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蓝鲸阅分享|《回归故里》:从穷孩子到法国著名思想家

主讲人 徐巍
江苏经典流行音乐广播《爱上回家路》主持人
图片
主任播音员、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银荔枝奖主持人、融合传播杰出员工、内容创制杰出员工, 多次荣获江苏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十佳音乐DJ”。
本书导听
法国著名思想家迪迪埃·埃里蓬是大众眼中不折不扣的社会精英。然而在他的回忆录《回归故里》中,他将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自己剖露于大众面前。
家庭贫困,父亲有暴力倾向,母亲因为无法完成学业而懊怒一生,外祖母把孩子丢给孤儿院……
作者逃离原生家庭几十年,父亲去世后才重回故里。他不再将成长中的矛盾与挫折归咎于家人与心理创伤,而是在教育制度、阶层差异中反思社会对人的塑造,从而最终与自己和解
你将收获
■ 从社会学角度看待人生问题,了解著名知识分子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与自己和解。
■ 出身以及成长环境并不能限制我们的发展,即使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们也要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作者介绍
图片
图片
迪迪埃·埃里蓬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法国亚眠大学哲学人文科学学院教授,美国伯克利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客座教授,代表作有《米歇尔·福柯传》《回归故里》《亦近,亦远——列维-斯特劳斯谈话录》等。
打开小程序购买本书
音频文字稿
(上下滑动查看)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当你是大一新生初次和室友交谈时,一口不够标准的普通话遭人笑话,通常大家没有什么恶意,你也跟着尴尬笑笑自嘲一下。但此后你会情不自禁在意自己的口音、发音,下次开口时努力避免。当你周围的人都在讨论近期的艺术展、音乐剧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对这些全都不了解,与他们格格不入,甚至连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都不知道,这些微小的不融入的时刻会让你失落。你毕业了,可能留在大城市,被一家不错的公司录取,和真正的大佬打交道,这时你会越发谨慎小心,担心自己的用词不够礼貌,担心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够得体。毕竟这些大佬做事认真且待人谦逊,你会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但是当你逢年过节回到家乡,回到三、四线小城市与亲戚聚餐时,餐桌上他们落后的观念和粗俗的笑话,与你的现有生活有一种割裂的感觉。你周围充斥着家乡口音或者在大城市里被认为不得体的举止,但这一切又不是错的,渐渐地你也会自然融入他们。如果你也有这种模糊分裂的感觉,并且想进一步了解它、面对它,就让我们一起读读法国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这本书。
迪迪埃出生于1953年,来自工人家庭,小时候发现了原生家庭的弊端和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他选择逃离原生家庭,到外面的世界重塑自我。直至他父亲离世,他回到故乡,以回忆的方式理解家庭,理解社会。最终他跟家庭和解,跟自己和解。迪迪埃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困,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家里也没有什么书可以看。他生在法国兰斯,离巴黎不太远的一个城市。后来他来到巴黎,一开始想继续攻读哲学博士然后考教师资格证,留在高校做一个学者,但是种种来自阶层、来自机遇的阻隔,使他没能实现这个目标。之后他成为一名记者,通过结识思想家为他们写传记闯出了一片天地,最后成功进入高校。迪迪埃在外三十几年,不得不因为父亲的去世回到落后的故乡,这时他突然察觉到一个问题:这么多年,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接纳了真实的自我,现在却发现这么多年他从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出身工人家庭”的这个身份。他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从自己家族三代人的人生轨迹出发,再结合法国社会现状,写出了这本书。
接下来我将从原生家庭、阶层跨越、阶层矛盾以及自我救赎四个方面详细谈谈作者迪迪埃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
