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申遗成功一周年 为啥是这22个遗产点?

图片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成为我国最新一项世界遗产。通过筛选和组合,22个遗产点组成的泉州系列遗产,串联起两条隐形的历史线索,即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结构和与此伴生的多元社会结构,并通过实物遗存呈现出泉州作为宋元时期国家口岸,集生产、运输和聚落于一体的贸易大港和承载跨文化现象的世界舞台的全景。
22个遗产点是泉州最辉煌时期奏响的历史乐章在近千年后的生动余音。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我们通过申遗文本来梳理为何不是其他史迹,而是这22个遗产点能最终入选。
图片
原理一 构成空间结构的完整
泉州遗产点的组合旨在体现海上贸易对宋元泉州的带动作用之大——即外向型经济对整个被称为“泉州”的地区的空间塑造之强烈。22个遗产点的分布从最前沿的沿海地区到最偏僻的内陆山区,从泉州城这样的经济中心到城郊和相邻的次级经济中心,再到最偏远的乡村。这样的组合才能充分体现泉州的独特性。
图片
泉州系列遗产组成部分空间结构示意图
上图是宋元泉州全景图的抽象和简化后形成的。可以看出泉州城位于两条轴线的交点上——蓝色轴线是晋江和海路,连接了山区和沿海;红色轴线即由桥梁和驿道串联的“沿海大通道”,连接了与泉州相邻的沿海城市。资源的集中,产业的聚集、政策的引导促成了经济中心的形成。泉州毫无疑问是整个区域的经济中心,但其周围那些发展不晚于泉州的次级经济中心也不容忽视。这些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通过海上贸易不断整合,形成了所谓的“宋元泉州”。图中黄色圆点代表遗产点的位置,可见遗产点的分布完整体现了泉州空间分布的范围和结构。
原理二 构成贸易及社会结构的完整
图片
22个遗产点的价值、属性对应关系解析图。标准(ii)(iii)未获咨询机构认可
遗产点的选择旨在完整体现贸易结构的各个环节和社会结构的各种人群,以及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遗产点至少突出体现了以下5个特征中的一个:
管理保障(制度保障)——中央政权对海上贸易高度重视、对泉州地方的偏袒态度和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
多元社群——泉州独有的多元而具有世界性的各种社群:
城市结构——作为海上贸易引擎的都市的城市结构;
商品产地——强大的制造出口能力;
运输网络——全面铺开的水陆交通系统和高超造船技艺;
整体布局——最后,22个遗产点共同构成了 “ 产-运-销”功能高度整合的区域一体化空间结构与复合景观
原理三 对于支撑OUV的重要性及代表性
图片
所选遗产点要么是在其所代表的突出普遍价值(OUV)载体(attributes)中是独一无二的,要么是同类中最具重要性和代表性的。
原理四 综合考虑保存现状、演进规律和扩展潜力的筛选
完好的保存现状是筛选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基于对于单点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评估。在开始单点游选之前,必须理解的一点是对外贸易一直是泉州的经济支柱,相关产业和设施也一直延续使用和更新。一方面古今对比令人惊讶的相似性自然能够帮助当代的人们理解历史,但单纯从真实性的评价视角而言,则需要予以辨析——很多“遗产”是被作为“实用器”在使用和延续,虽然这些“遗产”十分鲜活,充分彰显着与其概念相匹配的自明性(identity),但却未必保留了历史真迹。遗产点的筛选原理同时考虑了历史真迹的保留和自明性的呈现两者间的平衡。
22个遗产点,考古遗址类的都保留了可信的历史真迹足可证明真实性。非遗址类遗产点的遗产要素,大部分都是在功能或传统不断延续的条件下,依然保留了一部分历史真迹;天后宫、真武庙、两处昭惠庙等因为海神信仰从南宋开始一直延续至今,香火兴旺,寺庙建筑虽经持续维护,但却并不影响其自明性的表达和对价值的支持。
需要指出,市舶司、南外宗正司等个别遗产点,即使面临着考古和研究工作的长期挑战,但因其对于世界遗产OUV的支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具有高度扩展潜力,也成为遗产点
