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岛内媒体的报道称,继台军方所建造的“玉山舰”因漏水被外界嘲讽是“潜水艇”后,由台船公司为台军所承造的首艘千吨级“巡防舰”也是频频出错。
今年5月,台船承造的台海军首艘万吨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玉山舰”,在船坞测试时曾发生船舱大量漏水、积水事件。不料,根据7月21日岛内媒体的爆料称,同样是由台船承造的“海巡署”首艘1000吨级巡逻舰7月在进入船坞后,竟先后发生3次坐墩失败,导致2支叶片损坏的重大事故。
据了解,2017年台“海巡署”提出未来十年建造141艘各类舰船的计划,其中将建造6艘1000吨级巡逻舰,总价达62.4亿新台币。均由台船承造,其中首艘编号为CG1001(有媒体称它为“彰化舰”),CG1001千吨巡逻舰于去年9月9日正式下水,原本打算在今年3月交船,不过至今仍未成功,反而是事故不断。
CG1001千吨巡逻舰总长98.5米,型宽13.2米,型深7.6米,最高航速可达24节。相比目前台“海巡署”的舰船,它体型更长、更大,并配备了台自主研制的“AMS警报监视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主机、减速机、CPP、发电机等8大装备信号载入机舱监控系统,能借此降低船员工作负荷。该型舰还设置了夜视系统,可在恶劣海况下执行全天候监视作业,并配有飞行甲板,可搭载舰载直升机。
据了解,台湾首艘1000吨级巡逻舰至今尚未正式命名,但因为将配发给中部地区机动海巡队,因此有岛内媒体经常将它称为“彰化舰”,不过可能最终命名仍有变数。
不过尽管台军方信心满满,造船计划非常宏大,但现实却狠狠地打击了他们。台船表示,由于舰上装备的火箭弹、机炮、机枪等武器系统需要进行光校,巡逻舰必须驶入船坞,进行雷达、罗盘测量;因此该舰在7月11日进坞坐墩。结果在排水时发现该舰未能正确坐墩滑脱造成船舰倾斜,不得不紧急叫停。在对船坞重新进行排水,并把坐墩排好后,13日再次进行坐墩,又发生同样的失误,只能放弃重来。15日进行第3次的坐墩时,结果比前两次还要糟糕。而且有岛内媒体指出,从一些画面上可以明显可以看到船舰的螺旋桨已触及船坞的地面而受损。
不得不说,这可真尴尬。对此,台船表示,将择期在基隆厂进行第4次坐墩,如果顺利,就能在船坞排水后,检视损坏状况,并更换叶片,预计8月可以交舰验收。
一般而言,对于许多世界大型造船厂而言,时至今日,“船舶坐墩”的工艺应该非常成熟,基本不会出什么岔子,就算偶尔出现问题,基本上也能马上调整过来,结果这次台船真的是给人上了“一课”。常言道“事不过三”,台船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类似的错误,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不得不让人质疑台船的能力究竟如何?如果再加上此前频频出错的“玉山舰”,未来台军雄心勃勃的庞大造舰计划究竟能够落实多少,完全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值得注意的是,在岛内媒体爆料CG1001千吨巡逻舰的当天,台军主战坦克在保养时突然出现意外事故,造成两名士兵负伤。结合以往的经历看,台军战机、火炮、主战坦克也是频出意外事故。这些真正表现了台军的军工实力之差。就这种水平还想与解放军相抗衡,还想“以武谋独”,台当局该从梦中醒醒啦!
查看原图 7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