这本书一开始,迪迪埃就交代了他和原生家庭莫大的疏离。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乡探望父母了,和母亲也只是每个季度通一两次电话,和兄弟们更是三十多年没有联系了。父亲去世,他甚至没有回乡参加葬礼。他后来回乡不是为了父亲,而是追寻过去的自我,探索社会现状下他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对迪迪埃来说,他的家族史充满屈辱。连他觉得慈善的外祖母,都有一段不堪的过去,所以他努力逃离家庭,走向外面的世界。原生家庭的各种行为模式,给他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外祖母17岁时生下迪迪埃的母亲,还是私生女,外祖母也因此被她的父亲逐出家门并断绝关系。迪迪埃的母亲从小天资聪慧,成绩优异,但二战时外祖母抛弃了她,她被送到孤儿院而被迫中断自己的学业,直到今日,她还为此感到悲痛。所以,她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母亲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一方面又对孩子的优秀感到忌妒。于是出现了下面的场景:有一次迪迪埃放学回家,兴致勃勃地给母亲背诵课上学习的英文诗,但母亲却像疯子一样对他破口大骂,因为这件事勾起了她心底的心酸和积怨,认为一名刚上中学的小孩子都已经开始羞辱她,展现自己的优越性。这件事让迪迪埃意识到,以学校为代表的外部空间与家庭内部空间出现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迪迪埃的父亲是一个工人,14岁起就没有机会再接受教育。在迪迪埃的印象里,父亲的脾气一直十分糟糕,和他之间也没有温馨的回忆,留下的记忆只有粗鄙和偏见。所以父亲是原生家庭中他最憎恨的一个人。母亲为了供迪迪埃上学到工厂上班,当时很少有女子在工厂上班,这代表父亲没有能力单独养活家庭,有损他作为男性的颜面。每天丧失对配偶的掌控,使得父亲产生了夹杂着耻辱的恐惧。于是,他每周结束工作后,醉醺醺回到家里往墙上扔酒瓶。迪迪埃很快想摆脱他父亲所代表的原生家庭,他说:“我的父亲,代表了我想要抛弃、远离的一切,他充当着我心中典型的负面形象。”迪迪埃考上大学之后,就再也没回过家,直到父亲去世才不得不回来。以迪迪埃的思想和学养,他应该早就与原生家庭和解了,然而30多年都没有释怀,可见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之大。
在这本书里,作者迪迪埃后来从社会学角度反思了为何他和父亲的情感关系如此薄弱,在剖析了父亲的生存环境和政治立场之后,他终于意识到:“我父亲身上那种我所排斥和厌恶的东西,是社会强加于他的。”他发现他的父亲是被当时的社会给击碎了,他在书中这么描述他的父亲:“决定他一生的因素就是:他生在何时、何地。也就是说,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区域,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他和世界的关系。父亲的愚笨,以及由此造成的在人际关系上的无能,说到底是与他个人的精神特质无关:它们是由他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这让我想到我们有时会和父母发生口角,我们或许因为他们守旧的观念而与之争锋相对,期待父母可以更包容和理解,但其实我们自己才是更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想通这点之后,在同父母沟通和相处时,会化解很多现实中的问题,也会减少很多想象中的障碍。
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也就是说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迪迪埃认为,他的父亲及他的兄弟们,成长轨迹被家庭历史和出生环境禁锢,他们沿着他们所在阶层的固定模式求生。迪迪埃突破阶层的限制,最终成为一名知识分子,在法国解放战争后的工人阶层中也算凤毛麟角。迪迪埃家庭所在的平民阶层面临的普遍氛围是:展现男子气概的运动、问题青年的反叛、夫妻之间的暴力和冲突,这些与中产阶级的所谓“高雅文化”相距甚远,这个阶层的家庭甚至会用一种讽刺的口吻谈论中产阶级的“高雅文化”。当时平民阶层基本上只能接受基础教育,这种教育是生存与作为技术工人的基础。迪迪埃的兄弟们都止步于中学教育,有的甚至连中学教育毕业证书都没有能力拿到,而文学、艺术基本上已经被定为“特权教育”。
教育往往被认为是实现阶层跨越的最快途径,但从迪迪埃生活的那个时代一直到现在,教育资源都是不均衡的。首先在师资方面,大城市与小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次,信息资源方面的不对等。即使有接受更好教育的可能性,但由于接触不到这些信息,很多学生和家长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机会。家境富裕的学生从小就被置于一个有文化与学习氛围的环境,他们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获取信息与资源。迪迪埃在书中有一段深刻的表达:“仿佛不同社会空间之间有一层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些界限将社会分为不同层次,每个层次中的人对于自己可能达到的高度以及可以追求的目标有着截然不同的想象:他们知道,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但那存在于一个无法靠近的、遥远的世界,所以即使他们知道自己无法获得某种被其他社会空间中的人视作理所应当的东西,他们也不会有被剥夺和被排斥的感受。社会秩序就是如此。我们很难发现这套秩序是如何运行的,因为这需要人们从外部观看自己,用俯瞰的方式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比如作者所在的法国,顶级富豪们坐私人飞机飞来飞去,家里有多款豪车,休闲时乘坐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豪华游艇出海,这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这种生活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会羡慕,但是绝不会为自己没有游艇、豪车、私人飞机而沮丧,从而觉得不幸福。
