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什么只有王翦功臣身退?其余三人为何没能善终?

战国四大名将,除秦将王翦之外,其余三人不是直接死去秦王之手,就被间接被秦王害死。
白起、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代表了战国中后期实战的最高水准,是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也都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巨大功劳,不过四人之中,只有王翦功成身退,其余三人都没能善终,不是遭遇惨死、冤杀,就是郁郁而终,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
这其实和他们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当然白起、廉颇、李牧三人最后没能善终,也和秦、赵两国君主脱不开关系。
秦将武安君白起最后被秦昭襄王赐剑自杀;赵将信平君廉颇一气之下离开赵国,最后在楚国郁郁而终;赵将武安君李牧间接死于秦王之手,最后惨遭赵幽缪王冤杀;只有秦将武成侯王翦功臣身退,得以善终。
白起、廉颇、李牧三大名将因何而死?
白起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白起是号称“秦国第一县”的郿县人,因为郿县是秦国“孟西白”三大部族的聚集地,而三族又都是勤耕善战的大族,因此郿县成为秦国最大的兵源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白起从小便开始接触军事,之后参军成为新秦军的一员,后因善于用兵,逐渐崭露头角。
图片
而此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加上秦昭襄王又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正需要白起这样的军事人才,于是白起侍奉于秦昭襄王,被任命为左庶长(第十级爵位),同年白起带兵攻取韩国新城,次年升爵两级,拜左更。同年韩魏两国攻打秦国,白起被任命为元帅,之后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伊阙之战”。
《史记》记载:“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
此战秦军全歼二十四万韩魏联军,不仅俘杀魏国大将犀武公孙喜,还攻占了伊阙等五座城池,白起一战成名,秦国也通过此战彻底扫平了东进之路。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在之后三年时间中,白起带领秦军先后攻占了韩、魏两国大小城邑近百座,黄河以东的大片土地都归属秦国,白起也因功升为大良造。
此后白起连战连捷,其中著名的战役有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和长平之战,在鄢郢之战后,白起因功再封武安君。不过此后白起再无分封,即便是对秦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余万,使赵国元气大伤,解决了赵国这个最大的竞争后也未有所升迁。并且在长平之战结束后不久,白起就被秦昭襄王下令赐死。
图片
那么白起为何最后却落得一个赐死的结局呢?按理来说,白起从军四十余年,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怎么也不至于落得这么一个下场,这还要从长平之战说起。
白起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后,本想乘胜追击,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准备一举灭亡赵国。奈何事与愿违,韩、赵两国及时向秦国提出了割地求和的请求,加上秦相范雎被议和使者说服。秦昭襄王和范雎一番合计后,便没有听取白起的建议,而是同意了两国的求和,下令罢兵。
可能秦昭襄王也担心白起功高震主,不想白起再建灭国之功。而白起因此事和范雎结下仇怨,同时也对秦昭襄王有了一些“看法”,再加上白起执拗的性格,多次拒绝秦昭襄王领兵出征的请求,最终被秦昭襄王赐剑自杀。
不过长平之战结束后不久,秦昭襄王就为自己之前的决定感到“后悔”,因为赵国违约割让六城,反而厉兵秣马,进行抗秦准备,另一边又加强和东方诸侯的联系,意欲合纵对付秦国。可以说秦昭襄王之前的决定有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意思,不仅没有得到割让的城池,还因此与白起产生了一定的间隙。
图片
于是秦昭襄王大怒,下令出兵再次攻打赵国,白起生病无法出征,攻打赵国邯郸的是五大夫王陵,然而王陵的进展却不大,还损失了数万兵力。此时恰好白起病愈,秦昭襄王便打算让白起代替王陵出征,不过白起却以秦军不易取胜为由不肯赴任,即便秦昭襄王下达了正式命令,并派遣丞相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没有赴任。
《史记》记载:“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彊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於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
秦昭襄王只好让久经战争的王龁代替王陵,但是仍然没有攻克邯郸,反而又损失了很多秦军,比之前伤亡还要大。而执拗的白起却在此时“冷嘲热讽”,说起了风凉话,大意是说“吆,让你当初不听我的意见,你看现在怎么样了!”,这对于接连失利的秦王来说简直是火上浇油,无异于在秦王心口上狠狠扎了一刀。
秦王听后大怒,但碍于白起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也没有对其发什么脾气,只是强令白起领军出征。而白起依然推辞没有赴任,这下秦昭襄王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免去了白起的官职和爵位,降为普通士兵,并下令赶出咸阳。不过白起称病,一直待在咸阳城。
图片
白起心中这下是“痛快”了,可秦昭襄王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随着赵、魏、楚三国联军对秦军的攻势越来越紧迫,失利的军报每天都有传来,秦军被迫一退再退。秦昭襄王看着眼前失利的战报,又想起白起之前的所作所为和嘲讽之意。
秦昭襄王越想越生气,一刻也不想白起待在咸阳,便派人强行将白起驱除出咸阳。等白起走到咸阳十里外的杜邮亭时,秦昭襄王又闻群臣议论“白起流露出不满,不服气,有怨言”,至于背后有没有丞相范雎在推波助澜不得而知。
