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食品真的更香吗?

​​
图片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不少人推荐‘高学历’美食,不仅种类繁多,价格也很亲民,我已跟风买了五六单。”市民吴文婷说道。
近日,拥有“高学历”光环的科研食品,以健康、营养、无添加、口味丰富等诸多特色圈粉无数。那么,这些被博主们极力推荐的“高学历”食品,到底值不值得购买?有了“高学历”背景加持,就真的靠谱吗?
追求营养健康无添加
“高学历”食品“出圈”
今年25岁的吴文婷,自从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拍摄的“高学历”食品测评视频后,就开始迷上了这类食品。“我下的第一单‘高学历’食品就是中国农科院研制的世壮燕麦片,虽然食品包装不上档次,但价格不贵、口感好,饱腹感极强,我挺满意,打算吃完再次回购。”
吴文婷坦言,一听是高校自主研发的产品,就想到了“科研”“专业”这类词,先入为主地对产品有了滤镜,增加了信任度,总觉得这样的产品会更健康、安全、卫生。
市民张璐也是“高学历”食品的忠实“粉丝”。她介绍,早在两年前,自己就开始关注“高学历”食品,现在高校自主研发食品品类很多,有饮料、果冻、红薯、牛奶、酸菜、辣条等。
她说:“我对高校研发的食品非常好奇,这类产品往往包装简单,甚至有些土气,但是味道不错,感觉吃起来也放心,我还经常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者之所以会关注到这类食品,与当今安全、健康、营养的饮食理念密切相关。消费者主要觉得有了“高学历”的加持,食品可能会更营养和安全。此类食品的出现正是迎合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和期待。
社交平台助推话题热度
品鉴、测评引“围观”
记者查询发现,今年3月份,豆瓣APP上成立了专门的“高校研发食品鉴赏”小组,目前已有4937名成员,主要是推介高校自主研发食品,品鉴、测评这类产品的口味、价格、营养价值以及安全性。
在小红书APP上搜索“高校食品”关键词,能看到1万多篇笔记。除此之外,知乎平台上也有不少介绍“高学历”食品“前世今生”的文章,内容颇为详细。
与此同时,各大社交平台都涌现出了关于“高学历”食品测评推荐的短视频。一些博主通过盘点高校和农科院研发的各类特色美食,向网友们“种草”这类食品,收获了网友上千或上万的评论点赞。在评论区,有不少网友主动推荐自己吃过的某款“高学历”食品,分享口感、特色,还有网友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些产品。
“高学历”食品本身自带的科技优势、简单的“反差萌”包装以及人们对于高校的好奇心理等,都让“高学历”食品在社交平台话题感十足。有网友调侃“我吃的不是美食,是科研成果”;也有网友自嘲“我吃的美食比我的学历高多了”。
“高学历”食品热卖
走红同时也遭质疑
记者浏览多个电商平台,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高学历”食品:黑龙江大学的酸菜、南京农业大学的黄教授烧鸡、西南大学的魔芋凉皮、华南农业大学的酸奶、云南农业大学的鲜花冻……有多款产品的月销量已超万笔。在一些网红直播间里,这些“高学历”食品更是大受欢迎,经常是一上架就被网友们秒空。
在某电商平台上,一款由某研究所研制的液态奶产品月销售超2000笔。商家声称,其在限定的牧场精养了近2000头奶水牛,每头牛一天平均80元的伙食费,食用甘蔗叶、红萝卜等24种饲料,每100毫升牛奶含3.8克蛋白质、130毫克钙,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牛奶。还有一款由某高校研制的彩色锅巴,主要原材料是新品种的彩色马铃薯,因富含抗氧化成分,不用任何化学添加剂仍可保持原有的自然色彩。
食品因“高学历”傍身而受追捧,但在某些网店也有网友留言“感觉就是智商税,没有尝出有什么不同”“里面的芝麻居然吃出了苦味,还有一种米变质的味道,肯定不会回购了”等。
还有不少消费者会在网店“大家问”的留言区询问:“店铺售卖的真是研究院研发的吗?”有网友则回复:“只在题目上看到‘研究院’字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还得看口感。”
记者了解到,部分商家对自己“高学历”食品的原料产地、核心技术工艺、营养含量等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甚至个别“高学历”食品还附上了检测报告,但在产品详情页并没有看到研发机构的任何授权书。
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多次看到某研究院或者某大学教授研发的“高学历”食品,但一直存疑。“我浏览了几款这类食品,都没有找到合作研究单位的授权书,不知产品是否属实,所以没敢买。”
消费者不要过度迷信
商家也应内外兼修
业内人士指出,现代科技在农产品上的应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接受,具有科技含量和期待效应的“高学历”食品拥有天然的口碑优势,因而能迅速出圈被消费者接受。但是消费者对此也应理性看待,根据需求合理选择,不要过度迷信。
该人士表示,虽然高校、科研院所开发“高学历”食品具有天然的优势,但要赢得更多消费者,还需内外兼修。
首先是严把质量关。十足的科研成分含量才能撑起“高学历”食品的安全性、健康性,才能撑起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才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否则“高学历”只能成为宣传营销的噱头而已。
其次,要通过科研院校的授权声明,以及对“高学历”食品的商标注册,让消费者对品牌能“看得见,摸得着”。
最后,还要提防不良商家蹭品牌、蹭热度,甚至打仿冒“擦边球”的不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对“高学历”食品的品牌保护。​​​​