迪迪埃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他的故事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迪迪埃接受教育的路上,也曾与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有过亲密关系,但在相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了阶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迪迪埃在书中讲述了他小时候上音乐课的故事。老师带许多碟片到课堂上,不停地让学生试听乐曲片段,当出身中产阶级的学生们忘情地跟唱时,出身平民阶层的学生则私下讲些傻乎乎的笑话。诸如此类的情况,让来自平民阶层的学生感受到一种自己并不属于此地的隔阂感。因为这种隐形的排斥,学生会在课上反抗、嘲讽,然而这种行为并没有引起老师的愤怒,因为在老师眼里社会底层的学生都是这样,反正他们完成中学学业后便不再读书。此时迪迪埃开始反思,难道就因为自己出身于工人家庭,就不能像中产阶级的孩子一样在中学结束之后继续接受教育吗?从那时开始,迪迪埃选择剔除自己身上传统的工人家庭学生叛逆、对抗的特征,学习遵守学校秩序。与此同时,来自中产阶级的好友更加使他想远离自己所处的阶层和家庭。这位好友是迪迪埃初中时的同班同学,是市区大学教授的儿子。与平民阶层的孩子不同,他懂得音乐欣赏,乐于在艺术世界里遨游。与好友相比,迪迪埃深深感到自己的无知。好友的行为举止也深深吸引他,并渴望成为好友的样子。好友喜欢写小说,还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迪迪埃学他的样子也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不过名字非常荒唐,引来了好友的嘲笑。好友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对迪迪埃造成了非常残忍的伤害。后来迪迪埃与中产阶级相处的过程中,总是遇到类似情况。在迪迪埃看来,优越感是中产阶级的特征,而他们的作风会无意间引起平民阶层的反感。中产阶级拥有的一切让平民阶层产生自卑感,优越感和自卑感让两个阶层在试图共存的过程中相互伤害。这让我不禁想到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和露丝,假如杰克没有落海冻死于大西洋,他和露丝一起活了下来,他们真地会在一起吗?或者他们在一起真地会幸福吗?虽然杰克帅气浪漫,但生活不稳定,而露丝从小在上层社会长大,他可能很难提供露丝所需要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一旦回归正常生活,也许杰克会为了露丝找一份固定工作、赚钱养家,也许露丝会为了杰克放弃原来习惯的各种享受,不过,他们会不会幸福,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因为爱好,迪迪埃高中毕业时选择了哲学专业,并期待沿着这条路在学院里成为一名哲学家。沉浸于阅读的过程是美好的,但求职的现实需求却是残酷的。他后来才知道,要想达到这个终点,他应该在高中毕业时先上师范类学校预科班或者文科预科一年级。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在外省大学学习文科是一条已经被遗弃的路。在他高高兴兴上大学的时候,他同年级的知情者们正在小心避开这些选择。迪迪埃说,“我认为我做出来了选择,事实上,我是被选择了,或者说我被那些早已为我准备好的东西选择了。”迪迪埃也指出,“同样的文凭对于拥有不同社会资源和掌握不同信息的人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家庭的帮助、人际关系、信息网络等因素都将影响文凭在工作市场中的价值。”而社会资源正是迪迪埃所没有的部分。虽然他最后被聘用进入高校,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求职过程中文凭的作用也深受阶层影响。
由于对原生家庭的抗拒,即使迪迪埃后来成功进入知识分子阶层,他也害怕回到过去,不愿与亲人联系。迪迪埃认为家庭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环境,但又充满变数。如果他的兄弟能成为律师、艺术家或作家,那么他们还有可能继续往来,即便不是很亲密,但也会有联系,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三十几年都不再联系。他认为社会地位、人生轨迹和财富导致他们的三观不同。这看起来似乎有点过于不近人情,只为了摆脱自己身上的平民阶层标签,就狠心将与过去有关的生活全部切断,让它离得远远的。迪迪埃在书中也提到,这些年他最小的弟弟一直对他有怨言。父亲的离世使他踏上了回乡之路,也踏上了心灵回归之旅。父亲的离世没有给他带来过多悲伤,但让他意识到要与原生家庭和解。在回忆的过程中,他终于明白,自己逃离家庭的原因跟阶层分化有着必然联系。自己出身工人阶层,却厌恶这个阶层的一些习性;他不喜欢中产阶级,却在精神上向中产阶级靠近。后来他明白父亲的粗俗与无知并不取决于他个人,而取决于社会和他所在的阶层,父亲也曾想通过上夜校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但家庭的重担让他不得不放弃。在写这本回忆录的过程中,看到其他人身上类似于自己的情况,迪迪埃不禁触景生情。他对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没有试图理解他感到十分遗憾。事实上,迪迪埃遗憾的是自己任凭这个暴力的世界击败自己,就像它曾击败父亲一样。
《回归故里》一书描述了迪迪埃的原生家庭和过往经历,但它不只是回忆录这么简单。作者将过往经历与社会历史性结合起来,用他深厚的学养和社会学理论视角深刻描述了他所处的时代非常重要的社会性问题。从作者身上,我们看到即使出身于平民阶层,走出故里也还是有可能的。很多因素也会迫使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去争取我们想要的,也许不会成功,但这种渴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同时,我们要学会释然,学会与原生家庭和解,虽然很难,但要结束心灵的流亡,就需要我们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
(本期编辑 王献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