不过群臣的议论之声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秦昭襄王听闻后忍无可忍,便派使者赐给白起一把剑,令他自杀,一代名将最终自杀于杜邮亭,白起死后,杜邮亭被取名为“孝里亭”。不久后邯郸之战以秦国失败告终,秦军伤亡近二十万,此战严重地消耗了秦国的实力,从而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虽然白起是被秦昭襄王下令赐死的,但也有白起自己的原因。固然秦昭襄王和秦相范雎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私情应该放后,面对秦国安危,白起应当先放下个人情绪,出谋划策,为国排忧解难,就算一时之间想不到办法,也没有必要火上浇油,出言讽刺。
图片
不过这点也还说得过去,毕竟白起之前确实提醒过秦王,秦军不易取胜,邯郸之战不能打。但是白起多次违抗王命,不肯赴任,这是不对的,如果每个士兵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军令便如同一纸空文,何况白起还是将帅级别的高层。不可否认白起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但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如果白起的性格没有那么执拗,或者换个方式和秦王说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而不是刺激秦王,或许白起也不至于被秦王下令赐死。大家对秦王赐死白起怎么看?认为白起死得冤不冤?可以在本文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一朝天子一朝臣,被新君放弃的廉颇
关于名将廉颇的典故,可能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负荆请罪、将相和。
廉颇在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前,就是赵国一名优秀的将领,曾在五国伐齐之战中,配合燕国名将乐毅攻打齐国,并率领赵军深入齐境,夺回了阳晋,廉颇一战成名,从此在诸侯中留下威名,廉颇也因功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
之后廉颇转战四方,先后攻打过齐国、魏国,以及救援几邑,又破秦军(秦赵阏与之战后)。接着秦赵两国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赐死名将赵奢已经去世,而好友蔺相如病重,对抗秦军的重任便落到了廉颇身上。
图片
由于秦军已经取得多次胜利,士气正盛,反观赵军经过长途跋涉,刚到上党附近,而且在兵力上还处于劣势,因此赵国处于被动,不宜主动出击。于是廉颇筑起森严壁垒,这一守便是三年,准备拖垮秦国,为此秦军不能速胜。
这下秦国坐不住了,如此下去,迟早会拖垮秦军,于是秦国使用反间计,加上赵王也求胜心切,最终用赵奢之子赵括代替了廉颇,最终上文也有提及,秦将白起大破赵军,将投降的四十多万赵军几乎全部坑杀。
后来廉颇依然得到了赵孝成王的重用,多次击败燕国,因功封为信平君。不过赵孝成王之子,赵悼襄王继位后,并没用重用廉颇,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朝不认前朝人”,侍奉两代赵王的老将廉颇终归没能得到新君的重用。
《史记》记载:“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魏不能信用。廉颇亦思复用于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当然这也是秦国刻意而为,因为廉颇善于用兵,对秦国来说是个麻烦,于是秦国用重金贿赂赵国权臣郭开,使赵王听信谗言,派乐乘(乐毅同族)代替廉颇。而廉颇因此发怒,并没有和平交接兵权,而是率领私属部队攻打乐乘,乐乘被迫逃离赵国。
图片
廉颇也畏罪潜逃至魏都大梁,不过并没有受到魏王的重用。之后廉颇也想再回赵国,但因为郭开买通使者,说了廉颇的坏话,廉颇因此再没能得到报效母国的机会,最终在楚都寿春郁郁而终。廉颇之所以没能善终,很大程度上是秦国间接导致的。
为国家社稷和军民计,名将李牧惨遭赵王伏杀
其实李牧和廉颇属于一代人,廉颇主导中原战争,李牧则是常年驻守在北方边境的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因此李牧前半阶段的功绩基本上都是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廉颇成名时,李牧也成为一名富有韬略的边将。
《史记》记载:“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埂胡,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李牧的作战方式是“不战则已,一战必胜”,在雁门郡经营多年后,李牧一鼓作气大败匈奴,仅一战就杀死匈奴十余万人,使其不敢再接近赵国边城。接着又出兵灭了东胡、林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换来赵国北部边境十多年的安定,同时也解决了朝堂上的后顾之忧,可以专门对付秦国的兼并战争。
图片
可以说廉颇、赵奢等人取得的胜利,其中也有李牧的一份功劳。之后由于赵奢、蔺相如等重臣皆已去世,老将廉颇也离开了赵国,李牧便被调回朝中,成为倚重大臣,之后以抵御秦国为主,也是赵国能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
《史记》记载:“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
此时嬴政已经亲政掌权,拉开了统一六国之战。面对秦军强大的攻势,李牧指挥赵军采取筑垒固守,伺机反攻的方针,在“肥之战”中大破秦军,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秦国东进的脚步。李牧也因功受封武安君,和秦将白起的封号一样。这一称号是一种极高荣誉的象征,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
之后又在“番吾之战”中再次击溃秦军,虽然此时的赵国已经无力再战,但李牧临阵不惊,指挥若定,在他的指挥下,秦军被全部驱逐出赵境,这也是赵国最后一次重大胜利。因为赵国只要李牧在,秦军就无法速胜,于是秦国使用反间计,间接害死了李牧。
图片
《史记》记载:“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赵王宠臣郭开得到秦国重金贿赂后,便再次向赵王进谗言,诬陷李牧谋反,于是赵王迁便命人代替李牧的位置,但李牧为了国家社稷和军民计,并没有听从这道命令,而是继续抵抗秦军,最终被赵王下令设伏斩杀。李牧死后不久,秦将王翦就率军攻破赵都邯郸,灭亡了赵国。
王翦为什么能得以善终?
