道,但生命不知道”。
甚至前段时间,知名媒体人司马南还曾批判莫言的思想言论,暗指其不符合当代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当然,这都是后话)。
图片
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骂声和质疑声,2012年12月10日,莫言在《讲故事的人》中说出了自己的“感慨”心声:
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地,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
图片
可以说,莫言的这段“诉说”,是其对当时社会对他质疑和谩骂的最无奈的回应!
在中国,被骂的作家并不少,但是像莫言这样常年被骂上热榜的并不多见!那么,莫言获奖,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呢?
这还得从他的人生写作说起!
01 “故意抹黑”说
莫言,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图片
在获奖之前,莫言在国内可以说是“籍籍无名”,2012年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回国以后,莫言成为了人人口中热议的“红人”,尽管当时还没有几人读过他的作品。
当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为他拟定的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不过,对于西方人给予莫言的这段肯定性的文学创作评价,国内的一些人倒是有很大的意见。
有人认为,莫言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他用了各种夸张的手法在揭示中国社会的丑陋,批判中国,故意丑化抹黑中国,迎合西方人。
图片
比如《丰乳肥臀》中小说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西方人的形象,甚至添加诸多的西方情节,让西方读者更要兴趣地阅读下去,且即便是写中国人,其塑造的形象也符合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心中想象中的模样。
小说中无不流露着“一个作家自我殖民的浓重痕迹”。
图片
不少批判者认为,莫言的作品,故意放大了几十年前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它是与社会价值主流背道而驰的,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是按西方的价值观标准。
莫言到底写了什么?读过其作品的读者,想必一定会对他作品笔下的各种丰富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小说《蛙》中写到小孩子饿到吃煤块,以及文中写到的因生育的政策而闹出的各种悲剧。年青时的姑姑,因为接生了得,而被称为“活菩萨”,而到了中年时,大改秉性,极端推行那时候的生育政策,甚至以“喝毒药不夺瓶,想上吊给根绳”的违背人性道德的原则方式处理问题,被人人视为“活阎王”。最后,到了年老时,姑姑才意识到自己的严重问题,饱受精神折磨。
不难看出,这个小说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上个世纪末,国内推行着严格的生育政策。
图片
又比如莫言在诺奖颁奖典礼上讲述的“捡麦穗”的故事,提到母子两人去捡麦穗,被发现后因为母亲小脚跑不过,最后被抓住,看守人不仅没收了他们拣到的麦穗,还打了他的母亲,之后吹着口哨扬长而去。其母嘴角出血,坐在地上,满脸绝望的神情。
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那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老百姓经历过的最为贫穷、饥荒的年代。
图片
有人认为,莫言提到的这个故事并非真实,而是编造。虽然当时百姓的确经历过饥饿,但是却不存在“被打”一事。文学创作允许虚构,但不允许胡编乱造,尤其是昧着良心说假话。
02 “审丑”、“反精英”说
除了质疑莫言讲故事的真实性,还有不少人批判莫言的作品是“审丑”、“反精英”,其对现实的批判似乎有些用力过猛。
图片
莫言的大部分作品中,充满了各种“丑”的描写,“丑”成了他直接描写的对象。
鲁迅曾说过诸如毛毛虫、癞头疮、鼻涕、大便等不太美好的东西是不宜进行艺术创作的,它会直接破坏小说的美感。
而莫言恰恰相反,在他的小说中,死亡、苍蝇、蛆虫、脓疮等丑恶事物无处不在。
比如他的小说《红高粱》中,用了不少的篇幅对活剥人皮进行描写,其场景描写看得让人感到胆战心惊,甚至恶心反胃。
图片
又比如在《蛙》中,描写接生妇女们“留着长长的指甲,眼睛里闪烁着鬼火般的绿光,嘴巴里喷着臭气”。
再比如《檀香刑》中对各种残酷、血腥的施刑过程的细致陈述;《灵药》中对人开膛的描写:“黑血绵绵地渗出来”、“散发着热烘烘的腥气”等等,在《红蝗》中,莫言写道:“女人嘴唇搐动着,确实像一个即将排泄稀薄大便的肛门。”类似的描写数不胜数,无比让人作呕。
可以说莫言的作品,塑造了诸多让人为之感到恐怖、惊吓的意象,给人留下了血腥、污秽、肮脏和恐怖的印象标签。
图片
另外,关于莫言的“反精英”,小说中的描写,基本都是围绕乡村人和事展开,乡土气息浓厚,且多为揭示和批判社会的黑暗以及人性之恶。
此外,还有人批判莫言“双标”,两面。在他的《北海道的人》中,他对中国是无尽的批判,对日本的北海道却是赞誉不断。
图片
03 莫言到底该不该被质疑批判?
关于写作,莫言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行事风格。
此前,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出来.其他获奖者都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莫言却悄悄地待在山东高密老家的村子里,媒体记者们几乎找不到他。
他说自己并不是低调,也不是不看重茅盾文学奖,只是认为写作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事情,他说:“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难的,但也是可控的,写完了之后读者买不买,能不能得奖,就不是作家能决定的了。”
图片
的确,一个人的作品是好是坏,能不能打动读者,让别人称赞肯定,并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他人说了算。
有人说,与其说莫言是一个天才,不如将其定义为一个“鬼才”,他的小说作品,充满着太多的诡谲和放荡的成分。莫言用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力,给读者构建了一个“脏”、“黑暗”的直观印象。
有人将莫言和鲁迅做比较,因为两者存在共同性的地方,那就是对现实黑暗的批判和剖析。
然而,因为说出了社会现实的某些黑暗面,而被视为是故意抹黑,这种过早下定义的批判似乎对作家来说,有失公允。
用莫言的话说“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图片
此外,莫言被质疑和批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众对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是不是实至名归的质疑。
然而,其实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并不大。因为首先一切以人的主观思想评选出来的东西,总是很难达到人人皆满意,正所谓是“众口难调”!
其次,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奖项而已,我们没有必要将其抬高,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誉。更何况西方人的评价体系,也并不是绝对公平公正的。
再次,一个获奖,并不一定获奖者是绝对地碾压众人,而是可能恰好契合了时机,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作家正好在机缘之下,偶然拿下了奖项。
文学这东西,很难用一个非常标准的尺子去衡量,所以其好与坏有众人的说法,正所谓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