筛选1:管理保障
图片
九日山祈风石刻
九日山、市舶司和南外宗正司这3处遗产点在各自对支撑的OUV贡献方面是仅存的实证。没有任何遗产点能比市舶司遗址和南外宗正司遗址更能体现中央鼓励泉州海上贸易事业和朝廷对泉州的偏袒,这两处遗产点也是与国家制度的关联最为直接。在体现地方官员对海上贸易的庄严态度和绝对重视这一方面,九日山祈风石刻不仅是孤例,也是最有力的实证。
天后信仰成为国家祭祀,体现了地方官员为维系贸易繁荣而采取的积极运作。泉州天后宫是泉州所有天后宫(妈祖庙)的祖庙,等级最高。
除官方制度外,在保障航海安全方面,民间的社会制度也是泉州的重要体现。九日山、洛阳桥的昭惠庙、江口码头的真武庙都是社会制度的实物见证。真武庙、江口码头及沉船遗址的组合也能让人联想出一幅忙碌的码头场景。
筛选2:多元社会
图片
文庙大成殿
泉州保存了大量多元社会特征的遗产。申遗选择了6处宗教性纪念物和南外宗正司遗址来呈现泉州独有的社会结构——即朝廷、士大夫/地方精英、高等级平民和平民四个社会等级从高到低的汉人族群和外国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南外宗正司遗址、文庙、老君岩、清净寺、圣墓及草庵,包括放在管理保障下的天后宫、真武庙,理所当然应当申报,因为这些史迹都是在泉州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群留存至今鲜活且独特的见证。它们不单反映出这些群体的精神世界,更能体现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纽带和张力。
此外,一些其他遗产点也间接对多元社会这一特征有所贡献。
筛选3:城市结构
图片
德济门遗址和天后宫
申遗选择了德济门遗址作为宋元城市结构的代表。德济门代表着城市因商业的带动而不断扩张直至晋江这一地理边界。此外,德济门遗址也是目前考古和研究工作最完善的城门遗址,遗址与顺济桥的组合关系亦十分清晰。申报将部分古城道路和水系纳入遗产区,更重要的是,将整个古城纳入缓冲区,以凸显城市的范围和上述遗产点之间的历史关联
图片
泉州古城内的遗产点
除了德济门外,位于古城中的遗产点还有开元寺、文庙、南外宗正司、市舶司、清净寺和天后宫。它们的存在和在古城中的分布也体现了作为贸易引擎的宋元泉州城的多功能性。这样的筛选和组合旨在让人感知各种身份的人群的存在和活动对城市结构的塑造。
筛选4:出口保障
产地类遗产点对于泉州系列遗产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代表着泉州强大的制造出口能力。从泉州港出口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产自本地,是泉州这一口岸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口岸的一大亮点。申报选择了2处瓷和1处铁的产地作为出口保障的代表进行申报。
窑址
图片
金交椅山窑址
目前已在泉州发现了大量宋元时期窑址。申报选择了位于沿海近郊的磁灶窑和位于山区腹地的德化窑来展现泉州外销瓷工业的高度发达和广泛分布。两处瓷窑的产品分别代表了泉州两大窑系的两种典型器型,即磁灶系黑釉瓷和德化窑系白瓷。磁灶室以低中档产品的粗瓷为主,而德化窑以中高档的细瓷为主,二者的产品集合基本覆盖了海外市场对中国陶瓷日用品的需求。此外,两处窑址保留的要素代表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互为对照。
冶铁遗址
图片
青阳下草埔遗址
宋元时期泉州的冶铁产业主要分布于晋江上游的山区(安溪和永春)和洛阳江上游地区(河市)。之所以选择青阳是因为该遗址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并且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本体和环境。
《元丰九域志》记载了的泉州两处官营铁场,一处位于永春倚洋,一处位于安溪青阳。但由于倚洋冶铁遗址尚未进行考古勘察活动,故选取安溪青阳铁场作为代表
安溪青阳下草埔遗址是青阳所有冶铁遗址中经考古工作证实保存了完整生产体系的一处。遗址位于青阳村南部的山坡上,面积约一万余平米,包括一处冶炼遗址、分布于矿山上的一组古矿洞、一处冶铁生产者余氏家族的祖屋遗址、一段古道,以及为冶炼提供木材燃料的山地。
筛选5:运输保障
码头
图片
石湖码头
在海运方面,港口自然是申报的重要遗产类型。本次选择了石湖码头和江口码头分别作为进出泉州湾航线上外海港和河口港的代表。
