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十年间丨乌江:一江清水向东流

在贵州的餐饮中有“两条鱼”,一条是酸汤鱼,另一条就是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乌江鱼”。
图片
鲜嫩的鱼肉,火辣的朝天椒,配以乌江水做的豆腐,一口下肚,层次分明,惊艳无比。
图片
因为乌江鱼的鲜美,在乌江网箱养鱼就成了一个赚钱的门道。2017年以前,仅遵义市播州区就发展网箱养鱼1100亩,相当于100个足球场的面积。乌江鱼产量近2.7万吨,产值4.5亿元。
图片
鱼,吃到了;钱,赚到了;乌江,水质却变差了。
图片
乌江,如何养好一条鱼?带富一方人?
18岁就在乌江上打渔的黔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杨清鑫,现在的身份是一名护河员。穿好救生衣、解开船锚、摇动船桨……每天清晨,杨清鑫夫妇都要到六冲河打捞水面漂浮物。
2017年下半年,贵州拉开全域取缔网箱养殖的序幕,累计投入6亿多元,全面拆除乌江流域9579亩养殖网箱,实现“箱拆除、鱼搬家、人改行”,有效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图片
离开乌江的“乌江鱼”也进入了各种生态养鱼场,成为“乌江鱼”品牌的保障供应基地。播州区通过推广陆基集装箱养殖、池塘内循环养殖、稻田养鱼、大水面生态养殖等模式,使得乌江鱼年产量以每年2000吨的速度递增,稳住乌江鱼的产业链。
图片
乌江鱼
除了取缔网箱养鱼,贵州还花大力气治理乌江流域磷化工污染。
为了治理乌江流域的总磷浓度超标,贵州在磷矿、磷化工、磷石膏库“三磷”整治上突出刚性措施,全力改善乌江水质。2012年,贵州将34号泉眼污染治理列为省环境污染治理“1号工程”。贵州磷化集团在泉眼出水口建起三期污水处理设施,汛期全系统开机后,每小时可收集处理泉涌水1.5万立方米,实现全部达标排放;2018年,贵州将磷石膏产生企业消纳磷石膏情况与磷酸等产品生产挂钩,倒逼企业加快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2020年,贵州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实现年度“产消平衡”;2021年,贵州磷石膏产生量为1203.21万吨,利用处置1326.66万吨。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乌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流域水质总体为优。
图片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贵州的母亲河。乌江两岸奇峰耸立,悬崖峭壁,山势雄伟,山下河道蜿蜒曲折,险峻风光让人喟叹,奔流不息的乌江厚泽两岸,滋养万民。贵州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乌江这一江清水向东流。
图片
(记者: 刘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