王翦是继武安君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一员大将,与其子王贲为秦统一六国之战立下重大功劳。除韩国之外(内史腾所灭),赵、燕、魏、楚、齐五国皆为王翦与其子王贲所灭,可以说王翦父子是秦始皇在位时期开疆拓土的最大功臣,之后王翦因功被封武成侯,其子王贲被封武陵候,其孙王离继承武成侯爵位。
王翦能功臣身退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性格沉稳内敛、从不居功自傲
在王翦攻打楚国之前,王翦父子已经先后攻灭赵、魏两国,燕王也被赶走逃亡辽东,燕国算是名存实亡,此时王翦已拥有灭国之功,但他并没有居功自傲。在攻打楚国时,即便秦王没有采取他的建议,而是选择了让李信带兵二十万攻打楚国,王翦也没有再说什么,便直接辞官回家乡养老。
图片
等李信攻楚失利后,秦王便亲自去王翦故乡请他带兵出征,而王翦也没有怎么推辞,更没有像白起那样说气话,即便身体已经疲弱多病,王翦依然带兵出征。如果王翦像白起那样多次违抗秦王之命,不肯赴任,可能王翦的结局和白起也没什么区别。
二、了解秦王为人,深谙为臣之道
王翦出征楚国时向秦王要了六十万大军,几乎抽调秦国所有的精锐军队,别说秦王嬴政本就性格多疑,不信任他人,就是换成其他君主也难免会有所猜疑,担心臣子会拥兵自重,不服从朝廷管制,甚至是反叛朝廷。
《史记》记载:“王翦曰:“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深谙为臣之道,也了解秦王为人,毕竟在嬴政未亲政之前,王翦就已经侍奉于秦王,两人君臣关系已有十数年。于是王翦在出征时多次向秦王索要良田、美宅,为的就是打消秦王的怀疑,从而避免杀身之祸。
图片
就比如赵将李牧,不正是因为秦国使用反间计被赵王残杀的吗!如果楚国也采用反间计,离间秦王和王翦之间的关系,就算秦王没有像赵王那样直接下死手,心中或多或少也会对王翦猜忌,那么王翦就可能会面临杀身之祸。
三、秦统一六国后,王翦急流勇退
秦统一六国后,史料便再无关于王翦的记载,不过却有王贲和其子王离的记载,在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天下时,通武侯王贲和武城侯王离就在身边随行。秦二世继位之后,也有关于王离参加巨鹿之战的记载,这时王翦和王贲都已去世,以此可见,王翦的家族在秦始皇病逝后依然存在,因此王翦最后是善终的。
那么王翦可能在秦统一六国后,便辞官回乡,颐养天年,这点可以从秦统一六国后的对外战争中得到印证。王翦作为一员出色的大将,并没有参与匈奴、百越等对外战争,可见王翦当时已经离开了朝堂,甚至已经去世,因为秦始皇第一次东巡时,王离已经是武成侯。
王翦离开朝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来年事已高,可能已经到了致仕的年龄,加上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无法再操劳政事;二来可能也是担心自己功高震主,引起秦始皇的猜疑,倒不如功成身退,远离朝堂。以王翦的灭国之功,即便不再做官,后半生也足以享尽荣华富贵,得以善终。
图片
结语:
战国四大名将中:秦将白起最终被秦王赐死,虽然可惜,但他多次违抗王命,始终不肯赴任,被秦王赐死也在情理之中,即便换成其他君主,可能也容不下白起。赵将廉颇和李牧没能善终,虽然看似出自赵王之手,但实际上却是秦国间接造成的,因为他们的军事才能太强,阻碍了秦国的兼并战争。
不过即便没有秦国暗中干预,廉颇和李牧最终也难脱一死,以秦国强大的国力而言,攻灭赵国只是时间问题。秦将王翦能得以善终,是因为他性格沉稳,也不居功自傲,即便疲弱多病,也不曾违抗王命,仍然带病出征,并且深谙政治,从而避免秦王猜疑,最终功成身退。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