泉州的“三湾”从南到北分别是围头湾、深沪湾和泉州湾,沿岸分布了宋元时期的大型港口十余处,更有星罗棋布的小型渡口。然而由于现代港口设施叠压和岸线变化等原因,如今在这些港口很难找到历史实物遗存。如围头湾石井港、城南南关港和泉州湾后渚港是泉州宋元时期的三处“正规港口”,历史上极为鼎盛,且一直以来都在沿用。如今,石井港是石井千吨级码头和泉州金门客运码头所在地,南关港是泉州第九码头和泉州港务局所在地,后渚港亦是集装箱港、泉州海警和港务集团后渚分公司所在地。
石湖码头和江口码头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码头遗迹,同时分别有塔、庙与其形成组合。此外,江口码头的沉船遗址地点也是重要辅证。
宋元时期,进出泉州湾的航道因为连接了泉州城及晋江、洛阳江上游腹地,是闽南地区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石湖码头就是位于这一最重要航道上的要冲。石湖码头地理优势不仅在历史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现代化石湖港区依然是泉州湾区最重要国际枢纽港。幸运的是,石湖码头历史遗迹得以保存。石湖码头与六胜塔这样引人入胜的组合关系也是其被选入的原因
与石湖码头这种位于进出海湾要道上的港口不同,江口码头属于位于河口码头。在所有晋江下游的码头中,江口码头位于最靠出海口处,体现了由于岸线不断淤积,码头不断向下游的发展规律。除了江口的两处码头与真武庙的组合关系外,江口码头附近发现有法石古船遗迹(已回填保护)也是选择的原因。
地标塔
图片
远眺万寿塔
塔在中国具有多重重要意义。宋元时期,在泉州的沿海分布着数不清的大小码头塔。据不完全统计,留有近十处。申报选择了六胜塔和万寿塔作为进出泉州湾重要航线上的地标塔,它们是港口的象征,与山脊线和海岸线交相辉映,构成中国口岸特有的景致。此外,遗产点安平桥东端的瑞光塔同样保存完好。
古桥
图片
泉州地区宋元桥梁建成年代与分布图
在泉州,没有比桥更好的见证跨区域陆地运输的实物遗存。
① 泉州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使得泉州不得不“以桥代路”或“以桥代运河”来克服艰难的沿海跨区域陆上交通,这在其他港口城市很罕见;
② 相较于驿道或普通道路,桥的施工难度大、造价高,一定是建在跨海或跨河的关键位置,因此桥最能呈现交通路网,也更能反映政府和民间对交通设施的投入;
③ 泉州的桥的建造多由官员主持、僧人负责、商人出资,反映出泉州独特的社会运作;
④ 泉州的桥大多为石制,比较耐久;而且由于河口变化、需要连接的区域不同、造桥技术不同等原因,泉州现代桥梁的建设往往离古桥有一定距离且平行于古桥,而不是拆古桥建新桥。
据文献统计,泉州宋元时期共兴建桥梁约50座。从兴建时间上看,南宋是高峰,尤其是进入南宋的头60年竟然建了近20座桥,见证泉州海上贸易发展最迅速的腾飞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市舶司开司之前的北宋,泉州就已经迎来一波建桥高潮,虽不及南宋却也足够令人瞩目,可以看做是繁荣的基础和保障。从分布上看,桥主要位于沿海地区,也证明了打通沿海大通道对于泉州海上贸易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
安平桥
申报的洛阳桥、安平桥和顺济桥,在以下方面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① 三座桥的建成年代不同,意义不同。洛阳桥建于1053年,早于市舶司建立的1087年,是泉州繁荣的基础。安平桥建于1138年,是泉州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顺济桥建于1211年,与泉州城最南端的城门“德济门”相连,见证了泉州以商贸著称的城南的繁荣和扩张;
② 三座桥分别连接了不同的区域。洛阳桥连接了泉州与其北部,有莆田、福州和两浙地区。安平桥连接了泉州与其南边的漳州和潮州。顺济桥则是进出德济门的必经之路。它们共同构建了连接泉州与其他城市的“沿海大通道”,对闽南乃至整个东南沿海都有重要作用;
③ 洛阳桥和安平桥为工程浩大、气势雄伟、无以伦比的跨海长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杰作。
参考:
泉州申遗文件 https://whc.unesco.org/en/list/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