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湿地科普玩儿出圈

说到湿地,你会想到什么呢?
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还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那在小朋友眼中的湿地公园
又是什么模样?
图片
航拍金银湖 (资料图)
PART1
布设24种野生鸟类“写真展”
激发小朋友生态资源保护欲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湿地面积16.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是中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其中,仅东西湖区就有湿地1.4万公顷(不含水田面积)。
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中心负责人介绍
东西湖区生态环境优渥,常年栖息着多种野生鸟类,而鸟类赖以生存的核心就是湿地。
本次活动初期,我们以鸟类知识科普为载体,在金银湖畔的恋湖小学举办摄影展览,吸引小朋友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欲。
图片
6月初,由武汉观鸟协会拍摄的24种野生鸟类及府河湿地摄影作品在恋湖小学展出。
“孩子们看到这些作品非常兴奋,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都很认真地学习展板上的科普知识。”恋湖小学教师丁璇说,像喜鹊、麻雀这些较常见的鸟类,常常出没在校园里,学生们课间遇到后还会自发来展板处观看对比,很有意思。
图片
▎府河湿地(资料图)
图片
▎府河湿地万鸟云集 柯皓 摄 (资料图)
PART2
邀请小画家、小作家描绘湿地生态
优秀作品将为东西湖区湿地工作提供参考
6月中旬,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西湖区教育局、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联合恋湖小学,共同组织全校百余名学生开展了以“保护湿地,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湿地研学活动。
图片
邀请小朋友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采用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创作并描绘出对美好大自然的真挚祝福。
小画家、小作家们既可以描绘湿地生态展现人与湿地的关系,也可以对湿地展开美好想象,传递保护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图片
作品中,四年级的龚欣妍创作了一副湿地画报,美丽的丹顶鹤在金银湖边自由漫步。
她介绍说:“丹顶鹤常被冠以‘湿地之神’的美誉,虽然现在东西湖湿地公园里并没有丹顶鹤,我希望未来大家一起保护环境,吸引更多漂亮的鸟儿来武汉安家。”
图片
漫步着丹顶鹤的湿地公园、生态失衡后被拯救的地球、栖息着成群水鸟的湖岸……小朋友的画作体现了对生态保护的关注。
图片
据悉,经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西湖区教育局、武汉市观鸟协会专家点评,活动最终选取了20份优秀作品并颁发奖品。
接下来,获奖作品将适时在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展出,并为东西湖区湿地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图片
PART3
观鸟协会专家“开讲”
将湿地保护课堂搬到户外
为了解答活动过程中小朋友的疑惑,东西湖区还邀请武汉观鸟协会专家王海芳,为恋湖小学学生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鸟类知识科普课。
图片
“哇!这种鸟的嘴巴竟然像铲子一样!”“小鸟也有粉红色的小脚。”“它们在阳台生蛋不怕掉下去吗?”“鸟妈妈太伟大了,一口可以叼起这么多小虫子喂宝宝。”……
课堂上,王海芳重点介绍了武汉常见野生鸟类相关知识以及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爱护鸟类。
图片
听完讲座,四年级学生张佑祺感叹:“虽然家住东西湖区常常见到各种小鸟,但听了老师的讲课才发现原来自己懂的知识其实很少,收获很多,以后我也会积极参加类似活动,保护小鸟赖以生存的家园。”
PART4
探索湿地科普“进社区、进企业”
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将科普课堂从教室搬到户外,既提高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也有助于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东西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让绿色发展观念从小根植于孩子们心中,也契合绿色生态的教育观念,非常有意义。
图片
▎府河湿地小天鹅 无影清风 摄 (资料图)
下一步,东西湖区自然资源何规划局将严格落实湿地用途管制、科学编制湿地修复规划,并深入开展湿地科普宣教活动,积极探索湿地科普“进社区、进企业”。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科普宣传为重要抓手来保护东西湖城市生态本底,塑造城市大美格局,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能级,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来源 - 武汉土地空间规划 长江日报
责编 - 王贝
编审 - 戴东辉
图片
万鸟齐聚越冬!央视聚焦东西湖府河湿地壮观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